紫砂史||明清紫砂大事纪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经典的紫砂史大都是从正德年开始的,《紫砂古籍今译》后面的“年代对照表”,即是从1506年(正德元年)起列表。以此观,拟把创始的大事作以梳理。大事纪年,或以大事,或以人和事的结合,作为顺序。时间从1391年至1911年。

明清紫砂大事纪

小序

经典的紫砂史大都是从正德年开始的,《紫砂古籍今译》后面的“年代对照表”,即是从1506年(正德元年)起列表。

我主张朱元璋废团茶引发泡茶法的普及应作为紫砂文化肇始的纪念日。以此观,拟把创始的大事作以梳理。大事纪年,或以大事,或以人和事的结合,作为顺序。时间从1391年至1911年。

在梳理中,从知物、知人、知史的理念,似可以看出对紫砂的认知大致可分为五大阶段。历史分期一般没有时间的交错,但从对紫砂认知演变的角度来说,我作了时间有交叉的整理。

对紫砂认知的五阶段

一、

1391年农历9九月十六——1671年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是人而知之矣!”李渔之说,一讲砂壶好,不仅好,可堪称妙;其二,各地制作的砂壶,皆不如阳羡精彩;其三,这些是当时茶人都知道的事啊!

二、

1597年左右时大彬接受文人建议“变大壶为小壶”至1654年吴梅鼎请许龙文坐艺,周容应邀参观写作《宜兴甆壶记》,象征“非遗技艺”形成。

时大彬以文人为目标市场,奠定了“文人壶”方向,在长达60年的过程中创作了三大类型壶式,从而使紫砂壶从“日用品升华为文人雅玩”,并完善了紫砂陶传统手工艺。

以上两个阶段主要解决紫砂壶“好用”问题,其中时大彬60年创作“文意壶”,亦有“好看”色彩。

三、

1627年陈用卿借诗 “月明林下美人来” 作壶铭,并把壶铭陶刻从壶底转移到壶身,开了“文人壶”装饰标志的先河,至1849年前瞿子冶把中国画引入壶艺装饰,完成了“文人壶”的品格。

此阶段主要是完善紫砂壶“好看”的艺术品质。其中到清雍正、乾隆两代,“好用与好看高度统一,依然把好用放在首位”的《宫廷紫砂》形成。

索a���"�/��用”问题,其中时大彬60年创作“文意壶”,亦有“好看”色彩。

四、

1979年左右南京大学等对茶具材质进行科学研究,证明玻璃是酸性的,瓷器是碱性的,而紫砂陶则是中性的,是目前最适于制作茶具的材质。

-font-�ig��!�";background:rgb(119,152,163);mso-shading:rgb(119,152,163);" >年陈用卿借诗 “月明林下美人来” 作壶铭,并把壶铭陶刻从壶底转移到壶身,开了“文人壶”装饰标志的先河,至1849年前瞿子冶把中国画引入壶艺装饰,完成了“文人壶”的品格。

此阶段主要是完善紫砂壶“好看”的艺术品质。其中到清雍正、乾隆两代,“好用与好看高度统一,依然把好用放在首位”的《宫廷紫砂》形成。

五、

2002年至今,人们从“民族文化自信”的高度发现了紫砂陶壶的文化属性。2006年把宜兴紫砂陶传统手工艺列入非遗名录,将其定格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由此确定了紫砂壶艺的文化定位。

紫砂大事记

1.朱元璋(1328——1398)于洪武24年辛未农历九月十六日,(1391年阳历10月14日),下诏废团茶,改为“茶叶为贡”,并把保持茶叶叶形的“真茶”分为四品,一为探春、二为先春、三为次春,而紫笋仅定为四品。

据《人民政协网》(2010年8月16日)杜昌宏署名文章“景德镇御制茶壶”说:“明洪武二年(1369),在景德镇朱山山麓设立御窑厂,继而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又在景德镇新设御窑厂,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因此,明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之说。明代的景德镇,已发展成为驰名世界的瓷都。

2.1407年(永乐五年),史载明“成祖遣侯显往西藏迎哈里麻至南京举行法会,封哈里麻为大宝法王。永乐皇帝为了减轻僧人在连续不断的法会上的睡意,而定做了数百件僧帽壶,赐予众僧作为饮茶器具。僧帽壶其形始于元代,永乐五年御制后,其影响更大。明万历年间李茂林、时大彬都有紫砂僧帽壶传世。今天,僧帽壶仍是人们喜爱的壶型。

3.朱元璋的儿子朱权以品茗为乐,于玩中作了学问,记录了1391年到1448年推行散茶的茶事实践,探讨泡茶之法中“茶与壶”的关系,考问“哪种茶壶益于茶”,于1448年前写作的《茶谱》中,记下了他的观点:“茶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汤有准。古人多用铁,谓之罂。罂,宋人恶其生锈,以黄金为上,以银次之。今予以瓷石为之。通高五寸,腹高三寸,项长二寸,嘴长七寸。凡候汤不可太过,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从泡茶的体验中,他认为“瓷石”的泡茶功效高于金壶、银壶、铁壶等。

