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泉海,号石泉,男,1939年生于江苏宜兴,2005年正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7年 第四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自20世纪50年代随着著名老艺人任淦庭学陶刻,长期从事陶刻装饰工作中,陶刻作品曾获莱比锡国际金奖,曾到台北和马来西亚举办个人书画展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顾问。曾任宜兴市人大副主任,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惜于2017年2月13日逝世。
谭泉海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跟随任淦庭老艺人学习紫砂雕刻装饰。1975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训班深造,受到著名教授梅健鹰、杨永善、张守知、白雪石、陈若菊等的教导。金石篆刻、书法绘画、花鸟、山水、人物俱佳,作品构思新颖,风格清新洒脱。在长期从事陶刻装饰工作中,细细揣摩曼生三刀法,板桥郑书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陶刻用刀多变,表现手法多样,作品多以俊秀细腻见长,亦不乏粗狂奔放传神的佳作。1996年被评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同年又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4年又被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谭泉海的作品《百寿瓶》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作品《松鹰》《群马》特大艺术盘和《江南春》壶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鱼跃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双色书法锦集文化圆筒》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多次荣获全国陶艺创新设计评比一等奖、二等奖及江苏省一等奖。陶刻作品曾多次赴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地展出。撰写的《紫砂陶刻试谈》《浅谈紫砂挂盘的创作与艺术欣赏》《书魂·画魄·刀骨》等论文发表于国家、省、市各专业杂志及刊物。
谭泉海的一生蕴含着巨大的匠心与智慧,他的艺术处处彰显着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与传承,对创新的探索与追求。他以扎实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作品,无论是构思、设计还是雕刻,都力求完美无瑕。他用一生的热爱与执着,铸就了紫陶艺术的辉煌与传承。

任淦庭(1888-1969),江苏宜兴人,陶刻大家。潜心钻研紫砂陶刻技艺,特别注重写意笔墨的线描变化,讲究各体书法、文学诗词、辞章与短句,使陶刻装饰与紫砂艺术风格和谐而又协调。他善于在各种紫砂茶具、花盆、鼎罐、文房玩县上陶刻装饰山水、花卉、鸟翎、人物等,哪怕是随意刻绘,也自成章法,所作作品无不雅致生动,栩栩如生。任淦庭所雕刻的书法,笔力道劲,刀锋灵秀,正草隶篆俱领风骚。他还善于左右手同时书画、雕刻,功夫独到,自成风格。他是宜兴紫砂陶刻界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紫砂陶刻大家、一代宗师。任淦庭下传徒弟有陶刻名家谭泉海、徐秀棠、毛国强、鲍志强、沈汉生、咸仲英、鲍仲梅等。
谭泉海自幼学习书法绘画,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才华,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跟随著名陶刻艺人任淦庭学习紫砂陶刻装饰。任淦庭先生除了教谭泉海基本功之外,还对他的书画技艺提出很高的要求。
任淦庭要求徒弟拿一把刀,把平的磨成尖的,再把尖的磨成平的,如此反反复复地练习,等到掌握好刀要磨到什么程度之后,才开始学习运刀。几年时间下来,谭泉海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谭泉海尊师教诲,习字画,临碑贴,打下传统陶刻用刀技法和摹刻书画的要领,并体会到布局章法,因物而宜的装饰要领。
此对瓶为谭泉海早期(五六十年代)跟随师父任淦庭先生身边时,在蜀山陶业合作社所做,当时的艺名为“白杨”落款。

他追求的目标是真正独立表现自己的陶刻技艺,一种“诗、书、画、印”融合在一起的人文陶刻艺术。无论是双刀正入法、单刀侧入法及涩刀、迟刀、轻刀等各种技法,他的刀锋所及,必能准确地体现他想达到的艺术效果。
1975年,他在中央工艺美院陶刻班学习的一年时间中,不仅充实了理论知识,丰富了书画技艺,还扩大了艺术视野。书画装饰、金石篆刻逐渐形成了清新俊逸的风格,而且表现手法多样,细腻多姿之中不乏豪放拙朴之神。
陶刻艺术是集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篆刻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因此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为了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他上黄山,登泰山,游长江三峡,访桂林漓江等名山大川写生,领略祖国的秀美山河与博大气概,把大自然之美,融进他的作品之中,因而他的陶刻,往往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并散发着行云流水般的意气,不论远看近视,均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气场。

