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型赏析:梅桩壶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梅桩壶,最早为清代紫砂大师陈鸣远首创。采用堆花手法,以梅桩、树皮及缠枝塑造成型,成壶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梅花傲雪凌霜,自古就象征着不趋荣利,坚韧高雅的精神品质,在民间亦是传春报喜的象征。古代诗人常在诗词中歌颂梅之“骨中香彻”,梅花树桩也是紫砂花器的经典创作题材之一。

梅桩壶,最早为清代紫砂大师陈鸣远首创。采用堆花手法,以梅桩、树皮及缠枝塑造成型,成壶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历来诸多名家大师都做过梅桩壶,且各有气韵,其对梅花意象有着自己独特的诠释,也使梅桩壶成为“壶中名品”。

梅桩壶制壶工艺繁琐,耗时长,一把出色的梅桩壶对紫砂匠人的制壶技艺要求颇高。梅的姿态与嘴、把的整体搭配需浑然天成,整体走势要利落,线条一气呵成,才能聚有精气神。另外,梅桩的不规则卡盖也是制作难点之一,报废率很高。只有对工艺、对泥料特性了然于心,才能保证契合度和密封性。唯有多年的积累,才能将梅桩的肌理与气质生动表现,达以赏心悦目之境。


《梅桩壶》佳作赏析


范洪泉《鸣远梅桩

此壶为范老师摹古清代花器大家陈鸣远经典所作,多位花器大师都做过此款型。此件小鸣远梅桩为范老师采用原一厂老紫泥,全手精制于紫砂一厂。壶身微倾,姿态优雅,树皮疤痕、瘿节肌理刻画逼真,工艺老辣。壶把分叉而为,枝节胥出,上作段泥梅花点缀,泥色之对比尽显清雅之美。弯嘴上翘,出水爽利,200CC小容量,市面少见,实乃赏玩皆宜之大师珍品,不容错过。


吴奇敏《梅桩

此壶以梅为题材,是为一把做工精良的花塑器。壶身为一截梅桩,高挺宽大,气势挺括。壶面贴塑瘿节树皮疤痕,表现出梅桩的古老。流、把皆以梅枝为形,蜿蜒扭曲,自然逼真,壶把与壶身接连处自然伸出一枝梅枝,一朵梅花绽放其上。嵌盖,壶钮为一截梅桩,至壶盖处自然分成两段,盖面伸出两枝梅枝,点缀几朵梅花和花苞。整壶造型设计巧妙,细节雕刻十分细致。

此壶选用原一厂老紫泥精制而成,泥色温润淳厚。整壶将梅桩之古老与梅花之新生融合在一起,全器用极富生态的梅桩、树皮及缠枝组成,形态自然而富含力度,堪称仿生壶中的经典代表佳作,值得收藏。


沈建宏《全手梅桩》

此壶选用原矿黄龙山紫泥精制而成,泥色温润淳厚。全器用极富生态的梅桩、树皮及缠枝组成,形态自然而富含力度。壶身为一梅桩,笔挺高雅,气势挺括。壶面贴塑瘿节树皮疤痕,表现出梅桩的古老。直流把自然胥出,流、把皆以梅枝为形,略显蜿蜒扭曲,更加自然,流把与壶身接连处延展出几缕梅枝装饰。嵌盖,壶钮为一截梅桩,几朵梅花洒落于盖面。

整壶造型设计巧妙,细节雕刻十分细致。观之如同看到绽放的梅花带来的喜人春色,令人感受到梅花蓬勃的生命力。


倪孝祥《梅桩》

作者以原矿紫泥作胎,全手工精制成此梅桩壶。壶身作一截矮梅桩,钮、流、把宛若梅枝虬曲而上,分别于盖面、壶身胥出枝节,朵朵梅花绽放,绚丽多姿。整壶融以瘿节树皮疤痕,刻画细腻,尽显梅桩之古老韵味,工艺精美,用极富生态的元素彰显梅花蓬勃的生命力,塑就和谐之韵,是一把使用、把玩、欣赏皆宜的花器精品之作。


林学基《全手梅桩》

此壶为作者以原矿紫泥作胎,全手工精制而成,泥色温润,与梅桩之古朴韵味相得益彰。壶身作一截梅桩,钮、流、把宛若梅枝虬曲而上,分别于盖面、壶身胥出枝节,朵朵梅花绽放,尽显勃勃生机。整壶融以瘿节、树皮疤痕,刻画细腻,工艺精美,270CC黄金容量,是一把使用、把玩、欣赏皆宜的精工花器佳作。

徐元明一脉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