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号频道 字号搜索
搜索结果:
-
荆山壶隐
顾景舟34岁(1948年)开始使用的印款之一。
-
景舟
原名景洲。“壶艺泰斗”,“一代宗师”,现代12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一,现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之一。30岁(1944年)前常用印款有“墨缘斋”、“墨缘斋景堂制”、“景记”、“景洲”、“顾景洲”、“曼晞陶艺”、“武陵逸人”、“自怡轩”、“自怡轩主人”、“瘦萍”等;30-40岁之间常用印款有“荆南山樵”、“荆山壶隐”、“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得一日闲为我福”、“顾景舟”、“景舟”、“景舟制陶”、“景舟制壶”、“景舟手制”、“宜兴人”等;40岁后开始用“啜墨看茶”、“景舟七十后作”、“壶叟”、“生于乙卯”等款。
-
石霞山人
陈鸣远,本名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风格,作品名孚中外,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陈氏还擅制花货,在茶壶形制设计上,力变明末筋纹器形,多以自然形体造壶,成为今日“花货类”的宗师,并使花货茶壶崛起成为紫砂茗壶的重要形制。此外,陈氏还尝试扩大紫砂造型的范畴与延伸,将青铜器皿和文房雅玩也包括进紫砂来,诸如笔筒,瓶,洗,鼎,爵等,极大的提高了紫砂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
壶隐
陈鸣远,本名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风格,作品名孚中外,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陈氏还擅制花货,在茶壶形制设计上,力变明末筋纹器形,多以自然形体造壶,成为今日“花货类”的宗师,并使花货茶壶崛起成为紫砂茗壶的重要形制。此外,陈氏还尝试扩大紫砂造型的范畴与延伸,将青铜器皿和文房雅玩也包括进紫砂来,诸如笔筒,瓶,洗,鼎,爵等,极大的提高了紫砂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
鹤峯
陈鸣远,本名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风格,作品名孚中外,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陈氏还擅制花货,在茶壶形制设计上,力变明末筋纹器形,多以自然形体造壶,成为今日“花货类”的宗师,并使花货茶壶崛起成为紫砂茗壶的重要形制。此外,陈氏还尝试扩大紫砂造型的范畴与延伸,将青铜器皿和文房雅玩也包括进紫砂来,诸如笔筒,瓶,洗,鼎,爵等,极大的提高了紫砂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
陈鸣远
陈鸣远,本名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风格,作品名孚中外,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陈氏还擅制花货,在茶壶形制设计上,力变明末筋纹器形,多以自然形体造壶,成为今日“花货类”的宗师,并使花货茶壶崛起成为紫砂茗壶的重要形制。此外,陈氏还尝试扩大紫砂造型的范畴与延伸,将青铜器皿和文房雅玩也包括进紫砂来,诸如笔筒,瓶,洗,鼎,爵等,极大的提高了紫砂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
供春
供春(1506年—1566年),又名龚春,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江苏宜兴紫砂壶匠人,原为进士吴颐山家僮,被尊为紫砂壶鼻祖。其首创泥片合成壶身工艺,作品仿银杏树瘿形态,《阳羡茗壶系》记载其壶“栗色暗暗如古金铁”且壶身隐现指纹。
供春随吴颐山读书金沙寺期间模仿僧人制陶,制成紫砂壶。现存树瘿壶原由储南强1928年收藏,经黄玉麟、裴石民补盖后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该壶曾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出。储南强抗战期间带壶隐居,1950年代将壶献藏国家。学术界对现存供春壶真伪存在争议。
-
龚春
供春(1506年—1566年),又名龚春,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江苏宜兴紫砂壶匠人,原为进士吴颐山家僮,被尊为紫砂壶鼻祖。其首创泥片合成壶身工艺,作品仿银杏树瘿形态,《阳羡茗壶系》记载其壶“栗色暗暗如古金铁”且壶身隐现指纹。
供春随吴颐山读书金沙寺期间模仿僧人制陶,制成紫砂壶。现存树瘿壶原由储南强1928年收藏,经黄玉麟、裴石民补盖后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该壶曾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出。储南强抗战期间带壶隐居,1950年代将壶献藏国家。学术界对现存供春壶真伪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