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号频道 字号搜索
搜索结果:
-
石云
朱炳浩 ,字石云,号石陶,出生于1944年5月,艺名:从事紫砂工艺事业五十余年,从师于任淦庭大师,是任淦庭大师的得意弟子,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员工,2000年与女儿朱芊芊共同管“石陶紫砂”陶艺坊。
朱炳浩的陶刻金石味浓厚,其陶刻作品有不凡之气。台湾著名陶艺收藏家特请朱炳浩先生刻制十八罗汉浮雕系列茶壶,该系列作品风格独特,奇趣频出,艺术魅力惊人,该系列浮雕茶壶将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成为传世的佳作。
-
石陶
朱炳浩 ,字石云,号石陶,出生于1944年5月,艺名:从事紫砂工艺事业五十余年,从师于任淦庭大师,是任淦庭大师的得意弟子,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员工,2000年与女儿朱芊芊共同管“石陶紫砂”陶艺坊。
朱炳浩的陶刻金石味浓厚,其陶刻作品有不凡之气。台湾著名陶艺收藏家特请朱炳浩先生刻制十八罗汉浮雕系列茶壶,该系列作品风格独特,奇趣频出,艺术魅力惊人,该系列浮雕茶壶将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成为传世的佳作。
-
木石
周伯其,艺名“木石”,2015年高工,2020年乡土人才正高,当代刻绘名家。1944年出生,著名老艺人——紫砂陶刻名家“任淦庭”高徒,别号木石居士;精于书法、篆刻,擅长于紫砂器上镌刻书画,驰名于紫砂业界。 擅长刻绘花鸟、人物、书法等,刀法多为双刀辅以冲刀、横刀、圆刀等诸法,刀法纯熟、灵活多变,笔流畅、率性,颇有峰回路转之意趣、鬼斧神工之精妙,深受广大壶友喜爱。
-
徐维明
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徐维明,男,宜兴著名陶瓷艺术家,工艺美术师资格(江苏省轻工厅评定),现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聘任高级工艺美术师。1957年生于宜兴陶艺世家,父亲徐汉棠、叔叔徐秀棠均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76年6月进宜兴紫砂厂学艺,以父为师;1982年、1986年两次进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进修学习。
-
曼伦
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谢曼伦,女,1942年生于安徽芜湖,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轻工厅评定),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老艺人朱可心学艺,曾担任宜兴西汍紫砂工艺厂技术指导。1989年作品《大桑宝壶》获江苏省轻王厅新品展评金牛奖;1990年作品《碧玉如意壶》获江苏省陶瓷艺术展评一等奖,代表作品有:《大桑宝壶》,《龙头印包壶》、《竹福茶具》、《双竹提梁壶》(与张守智合作)等。
-
草木居
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吴群祥,字号草木居,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1年 首届),2018年正高,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蜀山,是喝蠡河水长大的,从小耳濡目染紫砂业。1972进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启蒙老师乃当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先生,且深得一代宗师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赏识,得以入室拜师,并得其真传。1983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设计培训班深造,主修陶瓷造型设计,学以致用,受益匪浅,经过三十年的悉心专研,刻苦学习,工艺严谨,一丝不苟,80年代便初露艺术才华并卓有成就,其作品深受陶瓷艺术界和收藏界的厚爱。
-
王小龙
王寅春之子,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王小龙(1940年-),江苏宜兴紫砂世家出身,是“百年王氏紫砂”传承人,其父王寅春为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他自幼随父学艺,1954年与父亲一同加入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师从紫砂大师朱可心,从业数十年间创作出《龙头一捆竹壶》《足球》系列等兼具传统与创新的作品,多项发明获国家专利。其作品被南京博物院、中南海紫光阁收藏,2000年凭借《龙头一捆竹壶》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他与妻子高丽君共同培养弟子数百人,推动紫砂艺术传承发展 。
-
石雪
束旦生(1944年-),字石雪,硕陶斋主人,江苏宜兴蜀山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第五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首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长期从事紫砂壶与陶瓷艺术创作,师从谈尧坤、任淦庭,擅长陶刻及制陶设计,具备独立完成紫砂作品设计、成型与陶刻的能力。束旦生1958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学艺,1960年被任淦庭选中传授陶刻技艺 。1981年起担任技术辅导,2005年晋升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2011年获评研究员级职称。其作品多与胞姐束凤英合作,代表作品包括神韵壶、鱼乐壶等 ,曾参与范洪泉虚扁壶的陶刻创作 。作品融合书法、绘画、篆刻技艺,陶刻刀法兼具细腻与奔放 ,部分作品收录于《茶与壶》《紫玉金砂》等刊物。
-
施小马