4.1976年7月,宜兴羊角山紫砂古窑址被发掘。羊角山位于宜兴市丁蜀镇的蠡墅村,原红旗陶瓷厂厂内,属黄龙山支脉的小山坡。

此窑址早期紫砂堆积层极为丰富,上层是近代废窑及其陶器残片,第二层是混合堆积层,从元代至清代初期。下层便是早期紫砂残器的堆积,器形有壶、罐两类,其中以壶为主。将发掘的紫砂早期残片复原,可成为“高颈壶”、“矮颈壶”和“提梁壶”。泥色呈紫红,表里无釉。泥料比粗陶缸细腻,色泽单一,表面致密度差。从这个时期的成型工艺中,已经可以见到明清紫砂的雏形,脱离了拉坯技法,开始使用独有的泥片镶接法。对于壶嘴、壶把和盖钮的粘接方法,则采用打洞捏塞法。而六方壶的壶颈起线,壶嘴捏塑的龙头形,壶嘴根部的菱花纹饰以及壶把上系带小孔的处理手法等,都为后来紫砂器造型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羊角山紫砂古窑址的年代至少起于元明之际。

羊角山老窑址出土残品的复原,可证“供春偷学老僧”是编撰的故事。我专程拜访过老窑址,可惜时过境迁,此地已盖成了别墅,老窑址只剩下笔直的一面“石山檣”,它披着荒草藤蔓很不情愿地走进我的相机。离开老窑址向西走上百十米,那就是神话异僧雕像耸立的景点。神话还在,真的老窑址却不见了!

5.吴伦(1440——1522),1501年,其与二儿子吴佶的岳父工部待郎沈晖,联合修建“东坡祠”,并赶在苏东坡生日12月19日集会。

1506年正德元年丙寅收顾元庆为徒,随心远居士吴伦学习茶与壶。(顾元庆《茶谱》有自序,说他20岁在吴家作门徒)

正德三年戊辰(1508年)吴伦带二儿子吴佶北上,吴仕为母守丧。

吴伦是传统煮茶的坚守者。朱元璋下诏废团茶近百年,官宦人家仍有不少不听诏令的,其中有面子问题,也有社会上以煮茶为生的“茶道”业者的生活大计。

6.吴仕(1481——1545),1507年九月高中“南解元”。1508年至1510年三年间,为母守丧期间,在大潮山福源寺设计《供春壶式》。据徐鳌润先生考证,供春,供泡茶用之壶;春,指春天的茶。供春,泡茶之壶,以区别于炉上烧水煮茶之壶。历史上的事,最难的是当事人有意隐瞒事实真相。

吴仕,号“颐山”,因其喜欢研究“易理”而起号。其于正德九年(1514年)三月登进士第而去做官。

“朱萼堂”,宜兴俗称“楠木厅”,于正德15年庚辰(1520)为吴仕专为其父吴伦80寿辰所造,后有吴仕从侄孙吴迪美(洪化)主持,1510到1640年间作为“供春壶式”茗壶的收藏馆,徐友泉及其弟子许龙文,随时按式添制。“徐友泉、许龙文”是坐艺的常客。1654年洪化之子吴梅鼎又请许龙文“坐艺”。

《朱萼堂》取《诗经·白华》“白华朱萼,被于幽薄”之意,以示奉养老父。

7.茶博士王德昭、王用昭(1470——1540)为宜兴当时的高手,王德昭曾遇到文徵明(1470——1550),品王德昭煮茶后有诗“因宜兴王德昭为煮阳羡茶”云:“地罐相对语离离,旋洗沙罐煮涧澌,邂逅高人自阳羡,掩留残夜品旗枪。”沙罐,此即宜兴紫砂陶也。

8.紫砂一词最早出自徐渭诗。明代的书画大家徐渭(1521——1593)曾有不少诗写了“紫砂”一词。如,“青箸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何用迢迢三百里,紫砂盆去买宜兴”等,徐渭指的是茶叶罐,而不是说紫砂壶。其后的著名文献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及其之后300年间文献中没有用“紫砂”词汇的。直到1876年日本收藏家奥玄宝出书,才把“紫砂一词”写进书中。

9.无锡画家王问(1497——1576)画的《煮茶图》中的提梁壶同“吴经壶”惊人相似。由此可知,“供春壶式”之前,已有紫砂陶大壶,“吴经壶”即是有力佐证。由此查到1500年至1600年之间大量名家国画,从中研究许多珍贵信息,如烧水的壶硕大且壶型变化不大,而茶几的壶型丰富多彩。

我作过专题探讨,其要点有四:

其一,200年来煮茶法、煎茶法与泡茶法并行,泡茶法日渐普及。

其二,烧水壶与泡茶壶分工专用。泡茶的壶金壶、银壶、瓷壶、锡壶、陶壶等并用,紫砂陶壶从对比中脱颖而出,实际是对砂壶煎药的回归。今天煎药依然用砂壶。

其三,茶事的改革使视觉中心从唐宋的茶盏,到明代转换为茶壶。唐宋重茶盏,明代壶风行。当代液体茶,七彩塑料瓶,是茶具演变的大致路径。

其四,屁股指挥大脑,需求与审美是茶壶演变的不竭动力。坐在茶几的壶,因审美丰富而丰富;蹲在火炉的壶,只求功能实用而变化不大,如同做饭的锅,至今形象单一。

10.1583年二月(万历十一年)王穉登荆溪之游,写作《荆溪疏》,透露出紫砂陶早起的几则实况。其中所见8种陶器,却不见壶,与几年后屠隆详写紫砂茶叶罐有异曲同工之妙。(见《中国紫砂收藏鉴赏全集》428页)

11.1590年屠隆写作《茶说》,后又作《考槃余事》记录了珍贵史料。屠隆(1541——1605)是明代戏剧家、文学家。他作为作家接触广、视野宽,且著作多。明万历年18年即1590年作了《茶说》,在《藏茶》一章记载:“------又买宜兴新制大罂,可容茶十斤以上,洗净焙干所用-------用时以新燥宜兴小瓶取出,约可受四五两”。又在《择器》一章里说:“------金银为优,贫贱者不能具,则瓷石有足取焉-----无釉瓦瓶,渗水而且有土气,用以炼火饮之,逾时恶气缠口而不得去,亦不必与猥人俗辈言也。”他还写了以说家俱为主的《考槃余事》。在这部书中,他记载了文房用品多达40余件,其中介绍了紫砂茶罐。在卷三的《茶笺》中有:紫砂茶罐“宽大厚实者,贮芽茶乃久久如新,而不减香气。”

屠龙的两部著作距正德年相距近百年,从书上的丰富内容可以说明:其一说明在那百余年间是泡茶法、点茶法、煎茶法并行。三法并行时,金银铜锡瓷壶也是并用,且以金银铜锡瓷壶为主、为高。其二对紫砂茶罐评价很高,说明泡茶法带来了储茶方法的变化。其三还说明紫砂茶罐已成为“文房用品”,在他的眼里比紫砂壶的地位还高。看来屠隆很富有,其时他用的可能是金银铜锡瓷茶壶。若屠隆所说“无釉瓦瓶”是紫砂壶,也只是作烧水罐。

屠隆的著作谈了砂壶羞于茶叶罐的故事,但也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贮芽茶乃久久如新,而不减香气”。

12.1597年许次抒写作《茶疏》。许次纾是最早参与鉴别泡茶中“茶与壶关系”的研究者之一,是把比较结果写进历史的第一人。许次纾(1549—1604)字然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在《茶疏》中说:“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饶州,即景德镇,这里说“极不堪用”不是其色其型,而是指泡茶功能不如“大而不雅”的紫砂壶。从朱权提出“瓷壶”比金壶等好用,又过了一百年许次抒记录了官窑产的瓷壶“极不堪用”,而“宝惜”不登大雅的“陶壶”。

13.1598年袁宏道写作《时尚》。在宜兴紧邻吴县买紫砂也很热闹。万历26年戊戌(1598)吴县令袁宏道有《时尚》篇:“瓦瓶如供春、时大彬,价值三千钱,------一时好事家争购之,如恐不及。其事皆始于吴中,-------然其器实精良,他工不及,其得名不虚也,千百年后,安知不与王吉(青铜器)诸人并传哉?”

而在稍远的南京却依然冷淡。1618年,吴应箕《南都记闻》称,想在南京推行“客一人,壶一把”的泡茶之法还很困难。其原文是:“金陵栅口有五柳居。万历戊午(万历46年、1618年)年,一僧赁开茶舍,宜壶锡瓶,时以为极汤社之盛。然饮此者,日不能数客。要皆胜士也。南中茶舍始此。”

14.1602年前,徐应雷写作“书时大彬事”。徐显卿(1537——1602)为徐鳌润嫡祖,原籍为苏州,于1579年(万历七年己卯)迁居宜兴,族人尊称“侍郎公”,其和吴仕家来往密切,为吴仕子孙写过传记。徐显卿曾接苏州亲戚徐应雷父子到宜兴叙旧,并因此接触过时大彬。《明文海》中有徐应雷写的“书时大彬事”。此文应写作于1602年之前,发现此文的是潘持平先生。

15.1609年时大彬为陈继儒做“白泥瓜棱壶”,现存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见《紫砂壶全书》29页)此壶见证了时大彬遇见陈继儒等文人之后,接受“变大壶为小壶”的建议,转向为文人为目标市场,奠定了“文人壶”方向。时大彬何时见陈继儒等,至今仍是历史之谜。但从此壶可以说在1609年之前。

