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号频道 字号搜索
搜索结果:
-
曼伦
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谢曼伦,女,1942年生于安徽芜湖,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轻工厅评定),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老艺人朱可心学艺,曾担任宜兴西汍紫砂工艺厂技术指导。1989年作品《大桑宝壶》获江苏省轻王厅新品展评金牛奖;1990年作品《碧玉如意壶》获江苏省陶瓷艺术展评一等奖,代表作品有:《大桑宝壶》,《龙头印包壶》、《竹福茶具》、《双竹提梁壶》(与张守智合作)等。
-
王小龙
王寅春之子,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王小龙(1940年-),江苏宜兴紫砂世家出身,是“百年王氏紫砂”传承人,其父王寅春为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他自幼随父学艺,1954年与父亲一同加入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师从紫砂大师朱可心,从业数十年间创作出《龙头一捆竹壶》《足球》系列等兼具传统与创新的作品,多项发明获国家专利。其作品被南京博物院、中南海紫光阁收藏,2000年凭借《龙头一捆竹壶》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他与妻子高丽君共同培养弟子数百人,推动紫砂艺术传承发展 。
-
碧芳
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李碧芳(1939年12月—2004年),女,汉族,江苏宜兴丁蜀镇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955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朱可心学习紫砂工艺。1958年起担任紫砂工艺辅导,累计培训学徒数百人次。1982年获镇江地区工艺美术师称号,1983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1984年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研究所从事创作设计。1989年晋升高级工艺美术师。
-
凯长
朱可心(1904年10月~1986年3月26日),原名朱凯长,艺名可心,寓意“虚心者,可师也”,15岁时拜汪升义为师,与吴云根,汪宝根结为师友。虚心好学,刻意求新,壶艺初芈露锋芒,后经吴云根介绍,1927年被江苏省立宜兴陶瓷职业党校聘为窑业技工,此间创作紫砂咖啡茶具。1932年设计制作《云龙鼎》,高84公分,参加百年一度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展出,荣获特级奖。继有作品《竹鼎》在上海蓬莱市场展出,被宋庆龄以500英镑收藏。因技艺出色被提升为技师。八年抗战,学校停辨,1945年复校在校担任工艺教员。
-
可心
原名开张,学名凯长,后改名“可心”。花货巨匠,一代宗师。现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之一。
朱可心(1904年10月~1986年3月26日),艺名可心,寓意“虚心者,可师也”,15岁时拜汪升义为师,与吴云根,汪宝根结为师友。虚心好学,刻意求新,壶艺初芈露锋芒,后经吴云根介绍,1927年被江苏省立宜兴陶瓷职业党校聘为窑业技工,此间创作紫砂咖啡茶具。1932年设计制作《云龙鼎》,高84公分,参加百年一度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展出,荣获特级奖。继有作品《竹鼎》在上海蓬莱市场展出,被宋庆龄以500英镑收藏。因技艺出色被提升为技师。八年抗战,学校停辨,1945年复校在校担任工艺教员。
-
寅仙
现代12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一。汪寅仙,女,1943年生于江苏宜兴,2005年正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3年 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紫砂制作技艺传承代表人,师从著名老艺人吴云根学习制壶技艺,后随朱可心学习研究紫砂素塑器造型设计,抽象与自然写实相结合是她的壶艺风格。2018年2月28日因病逝世,享年75岁。
-
林凤
现代12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一。现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之一。蒋蓉(1919- 2008),别号林凤,江苏省宜兴市川埠潜洛人。1993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3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蒋蓉11岁随父亲蒋鸿泉学艺,1940年由伯父蒋鸿高带至上海制作仿古紫砂器,曾为虞家花园设计制作花盆,1947年回乡。1955年参加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创作荷花壶、牡丹壶等。为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赶制象真果品20套。
-
景舟
