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清代紫砂壶上海估价近百万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 紫砂壶是我们国人喝茶几乎必备的茶具之一,这种我国特有的手工制造的陶土工艺品,是从明朝正德年间开始制作的。近些年不管是老的紫砂壶,还是当代大师制作的,在拍卖市场上行情一直看涨,现在小四介绍几把将在上海匡时拍卖的清代紫砂壶。 清道光申锡制玉山刻铭汉瓦壶 尺寸:高8cm;宽14.7cm估价:RMB800,000-850,000 汉瓦壶属于圆器当中的一种,以壶钮作汉瓦形而名,历来多位艺人都有制作此壶式。圆筒形壶身,上侈下教,短流势较直。盖平略见弧,桥式钮,钮面开孔呈海棠纹样。泥质坚结,砂色青灰。壶盖子口制

紫砂壶是我们国人喝茶几乎必备的茶具之一,这种我国特有的手工制造的陶土工艺品,是从明朝正德年间开始制作的。近些年不管是"老"的紫砂壶,还是当代大师制作的,在拍卖市场上行情一直看涨,现在小四介绍几把将在上海匡时拍卖的清代紫砂壶。

清道光申锡制玉山刻铭汉瓦壶

一批清代紫砂壶上海估价近百万

尺寸:高8cm;宽14.7cm估价:RMB800,000-850,000

汉瓦壶属于圆器当中的一种,以壶钮作汉瓦形而名,历来多位艺人都有制作此壶式。圆筒形壶身,上侈下教,短流势较直。盖平略见弧,桥式钮,钮面开孔呈海棠纹样。泥质坚结,砂色青灰。壶盖子口制作圆而不规,转捻即紧,拈钮可以翕起全壶。壶身两侧镌书画,正面金文"伯作宝既",并行书署款"乙巳仲秋,录伯敦文,玉山"。又刻梅花一株,画意疏淡有味,把款楷书"申锡",底钤阳文篆书"茶熟香温"方印。称为嘉道文人壶佳制。

申锡,清代道光宜兴制壶高手,字子贻,生卒年不详。笃志壶艺,精于雕刻,善用白泥。精者捏造,巧不可阶。寻常之器,每用模制。尝与杨彭年、朱石楳等合作制壶。《阳羡砂壶图考》赞申锡曰:"考清代阳羡壶艺,蔚为名家者,当推子贻为后劲。此后则有广陵绝响之叹矣"。

孙敕,字玉山,清嘉道时期山东平度人,善书,工篆刻,时称"玉山先生"。胶东半岛偶有书法传世,从作品可见水平颇高。

兄孙勤,字既垣,亦称基垣,号洞山,人称"洞山先生"。清道光年间增生,莱州府平度州城(现平度市李元街道办事处桥北村)人。工书法,尤精草书。先学晋帖,后宗鲁公,颇具功力,一时求书者众。

孙洞山草书深得州官许梿赏识。许梿,字栅林,浙江海宁人,道光癸巳(公元1833年)进士,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任平度知州,是平度清代著名知州之一。平度旧志载其"有吏才,以善断狱闻。"莅任后,时值连年灾荒,他请准减免赋役,使民困渐苏。又自出俸金修复了州衙大堂,并陆续修复了胶东书院、城隍神行台、八蜡庙、节孝祠、崇灵寺、忠义祠等建筑。许梿重视教育,重修书院,使民知重学。最能体现其才能的是断狱,"每治堂判事,观者如堵",吏役呵之,许梿却欢迎民众观看,"竟无枉可指"。表现了非凡的断案能力。许梿在平度知州任上共7年,光绪十四年,与王化南、方熙、李天锡一起入祀名宦祠。

许梿嗜金石,工篆隶,修葺州城及胶东书院、城隍行台、节孝祠、崇灵寺、忠义祠等皆自书碑记匾额,另有圣水池庙额、龙王庙堂额、八蜡庙额、文昌宫堂额等也都出自许连之手。其时州城之内,到处能见到他的题字,或篆或隶,"碑板照耀,足为吾邑生色"。据说许连服膺时人翟云升的隶书和孙洞山的草书,谓隶书超不过翟云升,草书超不过孙洞山,遂立志专攻篆书。

清晚期何心舟制徐三庚铭白泥椰瓢壶

一批清代紫砂壶上海估价近百万

尺寸高9cm;宽14.5cm估价RMB 800,000-850,000

壶呈瓢形,牛鼻盖,三曲流,流口微偏向一侧,三叉壶把,造型别致。以玉成窑独特泥料作壶,别致中带有几分粗旷。三条筋线纹从壶盖至壶身延伸,壶身阴刻"椰瓢"二字,落款"己卯秋"(1879年)"褒海"。壶把下镌"心舟"方印,壶底钤印"日岭山房"。

何心舟,清同治、光绪时宜兴制壶高手,号石林居士,生卒不详。因文献记载匮乏,其生前字号难考,但从其传世作品来看,无疑是清晚期成就最高的紫砂艺人。何心舟是练泥及调砂高手,他所制作的调砂壶质坚砂匀,粗而不糙,壶面光滑却透气良好。其作品多与文人雅士合作,最常见与晚清书法家梅调鼎(1839-1906)合作铭文茶壶,造型多仿柱础、秦权、汉铎、石瓢和瓜匏等等,而又自成一格。