16.邵盖与时大彬几乎是同时代人,且独立形成气候,但由于他走得是面向日常生活市场,所生产茶壶基本为大壶,虽史有“邵家壶”之誉,但其历史影响远不及时大彬。

17.《梅花草堂笔谈》说时大彬,作者张大复,字元长,昆山人。据钱谦益《张元长墓志铭》:张大复生于明嘉靖33年(1544年),崇祯3年(1630年)卒于乡。他与许次纾、陈继儒、李渔、徐渭、文震亨、时大彬具为同时代人。(见《宋伯胤谈紫砂》83页)

《梅花草堂笔谈》三处说到时大彬。

其一(卷三,“洞山茶条)“王祖玉,贻一时大彬壶,平平耳,而四维上下虚空,色色可人意。今日盛洞山茶酌。已饮,倩郎问此茶何似?答曰:似时彬壶,予辗然洗盏,更酌饮之。”

其二(卷六,钓雪条)“赵凡夫倩人制茶壶,式类时彬,輙毁之。或云求胜彬者,非也。时彬壶不可胜。凡夫恨其未极壶之变,故尔尔。闻有钓雪,藏钱受之家。僧纯如云状如带笠钓者,然无牵合意,亦奇矣,将请观之。”

其三(卷十二,时大彬)“时大彬之物,如名窑宝刀,不可使满天下,使满天下必不佳。古今名手积意发愤,一二为而已矣。时大彬为人埴,多袖手观奕,意尝不欲使人物色之。如避租吏,惟恐匿影不深,吾是以知其必传。虽然偃蹇已甚,壶将去之。黄商隐曰:时氏之埴,出火得八九焉。今不能二三,盖壶去之矣。故夫名者身后之价,不可以先,不可以尽。”(见《宋伯胤说紫砂》84至85页)

18.陈贞慧(1604——1656)明季四公子之一,其有《秋园杂佩》之作,文中第一次提出“供春壶式”观念。

《秋园杂佩》是陈贞慧“记载耳目间物十六种”之作。写作时间在顺治5年(戍子,1648年),是其“抱病”“摊书涤砚”写成的。

其中有“时大彬壶一种”:

“时壶名远甚,即遐陬绝域犹知之。其制始于供春壶,式古朴风雅,茗具中得幽野之趣者,后则如陈壶、徐壶,皆不能仿佛大彬万一矣。一云:供春之后四家,董翰、赵良、袁锡(疑即元畅),其一即大彬父时鹏也。彬弟子李仲芳,芳父,小圆壶李四老官,号养心,在大彬之上,为供春劲敌,今罕有见者。或沦鼠菌,或重鸡彝,壶亦有幸有不幸哉!”(见《紫砂壶全书》343页)

19.《朱萼堂》建立第一家紫砂陈列馆。壶艺馆成立时为1640年8月16日,其时为吴仕从孙吴正志69岁生日,吴伦二百年生日,主持是吴正志之子吴洪化。

吴达可及其之子吴正志、吴洪化(迪美,1608——1646),继承从祖吴仕推广泡茶之法的志向,周高起于崇祯13年庚辰(1640年)应吴迪美之邀来宜兴看壶,于是有了“过吴迪美朱萼堂看壶歌兼呈贰公”;于1640年之前,请时大彬、徐友泉(约1576——1643)、许龙文第一次到《朱萼堂》“坐艺”制壶,并使《朱萼堂》成为第一个紫砂壶艺馆。吴梅鼎《阳羡甆壶赋》中“缅稽先子(指吴洪化),与彼(指徐友泉)同时。爰开尊而设馆,令效技以呈奇。”此是对吴洪化、徐友泉共同办馆的述说。

20.周高起于1640年访问《朱萼堂》,于1644年农历四月之后,1645年农历八月去世前写作了《阳羡茗壶系》。书一开始就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甆,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远过前人处也。陶曷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不但杜工部云“倾金注玉警人眼”---------”(见《紫砂古籍今译》之5页)。书写作时间一直众说纷纭,我从《阳羡茗壶系》中找到答案,写作了周高起写书时间考。

21.记载紫砂壶“益于茶”特质的是许次纾,而记录紫砂壶鹤立鸡群“砂者为上”的是文徵明的后人文震亨。文震亨(1585~1645)字启美,江苏苏州人,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文徵明曾孙,文彭孙。天启五年(1625)恩贡,崇祯初为中书舍人,给事武英殿。书画咸有家风,山水韵格兼胜。明亡,绝粒死,年六十一,谥节愍。

他于明末写作的《长物志》的卷十二《茶壶茶盏》一节里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供春最贵,第形不雅,亦无差小者。时大彬所制又太小。若得受水半升,而形制古洁者,更为实用。”

22.第一位写出紫砂壶“世间茶具称为首”的是晚明末清初诗人林古度(1580——1666)。史载林古度是为人品、文品皆高的诗人、出版家。他看到冯可宗为“徐友泉壶”的“造像”后,写作了《陶宝肖像歌》。由此,紫砂壶“世间茶具称为首”之评说,不胫而走,为人们公认,也为紫砂壶登上茶壶王位敲了定音之声。