谭泉海以书法和花鸟、山水绘画见长,可以不打任何草稿,空刻隶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从“永和九年”开始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几百个字,排列错落,洒洒宕宕;亦可在美人肩瓶上空刻通转山水,深山飞瀑,重重叠叠的近岩远峰,层次分明,飞瀑跌宕而下,一波三折,视觉效果极佳。
谭泉海的每一刀、每一笔,都凝聚着对艺术的极致追求与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他不断获奖,不断获得荣誉,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精神从未在他身上停歇过,也正是他的坚守,让紫砂陶刻从老艺人的手传到他手上时没有凋零,而是绽放出五彩陶韵。壶以字贵,字以壶传,谭泉海早已成为紫砂陶刻方面公认的大师,一生致力于紫砂艺术探索与创新。
谭泉海一方面在继承和超越,一方面也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紫砂的传承。他两个女儿,都是既能做壶又能做陶刻的工艺美术师,在陶刻工艺的发展方向上,谭泉海提倡各种风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拘一格出精品。
在他培养下,他的两个女儿谭晓君、谭晓燕也都成为紫砂造型和陶刻的能手,并已双双取得工艺师职称,作品也多次获奖,谭泉海的紫砂技艺已是后继有人。谭泉海的紫砂艺术处处彰显着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他用一生的热爱与执着,铸就了紫陶艺术的辉煌与传承。