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施小马(1954年-),江苏宜兴人,中国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当代紫砂壶方器制作代表人物之一。其父施福生是宜兴紫砂工艺厂建厂元老,施小马1971年进入紫砂工艺厂师从陈福渊,并两次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陶瓷设计 。擅长以棱角分明的几何造型创作紫砂方器,作品以精准比例与硬朗线条著称,代表作有《紫泥丰收壶》《调砂四方扁腹壶》等。2000年获“中国紫砂名人”称号 。
-
巨华
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沈遽华(1939年1月-2024年3月2日),字巨华,江苏宜兴丁蜀镇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生前任宜兴鸿成陶艺有限公司总工艺美术师。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并入选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1955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1958年起任技术辅导。六十年代初期将紫砂绞泥装饰应用于壶体创作,推出《孔雀壶》等作品。七十年代设计的《盾花壶》被选为国家礼品,与李昌鸿合作的《竹简茶具》获1984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1986年赴日进行陶艺交流。2008年被授予第四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其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并出版《沈遽华紫砂陶艺》等多部专著。
-
石羽
沈汉生(1946年—2022年),字石羽,江苏宜兴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历任锦达陶艺有限公司副总工艺师兼研究室主任、中国紫砂博物馆新品评审委员,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1959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随范泽林、任淦庭学习陶刻,1965年起从事专业创作设计。1982年作品《鼻烟瓶》《别有洞天瓶》获中国轻工业部全国工艺美术评比一等奖及二等奖,1984年与李昌鸿、顾绍培合作的《百寿瓶》《竹简茶具》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1986年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南海紫光阁收藏,1996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名人”称号。2004年《六方鱼尾瓶》获江苏省“大阿福奖”金奖,2008年创作《奥运之光》《中国红》等奥运主题作品。2011年被评为第五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及首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
-
邵业
邵新和(1940年10月生)系宜兴紫砂世家第三代传人,祖父邵云如、父亲邵洪明均为清末民初陶刻名家。1956年拜入紫砂陶刻大师任淦庭门下,以书画、陶刻与造型创作融合见长,形成兼具金石韵味与传统文人审美的艺术风格。其70年代末创作的圆壶作品采用紫泥材质,壶身口径7.4厘米、高8.8厘米,刻工精湛且保存完整;80年代还制作过六方紫砂笔桶等文房器物。其子邵立平于1984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继承陶刻技艺,延续家族艺术传承。
-
建平
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刘建平,1957年8月2日生于江苏宜兴,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设计协会会员及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紫砂四小龙成员之一。1976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吕尧臣,后于南京艺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1986年创作《富贵茶具》获第三届全国陶艺评比一等奖,1990年《九头源泉茶具》获第四届全国陶艺评比一等奖,1994年《十头晨曲茶具》获第五届全国陶艺评比二等奖,1988年至1990年间连续三届入选日本美浓国际陶艺展。2011年11月17日被授予第五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作品《富贵茶具》《缘茶具》《春涌大地》分别被国务院、文化部及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
百涛
署:兆濂、百涛。李兆濂(字百涛)是1944年10月出生于江苏宜兴,紫砂工艺美术技师,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工作,师从任淦庭和谈尧坤两位老艺人。其作品以陶刻装饰见长,注重将诗词书画融入紫砂艺术,风格清秀雅致。
李兆濂的陶刻作品常以传统书画为题材,例如篆刻诗词、竹石图案等,其刻工细腻,书画与紫砂造型融合得自然雅致。
-
建祥
又名建祥。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江建翔(1957年— )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当代实力派陶艺家。他长期从事紫砂壶艺创作,博采光素器与花塑器之长,作品风格俊秀、形神兼备,代表作《风卷葵》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作为“紫砂四小龙”之一,他立足本土文化,大胆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多件作品在拍卖中取得佳绩,如朱泥雅芳壶于2025年以103,500元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