乾隆皇帝喜爱紫砂后,肯定了林古度的“世间茶具称为首”的观点,更使得此语广为传播,以至使不少专家写文章说此话为乾隆之语。

此首诗还传达一个信息:明末戏剧家阮大钺(1587-1646,安庆市怀宁县人)“癖好收藏”,曾有徐友泉的一把壶,后“割爱举赠”给锦衣卫副指挥使冯可宗。见识多广的冯可宗“得之喜绝倒”,并命名为“陶宝”,并画图送人,引得文人题咏,“一时咏赞如勒铭,直似千年鼎彝好。”足见当时文人、茶人对紫砂壶“世间茶具称为首”的评价,绝不是泛泛的溢美之词。

23.宜兴砂壶泡茶好,也引来各地制作砂壶泡茶。冯可宾的《茶笺》说:“茶壶陶器为上,锡次之。”最早记载、评说各地砂壶与宜兴壶相比皆不如“阳羡砂壶”的是李渔。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江苏雉皋(今如皋)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写作于康熙十年(1671)的《闲情偶寄》中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是人而知之矣!”

24.16世纪初,欧洲人通过买茶叶,也买回紫砂茶具,有“红色瓷器”之誉。美国茶学专家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的第四十九章《茶具的发展》中说:“早在16世纪,江苏宜兴的茶壶就已声名显赫。欧洲人用葡萄牙字Boccarro(大口)称谓它(Boccarro Teapots)。这种壶与茶叶同时传入欧洲,成为欧洲最初茶壶的样板。” 《茶叶全书》中附有欧洲紫砂壶海报一张,可以清晰地辨识出图上所呈现的是紫砂壶中筋囊器和花器。

25.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明亡。

26.1644年《朱萼堂》此年经多事和宜兴战火,所藏紫砂壶殆尽,方有1654年的再请许龙文坐艺。

27.1651年农历6月,明三皇子朱慈焕来宜兴,《天香阁》主“路迈”夫人救朱慈焕,引来时大彬的牢狱之灾,也由此加强了时大彬与徒孙许龙文的联络。

28.1654年(甲午)春天,词赋家吴梅鼎邀请许龙文来《朱萼堂》坐艺,20天制作了十把壶,应邀前来观看的周容写作了《宜兴甆壶记》和《许龙文传》,吴梅鼎                                                      创作了《阳羡茗壶赋》。

周容在明末有“徐文长第二”的盛名。《宜兴甆壶记》记录了紫砂传统手工制作的全过程,具体、详尽,标志着“宜兴紫砂陶传统技艺”的形成,1654年成为中华紫砂“非遗技艺”形成的象征年。2012年在吉林省博物院举办的“一壶风范”展上,我公布了对此的考证,吉林省省文化厅领导把这一成果写进展出集子的序言。

周容于《杂忆七传》中,在写了《艺坛三杰》过百龄、柳敬亭之后,1654年为第三杰许龙文作了传,文222字,因史料难查,故原文录下:

“宜兴甆壶,著六十年。时大彬为最,今乃得许龙文。龙文年少耻壶名,然世以壶争致之。

辛卯秋,遇与荆园。谓予曰:侥幸以壶名工耳。虽然亦有足言者:宁拙嫌,毋巧悦;宁耐成,毋苟率,为千百年者此一日。盖作者之志气,仰足以及乎前古,府遂足及乎其寿。非专后人之敬持宝惜然也。

余心叹之,谓一壶且然矣!数旬所成为汉方,为商卣,为觯,为罂、云雷、饕餮。审形就昔,不敢自徇。要无过方、圆二法。龙文曰:等土之轻重、厚薄为二;一方一圆,而视其所受,圆之水,必多于方,岂非以善容物者,能其廉露棱隅者,乃隘于中欤!

周子曰:此其言,宜与应世,吾思之,未能。因愧而为之传。”——(周容《春酒堂文存》“四名丛书”,卷二,页30、31.)

29.1654年,高僧隐元隆琦(1592——1673)赴日时携带两件紫砂壶,一件是时大彬“仿古”款,另一无款,容量均为800毫升左右,壶底有炭火痕迹。隐元隆琦带去的煎茶法影响了日本文人的茶风,紫砂壶引为时尚,有茶壶“皆不及砂壶”之论。

30.1627年陈用卿第一个把壶铭“月明林下美人来”陶刻于壶身正面,开创了“文人壶”的标志——壶铭由壶底转移到壶身的先河。此壶2010年现身河南紫砂艺术节,同年8月由嘉德公司拍卖。从1627年至1637年有文字记载,或有实物佐证,陈用卿还创作了不少壶铭,如“三新江兮水,丙子年,用卿”丙子年(1636年崇祯九年)铭文,再如“茶香引故人,丁丑(1637)年,用卿”等。由此我写作了《文人壶前行的足迹》的论文,《壶中天地》杂志刊发了全文。