此壶与常见何梅合作壶不同,为晚清著名篆刻家徐三庚书铭并刻。

徐三庚(1826-1890),字辛谷,号褒海、袖海,工篆隶,与吴让之、赵之谦齐名,是晚期摹刻金石文字的高手,其用笔熟练,用刀细切利落,章法虚实相间,独辟蹊径,独具风格。壶底所钤"日岭山房"款即徐三庚篆刻,且玉成窑作品上许多印章都是出自徐氏手笔,而徐三庚又善刻字,故何、徐二人合作,更是陶工与金石家的结晶,意义非凡。上海博

道光杨彭年摹古石泉品定款紫砂三足炉鼎壶

一批清代紫砂壶上海估价近百万

尺寸高9cm;宽15.8cm估价RMB 500,000-550,000

泥质呈肝紫色,淘制细腻。壶身呈圆形略扁,宽口溜肩。宽大壶盖圆鼓饱满,蘑菇钮,便于提起。直管状短壶嘴,内壁为一眼。把呈圆形。壶底有呈等半月形外撇的三足。壶身刻铭:"毋执牛耳,以砺吾齿。壬寅春日,友琴"。另一面刻梅竹双清图。此器形制罕见,光素典雅,文韵十足,为嘉道文人茶道精品,值得宝玩。传世紫砂器所见有"杨彭年摹古石泉品定"印款,由此推测石泉应属杨彭年同时期文人,乃名手制器用以赏玩。

杨彭年:字二泉,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王健华依北京故宫博物馆藏"河洛图盘"推断,杨彭年当生于乾隆晚期,卒于道光晚期)。杨彭年弟杨宝年、妹杨凤年,都是当时的制壶高手,一门眷属皆工此技,名闻一时他善于配泥,浑朴雅致,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他又善铭刻、工隶书,追求金石味,还与当时名人雅士合作镌刻书画,技艺成熟,至善尽美,声名极盛嘉庆年间陈曼生(名鸿寿)作宰溧阳(1812-1817年),相传由陈曼生设计壶样并题铭,彭年制作,世称"曼生壶",为世所珍也尝与瞿应绍合作制砂胎锡壶,柄上镌有"彭年"印记彭年制壶甚多,大多是与陈曼生合作所制。

清康雍世德堂朱泥平盖桑扁壶

一批清代紫砂壶上海估价近百万

尺寸高6.8cm;宽10.6cm估价RMB 400,000-450,000

朱泥材质较为珍贵,传昔日开矿采集朱泥以斤两计价出售。由于朱泥壶在烧制时有较高的收缩率,因此,其成品率也较低。此壶为朱泥壶中之佳品,壶呈桑扁式,平盖。壶嘴微微向上翘起,为壶平添了一份可爱。壶底钤椭圆印章"世德堂",韵味隽永,把下"玉"小章。

款识简介:世德堂,应为清代一堂号。紫砂款识常以堂名、轩名和斋名等一类文字,刻印于器物,作为私家烧藏的标记,称"堂名款",其制订人有达官贵人、文人士大夫和少数名工巧匠。

乾隆大清乾隆年制朱泥瓮形壶

一批清代紫砂壶上海估价近百万

尺寸高7cm;宽9.5cm估价RMB 400,000-450,000

此壶身形小巧,玲珑有致,形如瓮体,骨肉挺匀,壶嘴前引胥出,优雅含蓄;壶盖与壶身呈"截盖"相接,维系精美流畅的器形,神完气足。泥色殷红泛桔,泥质细而不腻,细砂隐现期间。壶底钤六字三行篆书印款"大清乾隆年制",款字端正,应是盛清宫廷订制茶器。

清早期邵茂中制朱泥拚砂大莲子壶

一批清代紫砂壶上海估价近百万

尺寸高12.5cm;宽19.5cm估价RMB 300,000-350,000

高宫灯壶式,以朱泥掺砂,泥中细黄颗粒隐现,烧制精美,几近临界点,发色娇艳润泽,讨人欢喜。此壶尺寸较大,圆圈足,高颈,双层平盖,高珠钮,三弯流,大圈把,气韵壮硕轩昂,式度凝练而大气,流嘴伟岸坚挺,圈把环扣有力,壶钮饱满如蘑菇状,赏之令人心醉,真逸品也。

清早期的茗壶,其造型气度浑厚,比例协调,不附加装饰,仅以器形身线的变化或开光加强装饰效果,泥质颗粒较粗,崇尚"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此壶流口、盖沿、壶钮都在晚清时期经泰国工匠以真金镶包,即起了保护作用也迎合当地审美需求,非一般掩饰残损的做法。

清晚期赵松亭制愙斋款汉君壶

一批清代紫砂壶上海估价近百万

尺寸高8cm;宽18cm估价RMB 100,000-120,000

此壶作扁鼓式,衍变自曼生壶式,亦受嘉道文人壶影响。壶以细腻紫泥制作,流把与肩连成一线,整体线面明畅,修饰讲究,一气呵成。整器素雅大方,殊不多见,得者宝之。

吴大澄(1835-1902年),号愙斋,清代著名金石学家,擅书法,精篆刻,绘画功力深湛。尤其酷爱紫砂壶,亲自设计壶式,与当时制壶名家合作制壶,所作砂壶常有"愙斋"款。

选一把不错的紫砂壶,一边喝茶,一边收藏也是不错的选择。

徐元明一脉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