谭泉海在紫砂陶刻方面很早已为业内人士所称道,曾获国内外各种奖项,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他五十多年来的辛勤创造和劳作,为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肯定。
他的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应该说他是一位有成就的陶瓷艺术家了,但是他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兢兢业业地继续着他的陶瓷装饰,刻陶不止,精益求精。
他凭借卓越的艺术成就,荣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等殊荣,他不仅是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更是紫陶艺术界的楷模与旗帜。谭泉海的为人为艺得业界同仁赞誉,陶艺已为当代海内外紫砂陶民、鉴赏与收藏界,公认为大家高度,陶刻艺术的领军人。
谭泉海的作品构思新颖,风格清新洒脱,陶刻用刀多变,表现手法多样,作品《百寿瓶》(合作)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作品《松鹰》《群马》特大艺术盘和《江南春》壶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鱼跃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双色书法锦集文化圆筒》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多次荣获全国陶艺创新设计评比一等奖、二等奖及江苏省一等奖。
谭泉海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谭泉海荣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谭泉海荣获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
谭泉海作品《波清鱼跃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谭泉海作品《花翎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谭泉海作品《古韵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谭泉海《百寿瓶》获德国莱比锡博览会金奖
谭泉海《双色书法锦集文化圆筒》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谭泉海《江南春壶》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1958年 进入紫砂工艺厂,跟随任淦庭老艺人学习紫砂雕刻装饰
1975年 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训班深造,艺术实践进入了新的境界
1979年 特大紫砂挂盆《松鹰》《群马》为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
1983年 参加装饰的《鼻烟瓶》获全国陶瓷设计评比一等奖
1984年 与顾绍培合作制作的《紫砂百寿瓶》获德国莱比锡春季博览会金奖
1985年 《博古百寿瓶》获江苏省四新产品评比一等奖
1988年 《四体茶诗艺术盘》获江苏省陶瓷公司新产品评比一等奖
1992年 《百帝图紫砂鼻烟瓶》获全国陶瓷艺术展评会、国际精品大奖一等奖
1994年 《历代文化紫砂艺术屏条》荣获全国陶瓷评比一等奖
2003年 10月被中国陶瓷协会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2006年 11月作品《波清鱼跃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2007年 4月,作品《江南春壶》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2007年 作品《双色书法锦集文化圆筒》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7年 被宜兴市紫砂行业协会聘为首届紫砂装饰大奖赛评委
2010年 被国家评为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谭泉海的陶刻技法早已臻炉火纯青,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为了使陶刻更能表达中国书画的神韵,他创新了不少新的刀法和刻法,以刀代笔,尽情挥洒。刻刀在握,刀随心动,抑扬顿挫,挥洒自如。锋到之处,石破天惊;未到之处,余韵留香,达到了铁笔神工、出神入化的奇妙之境。
纵观谭泉海几十年来的陶刻生涯,一把刻刀刻出的诗、书、画、印,体现在壶中的却是如丝如缕、惊涛拍岸的万壑松风,让这方寸紫砂,容纳了整个世界,有了一砂一世界之妙趣意境。谭泉海抟壶、陶刻技艺俱佳,除自制自刻外,更多的是与其他优秀陶艺家合作,在名家名壶上进行刻绘装饰,用刀多变,表现手法多样,为紫砂界留下了许多杰出作品。
下面将介绍部分谭泉海作品相关拍卖信息,以供感兴趣的藏家或紫砂艺术爱好者们参考。
上海嘉禾2018年秋拍
成交价:RMB 1,265,000
北京瀚海2016年秋拍
成交价:RMB 1,150,000
中国嘉德2013年春拍
成交价:RMB 575,000
北京匡时五周年(2010)秋拍
成交价:RMB 425,600
西泠拍卖2020年秋拍
成交价:RMB 368,000
江苏观宇2024年春拍
成交价:RMB 322,000
北京瀚海2014年春拍
成交价:RMB 253,000
中国嘉德2015年春拍
成交价:RMB 184,000
中国嘉德2020年秋拍
成交价:RMB 299,000
谭泉海几十年来的陶刻生涯,一把刻刀刻出的诗、书、画、印,体现在壶中的却是如丝如缕、惊涛拍岸的万壑松风,让这方寸紫砂,容纳了整个世界,有了一砂一世界之妙趣意境。
谭泉海的陶刻山水,画面生动壮观,刀法飘逸老辣,重重叠叠之中,线条清晰,透出空灵之气;他的陶刻花鸟,在灵动的刀笔下,犹如杏花春雨,和气天成。作品的材质语言、刀笔语言和内蕴的文学语言互为交融,共鸣出一曲曲和谐之音,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之光。
谭泉海与人为善,是整个宜兴紫砂界公认的老好人,他是大家最敦厚的朋友,是很多紫砂名家钦点的陶刻大师,所以他的很多紫砂壶都是与名家合作的典范之作,有着很高的艺术审美与收藏价值。
谭泉海受到梅健鹰、杨永善、陈若菊、白雪石等知名教授的教导,陶刻作品曾多次赴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展出,经常同业界艺术家交流与合作一起创作,在技艺上开拓出了一条更厚博、再多样的道路。谭泉海的艺术人生精彩纷呈,他五十多年来的辛勤创造和劳作,为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肯定。
壶艺泰斗顾景舟题词
艺术家杨仁恺题词
书画艺术家亚明题词
书画艺术家范曾题词
冯其庸题词
艺术家韩美林赠画







谭泉海和壶艺泰斗顾景舟合影
谭泉海和顾景舟在天安门城楼合影
谭泉海和汪寅仙、周桂珍等合影
谭泉海和蒋蓉大师等合影
谭泉海夫妇和书画鉴赏家杨仁恺合影
谭泉海和清华美院教授张守智合影
谭泉海和清华美院教授陈若菊合影
谭泉海和艺术家韩美林合影
谭泉海和原中央美院院长常沙娜合影
谭泉海和作家冯骥才合影
谭泉海和表演艺术家朱时茂、陈佩斯
谭泉海在全国人大会议主会场
谭泉海和少数民族代表合影
谭泉海参加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年会
谭泉海和韩国艺术家合影
谭泉海大师在绘画
谭泉海大师在镌刻紫砂笔筒
谭泉海大师在书房创作楹联
谭泉海和收藏家罗桂祥合影
谭泉海在外写生-山水壮豪情
谭泉海在泰国文化交流时留影
谭泉海和毛国强、沈汉生、鲍志强等师兄弟合影
谭泉海大师在镌刻紫砂壶
谭泉海师生照
谭泉海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