31.康熙年间,陈鸣远不仅是高产的一代大师,还交结了大批文人,创作了大量精彩的壶铭、陶刻。为此,宋伯胤先生从证据着眼,认为“文人壶”应从陈鸣远开始,而不是比他晚一百年的陈曼生。我赞成宋伯胤先生的史观,进而发现了陈用卿的“美人肩壶”及其壶铭、陶刻,并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据我考证,陈鸣远生于顺治三年(1646)左右,到雍正四年(1726)仍健在,享年84岁左右。康熙在位61年,陈鸣远的壶艺创作生涯,几乎贯穿于康熙执政的整个岁月。其中康熙十八年至二十五年,也就是陈鸣远30岁至40岁,是有文字记载的陈鸣远壶艺创作活动最为活跃、影响最大的时光。

32.乾隆年间,宜兴县长陈文叙弹起“文人画四要素”合奏。文人壶从发生到品格完成,大致历经三个阶段,一是铭文、陶刻从壶底转移到壶身,形成鲜明的形象。此由明代陈用卿为代表;二是,形成阵势,造成影响。此以陈鸣远、陈曼生为形象;三是以文人画主要特色的“国画”引入壶艺装饰,这当是瞿子冶的贡献了。

在陈鸣远(约1646——1726)之后、陈曼生(1768——1822)之前,宜兴县长陈文叙大约是1730年至1800年人,为清代乾隆时期的进士。作了县官之后,自己制壶,还在壶上作铭、画画、落印,把文人壶的“四个要素”都搬上了紫砂壶艺装饰,成为文人“制壶和用文人画四要素作壶艺装饰”的第一人,只是陈文叙仅仅出于爱好,偶尔为之,传世作品极为罕见。韩其楼《紫砂壶全书》48页上载有“小汉方壶”一枚,壶身一面有二老对饮畅叙,一面为“客来可代此中泉”,盖内有款“荆溪”,壶底有“陈文叙制”方章、“荆溪”圆印。壶,传统汉方壶;装饰,中国画是“人物”,书法为壶铭,印章大小方圆皆有,可谓文人画诸要素俱全。此作就壶艺装饰要素俱全而言,前承陈用卿、陈鸣远,后启陈曼生、瞿子冶、梅调鼎,作了一次“全盘文人画”壶艺装饰的尝试。

33.与陈文叙几乎同期文人汪小淮创作了不少壶艺作品。《阳羡砂壶图考》是这样记载的:“汪小淮(1736-1820),字小海,一字禹义,乾嘉间人。能诗,书法山谷。所制茗壶极精雅,款署汪淮,或在壶底、或在流下,唯制器不多,流传极鲜。与张芑堂燕昌友善,芑堂陶说云:小海藏宜兴瓷尊,质朴气浑,不知谁氏所作,然非供春、少山后作者所能措手(见陶录)。(见韩其楼《紫砂古籍今译·阳羡砂壶图考》261页,翻译见391页)

34.紫砂陶壶之名不胫而走,得益于茶人发现其“益于茶性”的特质,得益于文人“紫砂歌者”的诗词歌赋。“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是紫砂人、爱好者耳熟能详的佳句。她出自康熙年间的汪文柏“赠陈鸣远”(见韩其楼《紫砂古籍今译》之35页)。

汪文柏(1662——1722),字季青,号柯庭,一作柯亭,康熙年间官至兵马司指挥。性好习静,工诗、画,其墨兰雅秀绝俗,点缀坡石,落落大方。山水萧疎简澹。精鉴赏,晚年手定诗稿《柯亭余习》,朱彝尊序之,又有《古香楼吟稿》,家有藏书楼“古香楼”、“樆藻堂”、“拥书楼”。

《阳羡名陶录》记载,陈鸣远“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长至海盐馆张氏之涉园,桐乡则汪柯庭家,海宁则陈氏、曹氏、马氏,多有手作,而与杨中允晚研,交尤厚----”(见《紫砂古籍今译》之28页)由此可见,汪文柏家曾多次诚请紫砂名匠陈鸣远来家“坐艺”,为其制壶。

欣赏、把玩、收藏陈鸣远大作的汪文柏,日久生情,并作歌云《陶器行赠陈鸣远》。荆溪陶器古所无,问谁作者时与徐(时大彬、徐友泉)。泥沙入手经抟埴,光色便与寻常殊。后来多众工摹,仿皆雷同。陈生一出发巧思,远与二子相争雄。茶具方圆新制作,石泉槐火鏖松风。我初不识生,阿髯尺素来相通(谓陈君其年也),赠我双卮颇殊状,宛似红梅岭头放。平生嗜酒兼好奇,以此饮之神益王。倾银注玉徒纷纷,断木岂意青黄文。厂盒宣炉留款识,香奁药盌生氤氲(数物悉见工巧)。吁嗟乎!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君不见,轮扁当年老斲轮,又不见,梓庆削鐻如有神,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见韩其楼《紫砂古籍今译》之35页)