原名景洲。“壶艺泰斗”,“一代宗师”,现代12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一,现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之一。30岁(1944年)前常用印款有“墨缘斋”、“墨缘斋景堂制”、“景记”、“景洲”、“顾景洲”、“曼晞陶艺”、“武陵逸人”、“自怡轩”、“自怡轩主人”、“瘦萍”等;30-40岁之间常用印款有“荆南山樵”、“荆山壶隐”、“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得一日闲为我福”、“顾景舟”、“景舟”、“景舟制陶”、“景舟制壶”、“景舟手制”、“宜兴人”等;40岁后开始用“啜墨看茶”、“景舟七十后作”、“壶叟”、“生于乙卯”等款。
-
婉芬
现代9位“中国陶瓷美术大师”之一。曹婉芬,女,1940年生于江苏宜兴,2005年正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0年 第二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师承先辈朱可心、后又随裴石民学艺,一度承著名艺人王寅春及顾景舟教泽,技艺功底全面扎实,作品秀丽大度,文气飘逸是她的艺术追求。
-
旭斋
汪宝根号旭斋,汪宝根(1890-1954年),号旭斋,宜兴蜀山人。为民国时期紫砂高手三宝三根之一(三宝:李宝珍、汪宝根、陈宝生)。汪宝根早年随伯父、清末名家汪春荣(生义)学艺,与壶艺大师吴云根、朱可心为同门师兄弟。出师后曾在宜兴吴德盛公司、上海铁画轩公司任技师。1935年,他制成大东坡壶与三友瓶,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并获优等奖。曾与清末紫砂名家黄玉麟是邻居,常常向黄玉麟请教,学到了不少制壶绝艺,并以樱桃小包嘴制壶而闻名壶艺界。汪宝根身材矮小,但精力过人,制作不满意随即毁之,不做到尽善尽美绝不出手,虽制作较多但求者难得。
-
芝莱
即吴云根,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吴云根(1892-1969年),又名吴芝莱。1892年生于宜兴和桥,与汪宝根、朱可心为师兄弟,是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14岁拜汪升义(汪生义)为师。1915年到山西省平定县平民陶器厂任技师,1929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当技术员,1931年受聘于江苏省立陶瓷职业学校窑业科任技师,1954年进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11月开始为紫砂厂招收第一批学员传授紫砂制作技艺,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技术辅导员” ,成为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
-
吴芝莱
又名吴芝莱。民国“三根”(吴云根、顾德根、程盘根)之一。现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之一。
吴云根(1892-1969年),又名吴芝莱。1892年生于宜兴和桥,与汪宝根、朱可心为师兄弟,是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14岁拜汪升义(汪生义)为师。1915年到山西省平定县平民陶器厂任技师,1929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当技术员,1931年受聘于江苏省立陶瓷职业学校窑业科任技师,1954年进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11月开始为紫砂厂招收第一批学员传授紫砂制作技艺,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技术辅导员” ,成为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
-
王寅春
民国“五大家”(程寿珍、范大生、冯桂林、裴石民、王寅春)之一。现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之一。
王寅春(1897-1977年),1910年拜制壶艺人金阿寿为师,学习紫砂陶艺。3年满师后,上门帮客户当制坯师傅。1921年起,因他制坯手艺特好,上海客户向他长期定制各式水平壶,他用印“阳羡惜阴室王”盖于壶底,“寅春”章盖于壶,从而名扬上海。后来,蜀山金石篆刻家潘稚亮刻“王寅春”方章相赠,他宝爱此印,一生一直用这方印钤于壶底。
-
缶硕
又名干庭,字缶硕,号漱石、石溪、聋人、大聋、左民、左腕道人。现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任淦庭、吴去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之一。
任淦庭(1888.8-1969.12),又名干庭,字缶硕 ,号漱石、石溪、聋人、大聋、左民、左腕道人。江苏宜兴人,陶刻大家。在家排行老三,长兄淦坤,精于刻纸,二哥不幸早逝,四弟淦儒,是专工花鸟人物。下传徒弟有当今陶刻名家徐秀棠、谭泉海、毛国强、鲍志强、沈汉生、咸仲英、鲍仲梅等。
-
任干庭
即任淦庭。字缶硕,号漱石、石溪、聋人、左民、左腕道人。现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之一。
任淦庭(1888.8-1969.12),又名干庭,字缶硕 ,号漱石、石溪、聋人、大聋、左民、左腕道人。江苏宜兴人,陶刻大家。在家排行老三,长兄淦坤,精于刻纸,二哥不幸早逝,四弟淦儒,是专工花鸟人物。下传徒弟有当今陶刻名家徐秀棠、谭泉海、毛国强、鲍志强、沈汉生、咸仲英、鲍仲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