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宜兴蜀山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有陶都才有紫砂。紫砂陶从日用陶中脱颖而出,成为集实用性、艺术性于一身的工艺美术品,不仅深得广大百姓的喜爱,还流入宫廷,供奉于殿堂。
        宜兴紫砂是国之瑰宝,陶都艺术奇葩。蜀山是紫砂艺术的发源地。
        考古发掘证明,宜兴已有7300多年陶瓷生产历史。宜南山区散布许多春秋战国至唐宋时期的古代窑址,丁蜀、归径、西渚等地是主要陶瓷产区。宜兴古代陶瓷,既有本地独立发展的生产体系,又是江南窑系的一部分。“早在东汉时,宜兴丁蜀镇与南山一带已形成一个制陶中心,烧造釉陶和灰陶等,均山窑瓷业是汉代釉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吸取毗邻吴兴和上虞、绍兴的早期越窑的先进技术,烧造出具有一定质量的青瓷窑”,(《中国陶瓷史》141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东汉末年开始,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北方经济受到严重摧残,导致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向长江以南移民,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促进了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晋代至隋唐,宜兴的青瓷生产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成为越窑系青瓷最北面的重要产地。
        唐宋之际,陶瓷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得瓷器与陶器明确分开。宋代商业经济繁荣,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特别在江南地区,许多一般农村集镇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生产、贸易等多种功能的专业性手工业街镇。宜兴地区的陶瓷生产也逐步向陶土原料丰富、河道交通便利的蜀山及其周围地区集中。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使得部分农村劳动力可以向制陶业转移。宜兴山脉主要为天目山余脉,宋代“宜兴的陶土,已在矿藏中发现了甲泥和紫砂泥。日后成为陶窑中的一枝琪花瑶草——紫砂工艺,在这时开始形成。”(见《宜兴紫砂文化史》刘汝醴、吴山著)。宜兴窑场的窑炉技术不断改进,南山一带烧窑用的松柴燃料众多,蜀山成为专业性陶瓷手工业街镇具备了必要的条件。由于景德镇发现了生产优质瓷器的原料——“高岭土”,瓷器生产向景德镇一带集中,景德镇瓷器在宋元以后占领了大部分市场。国内许多老的陶瓷产区因此逐步停产、衰落。勤劳智慧的宜兴劳动人民扬长避短,特别地发展了“陶”的生产,为“陶都”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宜兴生产的陶器品种以需求量大的日用陶为主,蜀山一带在其他窑场日渐衰落之际却得到了新的发展。丁蜀一带陶土原料的主要特点是含铁量比较高,具有刚性。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丁蜀地区的陶工,逐步认识了陶土原料的特性,也认识到紫砂泥不同于其他泥料的特性。根据这些特性,在成熟的制作缸坛罐瓮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独特的泥片拍打镶接成型技术,这是绝无仅有的紫砂泥片成型工艺的滥觞,是紫砂工艺技术的源头。考古发掘证明,至迟在宋代,丁蜀地区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紫砂器的生产了。蜀山紧靠交通便利的古运河“蠡河”,与长江、太湖、京杭大运河水系的无锡、苏州、上海、镇江、南京、芜湖、湖州、杭州这些米市、丝市、布市等工商业城市紧密相连,蜀山成为当时最大的陶器贸易集散地。这些不可或缺的条件,使蜀山在唐宋以后逐渐从普通农村集镇迅速成为了江南著名的手工业街镇,成为了紫砂产品贸易的源头。同时成为紫砂文化的发祥地。