35.好用与好看高度统一,依然把好用放在首位的《宫廷紫砂》形成。明末紫砂壶已进入皇宫,到雍正、乾隆两代可谓达到高峰。皇帝不仅喜欢用紫砂壶,还关心其制作与装饰。北京故宫博物院曾以院藏紫砂出版一部《宜兴紫砂》。据此书记载,“雍正朝仅存13年,雍正元年、四年、六年、七年、十年、十一年造办处档案中提到宜兴紫砂的地方就有11次之多,表明雍正对宜兴紫砂的欣赏。” 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有好多御批“此壶款式甚好-------把子做圆些,嘴子放长。钦此。”接着又说道“乾隆皇帝一生嗜茶,对茗饮用具的考究登峰造极,不仅要求紫砂茶具保留最佳的品饮功效,而且要与官窑瓷器一样,集诗书画印为一体。”从雍正、乾隆两朝来看,奢华如皇帝也是把好用放在“第一位”。从故宫所藏紫砂壶的图片来看,紫砂壶罕见没有不泡过茶而专为“好看”陈列的茶壶。乾隆皇帝对装饰的重视,也远在陈曼生之前。

36.乾隆末年(乾隆51年丙午,1786年),吴骞(1733——1813)在张渚镇之“墨阳楼”撰写《阳羡名陶录》时,任安上(1743——1821)给他提供徐友泉祖茔的墓志铭,吴骞怕“千年不朽”之土的事实,影响“始陶异僧”的神话而不采用。

宜兴县志补遗任安上、潘兆熊,曾载元末刘基发现宜兴赵庄山一带有“千年不朽”之土,徐友泉的祖上于是定居于此。现代科学证明紫砂陶制器埋于土中不腐烂可达数千年。对此徐鳌润先生有细致论证。

37.乾隆年间,西望圩村范章恩创造“范庄农家”品牌,成为有文字记载第一家“前店后坊”的专业艺人,被后世誉为“范家壶”。2013年以“范家壶”技艺为传承的“范家壶庄”成为紫砂界第一家“百年老字号”。其历史和手工艺“列入国家非遗档案”,我很荣幸成为文化部专家组成员,作为执笔之一和特别校对,还代为中国轻工业协会会长何天雄起草了“序言”。书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2013年12月出版。

38.1811年至1816年陈曼生到溧阳做官,闲暇之余从事壶型设计与壶铭创作,尤其他的壶铭水平之高、数量之大,影响之深远,可以称得起前无古人,后有来者也不多,把壶铭创作推向一个时代的巅峰。

上海唐云先生藏本《茗壶二十品》,成书于1813年四月二十日。书图文并茂,有壶型设计,也有壶铭创作。(见《紫砂壶全书》127——129页)上海学者郭若愚考证了《曼生十八式》。世传石瓢壶为陈曼生创作,我考证其历史写作了“石瓢壶的前世今生”,证明它伴着苏东坡的诗风走来。

39.邵大亨大致与陈曼生同一时期,但他却走了同陈用卿至陈曼生不同的创作之路,即是不靠文学手法唱歌,而是用紫砂壶“本体语言”表达主题,阐释理念,在中国陶瓷史上做出了创举(宋伯胤先生评说)。顾景舟先生对邵大亨评价很高。邵大亨创举了什么?宋伯胤先生有评说,我则作了具体探讨。

40.功夫派的代表邵大赦。邵大赦是邵大亨的哥哥,他走了同弟弟和陈曼生不同的另一条路,不在文学性、创造性上打拼,而在制作精绝上下功夫,大有功夫不绝死不休的味道,让你偷不来、学不到。《宜兴陶瓷博物馆》原馆长时顺华发现并把这一观念写进《紫砂收藏指南》。

41.瞿子冶(1778——1849)引入中国画要素,终于完成了紫砂“文人壶”的艺术品格。

42.1850年(道光三十年0,丁山白宕窑户鲍氏在上海开设“鲍生泰”陶器店。

43.1860年(咸丰十年),丁山白宕窑户葛翼云在上海开设“葛德和”陶器店。

44.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丁山白宕窑户鲍氏、陈氏合资在新加坡开设“鼎生泰”陶器店。

·紫砂的外销,明末清初是外国人“前来采购”;清末民初,尤其是民国初年则是“主动推销”,扩大紫砂的国际影响。你来采购,我去推销,特点鲜明。

45.我曾考证“浙宁玉成窑”创办于“同治三年(1864)至同治八年(1869)之间”,活跃于1864年至1906年,巧合顾景舟先生的论断。他说:“到同治中叶至光绪的数十年中,这个阶段在文人和砂艺的结合史上继续谱写光彩的,要推梅调鼎与制壶家韻石的合作。”韻石,是何心舟。作为创办人梅调鼎(1839——1906)创作了壶与铭融为一体,壶铭“紧切这一壶”,堪称传世佳作的大批作品,壶的本体语言堪比邵大亨,壶铭水平可比陈曼生,其作至今仍是学者、藏家追捧的珍宝。

46.1874年冬,日本收藏家奥玄宝用中文写作了《茗壶图录》。原文影印见《紫砂古籍今译》59——108页)有关紫砂的文献,此书是第一个把“紫砂”一词写进去的。台湾徐鳌润先生对“三百年不用紫砂一词”提出质疑,我对《茗壶图录》首先用“紫砂”作了考证。

