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芳博炉壶紫砂作品鉴赏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博炉壶,李碧芳采用原一厂老墨绿泥精制而成,扁球壶身浑厚敦实,腹部束带装饰,颈高而直挺,底部三只粗壮柱足稳稳支撑,压盖隆起,盖面饰四瓣吉祥花纹,中置宝珠钮,钮作镂空设计,精心雕刻钱币图案。

一、名家简介

李碧芳

李碧芳

(点击图片可跳转至名家详情页)

李碧芳(1939-2004),女,1939年12月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2004年年底仙逝,高级工艺美术师(1989年)。

李碧芳1955年10月考进紫砂工艺厂,师承著名老艺人朱可心先生,学习紫砂工艺,擅长花、素器创作。1958年8月受聘任紫砂工艺辅导,开始培训学徒,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人才,前后大概有200多人,葛陶中、吴鸣、胡永成、高湘君、李慧芳、张顺法、恽贤君等人都曾受其教泽。

1983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学习造型、设计、制图,1984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所,从事新产品开发、设计、创作。

作品多以纯朴的本质、优雅端庄的形态、精湛的手工技法体现,深受海内外藏家喜爱。代表作有【春炉提梁壶】、【花提壶】、【艺瓢壶】、【飞凤壶】、【如来鼎壶】、【神云壶】等。

人物关系:

李碧芳恩师——朱可心,花货巨匠,一代宗师,善于从自然界中吸取灵感,作品变化法度合宜、疏繁得体、生意盎然。从艺七十余年,刻苦钻研,全面继承和发扬紫砂传统技艺,创作了数以百计的紫砂经典作品。

李碧芳之子——陈岩,师从国大师谭泉海、母亲李碧芳、国大师吕尧臣,在传承紫砂自明清来的全手工手法和技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创作风格,并且继承了母亲筋纹器的设计和制作精髓,通过“以形写神”突出自己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了很多深受壶艺收藏家赞誉的作品。

艺术成就:

·1972年,由潘春芳设计、李碧芳制作的【花提壶】被上海博物馆收藏

·1980年,李碧芳被陶瓷公司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3年,作品【五彩筋瓤小壶】获江苏省四新产品二等奖

·1985年,创新作品【九头君芳茶具】获省级三等奖

·1987年,作品【井栏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1988年,由张守智设计、李碧芳制作的【春炉提梁壶】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

·1988年,《扬子晚报》刊登李碧芳设计创作的【红砂菱玉壶】(题为《菱玉生辉》)

·1989年,作品【天中迎瑞壶】获新产品设计三等奖

·1991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李碧芳制作的【墨绿九头梅椿茶具】

·2000年,作品【中井栏壶】被无锡博物馆收藏


二、紫砂壶鉴赏:李碧芳博炉壶

李碧芳紫砂壶

李碧芳博炉壶(点击图片可跳转至作品详情页)

壶名:博炉壶

器型类别:圆器

泥料:原一厂老墨绿泥

容量:230CC

李碧芳紫砂壶

李碧芳博炉壶(点击图片可跳转至作品详情页)

博炉壶,以炉鼎为原型,创新设计于90年代。此件博炉壶,为李碧芳采用原一厂老墨绿泥精制而成。

此泥产量稀少、烧制困难,相当珍贵,如今已然绝迹,是公认的收藏级好料,成壶青中泛蓝,宝光内敛,古韵悠然,非市面上颜色鲜艳扎眼的化工壶可比。

扁球壶身浑厚敦实,腹部束带装饰,颈高而直挺,底部三只粗壮柱足稳稳支撑,颇有青铜古器般的威严庄重韵味。

压盖隆起,盖面饰四瓣吉祥花纹,中置宝珠钮,钮作镂空设计,精心雕刻钱币图案。

三弯流上平下圆,与壶肩流畅衔接,并以两条筋线修饰,线条感和立体感立现,圆耳把飞扣昂扬,与壶流对应成势。


三、李碧芳其他作品欣赏

李碧芳紫砂壶

博炉壶(原一厂老红泥)

李碧芳紫砂壶

如来鼎壶(谭泉海陶刻)

李碧芳紫砂壶

双线提梁壶

李碧芳紫砂壶

笑樱壶

徐元明一脉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