        明朝建立以后,封建徭役性质的“匠户”制度逐步废除,生产力得到解放,江南手工业市镇蓬勃发展,促进了技术的成熟和生产贸易的繁荣。宜兴的制陶业与景德镇的制瓷业几乎并驾齐驱。据《重刊荆溪县志》记载,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公元1522~1619年),宜兴窑场的产品已是“鬻于四方利最博,不胫而走天下半”,各地商贩云集,“千里之外,趋之若骛”,“商贾扬帆而晓夜行”,“商贾贸易缠市,山村宛然都会”。(见《中国陶瓷·宜兴紫砂》卷,1989年8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蜀山成为了最大的日用陶贸易集散地,宛然都会,“陶都”兴焉。明代,中国制茶工艺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社会崇尚饮茶,把饮茶上升到修身养性、自我完善的精神高度。社会上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对饮茶器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寻找一种既实用又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茶具。紫砂陶几乎是为此应运而生,其优越的实用功能,以及可以作为文化符号的特点逐步被认识,紫砂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紫砂陶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体系和陶瓷门类,蜀山形成了专业的紫砂陶产区和商贸集散地,也成为当时最大的紫砂壶产地。随着供春、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等一批紫砂大师的出现,以及紫砂艺术与文人和知识分子的密切结合,标志着以蜀山为代表的紫砂艺术已经成熟。宜兴绝大部分陶器通过蜀山街码头销往外地,蜀山是“山上龙窑山下街,一肩下船行四方”。
        有陶都才有紫砂。紫砂陶从日用陶中脱颖而出,成为集实用性、艺术性于一身的工艺美术品,不仅深得广大百姓的喜爱,还流入宫廷,供奉于殿堂。“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许多紫砂艺术大师的作品深受皇家喜爱,清雍正皇帝曾命令景德镇官窑仿紫砂式样烧造瓷器。蜀山不仅是紫砂的源头,也是“宜均”的源头。“紫砂器创始于宋代,至明代中期开始盛行”。“万历年间,曾两次到宜兴的王穉登在其《荆溪疏》里也提到:‘还复出一种似均州者,获值稍高’。可见宜兴地区的带乳浊釉的陶器——即所谓‘宜均’,在万历时就已达到了较高水平。”(见《中国陶瓷史》392、395页,1982年9月版,文物出版社)均陶又称“宜均”,以欧窑最为著名。《饮流斋说瓷》载:“欧窑,一名宜均,乃明代宜兴人欧子明所制,形式大半仿钧,故曰宜均也。”宜均有紫砂胎、白泥胎等,多为蜀山所产。蜀山有街有窑,依山傍水,水陆码头,商铺林立,已成繁华商埠。
        蜀山紫砂陶经蠡河过太湖,到苏州、上海、厦门等港口,便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欧洲、南洋等地。欧洲试图生产瓷器是从认识宜兴紫砂开始的,他们把紫砂称为“红色瓷器”、“朱砂瓷”等,荷兰、英国、德国的陶瓷匠师先后开始了仿制,紫砂陶就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欧美各国博物馆收藏的紫砂器,以及海上沉船出土的紫砂器是最好的证明。2005年至2008年,南京博物院、宜兴市文管委等单位联合发掘蜀山古窑,在紫砂窑址中出土的清乾隆以前的紫砂壶标本,与海外收藏的紫砂壶完全一样。海外紫砂器为蜀山所产,终于在紫砂源头得到印证。
        清嘉庆二年《重刊宜兴县旧志》“卷一、土产”载:“茗壶,产蜀山、川埠诸山窑。及花瓶水注之属,初用紫泥素质,今用五色彩油,俱极精巧”。嘉道间,宜兴紫砂更为世人所重,许多文人雅士都赶到蜀山定做紫砂壶。著名金石家、溧阳县令陈鸿寿多次到蜀山,亲自设计壶样,与制壶名手杨彭年合作制壶,世称“曼生壶”。为丁蜀镇最后形成“紫砂文化”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民国2年至民国6年,江苏省实业厅在蜀山投资开办陶业股份公司和陶业工厂,后又在蜀山开办省立陶瓷职业学校。这也是宜兴最早的官办陶瓷机构。清宣统2年至民国24年,宜兴紫砂曾获得南洋劝业会,以及巴拿马、美国费城、芝加哥,比利时、伦敦等地国际博览会优胜奖。得奖作者有朱可心、程寿珍、俞国良、吴云根、范福奎、范鼎甫等。蜀山成了出作品、出能工巧匠的中心。《丁蜀镇志》记载,抗战前紫砂生产最好的一年全年烧140窑,年产量达到220万件。至抗战期间,蜀山街上仍有各类商店199家。从古到今,许多紫砂艺术的圣手能工、大师巨匠出自蜀山。一条街上出这么多紫砂大师实属罕见。解放后,紫砂艺术更是人才辈出,发扬光大。许多国际陶艺家都是怀着朝圣一般的心情到陶都寻根,到蜀山探访紫砂源头。至今人们常常说起范蠡、西施制陶的传说,也说起三个蜀山姑娘救孙权的故事,也说着古今两个四川才子先后到蜀山的缘分。悠悠岁月,蜀山古南街承载着丰厚的陶文化的历史,文脉相传,这也是紫砂文化的积淀。1960年,邓拓游东坡书院诗:“累年谪宦悯荒寒,不独苏堤足锁澜。更喜此山真是蜀,陶乡风物得长安”。
徐元明一脉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