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百万的紫砂壶全形拓到底有多美?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如今故宫所藏之石鼓,已经为大众所知,但是历经千年,上面的文字已有不少已经剥蚀,幸而有古拓片得以流传,一窥原貌。

如今故宫所藏之石鼓,已经为大众所知,但是历经千年,上面的文字已有不少已经剥蚀,幸而有古拓片得以流传,一窥原貌。

而在紫砂中亦有拓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紫砂中的全形拓。


▲唐云藏大彬拓片

紫砂拓印壶身铭文较为常见,而全形拓则不多,传世的古拓则更少。

见拓如见器,全形拓的出现与好赏器、好雅玩、好书画的文人传统有着密切的渊源。

以立体形式于书卷上构建出器物的幻影,其制作出器物本身,又在书卷上展现,同时满足了士人对器物的追求与对书画的爱好。

后以一种卷器咸陈的方式于纸上全面展现了紫砂的状态。


▲曼生仿古井栏拓印

佳士得秋拍

成交价:RMB2,200,800

此为任预(清)所绘制之曼生仿古井栏的全形拓印,精巧绝伦,以细腻的笔法绘制此图,还原了曼生原器的神韵。此图上有不少名人印款,国画名家张大千也留有题跋,此图在2013佳士得秋拍上更是拍出了220万人民币的天价。


▲曼生仿古井栏


▲陈曼生绘图

陈曼生所绘之赏秋图,题铭:茶已熟,菊正开,赏秋人,来不来。

正如山水画并非实景,全形拓的制作亦非写实。


▲平盖莲子拓印


▲故宫原件


▲诗文拓印细节

全形拓仅在原器上制作部分拓本,再通过对器形的解构、思索,进而重新组合出较符合古器状貌之立体拓本,后用拓包将空隙处用墨进行补全。

紫砂拓印综合了紫砂器形之美、陶刻金石之味、书画文人气息。

紫砂拓印,尤其是名家名作的拓印,除了艺术价值,还在于其资料保存研究的价值。


▲申锡匏瓜壶拓片


▲申锡原作

全形拓”又称“立体拓”、“器物拓”、“图形拓”等,是以墨拓技法结合绘画造型而制作的既能表现器物外观,又能展示其纹饰、铭文的特殊拓本制作方法。

古器真实,掠影虚幻,卷上的器物虚实相生,士人心中所想象的古代宛若眼前。

书斋中的古器物全形拓,寄托了今人对于时代的一种怀旧、憧憬与构想。

如何,有没有感受到紫砂拓印之美呢?后附上景舟先生石瓢的拓片欣赏!



▲景舟制相明石瓢拓片


▲景舟制相明石瓢原作

文章:网络

排版:晓晴

图片:网络

徐元明一脉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