47.。1877年,徐州人、瞿子冶学生金士恒应长崎古董书画商佐野瑞岩之邀,到日本作书画、篆刻创作,以及古董鉴赏,寓居于尾张(尾张即今名古屋)。佐野瑞岩经常到中国进货,与金士恒相交,并成为好朋友。

常滑著名陶户鲤江方寿(1821——1901),与其继子高司得知金士恒到日本的信息后,于1878年春天邀请他访问常滑,并传授陶刻、制壶技艺。由此,他成为向海外传播紫砂文化的第一人。

在中日友好往来中,金士恒有一席之地,但他是哪里人,一直众说纷纭。经我考证他是徐州人,我已写作了四万字的《金士恒评传》。

48.1894年前后,同治翰林,广东、湖南巡抚吴大澂先后邀请黄玉麟、赵松亭、俞国良来家“坐艺”,黄玉麟(1842——1914)创作了“供春壶”,并把邵大亨的鱼花龙壶壶钮改作为云头;赵松亭的作品不少被吴大澂呈送宫廷;俞国良在吴家创作了“传炉壶”等。

49.1894年戴国宝(1875——1926)到上海创办了“铁画轩”,以刻瓷为业。结识紫砂艺人蒋祥元(蒋蓉祖父)后,到宜兴考察后,1911年在上海开办“铁画轩陶器号”,1923年他与蒋祥元、朱培金等合股在潜洛开办“铁画轩陶器工厂”。

1956年铁画轩公私合营,改革开放后,铁画轩老店重开,称雄海上。

50.1909年清代要员端方向“阳羡紫砂陶器公司”定制一批茗壶,由总经理邵云如组织俞国良、江案卿、范大生制作。端方定制壶,故宫博物院收藏5款,其中有一款属有“大生”款,拍卖公司相继出现四款。

51.1910年清政府在南京举办中国第一次世博会“南洋劝业会” (宣统二年四月二十八日(阳历6月5日)开幕,十月二十八日(11月29日)闭幕。“阳羡紫砂陶器公司”组织的作品参展荣获了“皇帝奏奖”。《范氏族谱》把参与者范大生的事迹写进了谱牒。一百年后上海世博会前夕,范大生参展的“大柿子壶”从海外归来,现收藏于《范大生艺术馆》。

为参展临时组织的“宜兴物产会”送展的梅竹鼎、宝鼎、大柿壶等作品,荣获了“金牌奖”。高一米的均釉大缸获南洋劝业会奖状,均釉特大花盆或南京工艺赛会金质奖,作品被日本商人和田以重金购买。

不是结尾的结束语:明清两代紫砂大事记梳理之后,不仅可以看出对紫砂壶艺认识的不同阶段,而且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五壶闹紫砂。600年来,有影响的艺人数以千记,所作砂壶难以计数,但以人命名壶名的极为罕见。《中国紫砂博物馆》原馆长时顺华先生首先发现这一现象,并把其观点写进《紫砂收藏指南》。

由此观照,明清两代似只有“五尊壶”。

供春壶:明正德年间吴仕设计《供春壶式》,1894年黄玉麟到吴大澂家坐艺,创作了“供春壶”,1927年楚南强先生收藏了“供春壶”。此“供春壶”不是“供春壶式》壶,但其已成为”文化符号”永存于紫砂史。

大彬壶:时大彬接受陈继儒等建议“变大壶为小壶”,以文人为目标市场,在创作了三大类作品之中,完善了紫砂传统技艺,终于成为一代巨匠。

邵家壶:邵盖与时大彬同行而有“邵家壶”之誉,到清中期邵大亨更把“邵家壶”的大旗举得更高。

文人壶:时大彬奠定了“文人壶”的前行方向,1627年陳用卿把壶铭从壶底转移到壶身,开了文人壶“艺术形象标志”的先河,接着陈鸣远、陈文叙、陈曼生,直到瞿子冶把中国画引入壶艺创作,历时200余年完成了“文人壶”的艺术品格。

范家壶:范章恩开创了“范家壶”之名,成就了紫砂界的第一家“中华百年老字号”。

跋:自2007年以来,学习了许多著作,也作了不少实地考察,积累了以上史料,才有了如此梳理。对历史著作,我力所能及的作以查证后,才予以录入;对自己的考察,抢救的史料,提出的理念,更是字字推敲,铭记“文责自负”。

合上紫砂大事记梳理稿,我发现她有很地方不同于传统著作的记载。

感谢前辈的诸多著作与史料,主要有韩其楼《紫砂壶全书》、《紫砂古籍今译》,宋伯胤等合著《中国紫砂收藏鉴赏全书》,徐鳌润《紫砂论文集》,时顺华《紫砂收藏指南》,《丁蜀镇志》等。

杨世明2015年4月20——5月5日于《金岛山寺》

徐元明一脉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