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文章搜索“壶型”结果:

  • 紫砂壶型赏析:寿珍掇球

    紫砂壶型赏析:寿珍掇球

    众掇球壶之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寿珍掇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掇球壶在清末民间紫砂名家——陈寿珍手中才达到了真正的“名副其实”和完美的审美效果,名扬海内外。

    2022-11-14
  • 紫砂壶型赏析:大亨掇球

    紫砂壶型赏析:大亨掇球

    大亨掇球,由清代制壶大师邵大亨首创,以莲子壶为原型,舍去壶把下留的耳垂,将盖里变为双层。由莲子大壶转变成球壶型,“掇”有坠落之意,意寓“落起来的球”,掇球壶也因此得名。

    2022-11-10
  • 紫砂壶型赏析:梅花周盘

    紫砂壶型赏析:梅花周盘

    周盘壶,乃清代陈曼生与杨彭年两位大家合创之经典,梅花周盘则是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来。紫砂名家俞国良于梅花抽象中得灵感,将传统周盘壶发展为筋纹器样式,壶体变为梅瓣造型,形制严谨,风韵秀美。

    2022-11-09
  • 紫砂壶型赏析:平盖石瓢壶

    紫砂壶型赏析:平盖石瓢壶

    石瓢壶演变至今,造型众多,其经典壶式之一平盖石瓢,由顾景舟大师创作于暮年,自传统而来,于时代中创新,与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齐名,亦可谓是实用与鉴赏的上佳范本。

    2022-11-08
  • 紫砂壶型赏析:满瓢壶

    紫砂壶型赏析:满瓢壶

    满瓢壶的起源,源自清末民初的制壶名家陈光明。陈光明在前人石瓢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制出满瓢。而顾景舟在陈光明的设计上,又创制出景舟石瓢壶,成为传世经典。

    2022-11-07
  • 紫砂壶型赏析:心舟石瓢

    紫砂壶型赏析:心舟石瓢

    心舟石瓢,与景舟石瓢、汉棠石瓢齐名,同为曼生石瓢演变之经典。心舟石瓢由清同治、光绪年间成就最高的紫砂艺人——何心舟所创,其曾与陶友王东石于浙江宁波建玉成窑,造紫砂壶。

    2022-11-03
  • 紫砂壶型赏析:汉棠石瓢

    紫砂壶型赏析:汉棠石瓢

    徐门紫砂代表作——汉棠石瓢,又叫“矮石瓢”,乃国大师徐汉棠所创,在景舟石瓢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变化,运用简约的弧形线条,勾勒出飘逸、颇具老味的形体,端庄大方,典雅柔美,成为石瓢壶的经典壶式之一。

    2022-11-02
  • 紫砂壶型赏析:景舟石瓢

    紫砂壶型赏析:景舟石瓢

    提起景舟石瓢,大家并不陌生,顾景舟大师所制的大满瓢,成为石瓢壶的经典款型之一,为后人竞相效仿。但这一款型,其实并非顾景舟所创,而是其根据清朝紫砂名家陈光明的满瓢样式改良而得。

    2022-11-01
  • 紫砂壶型赏析:子冶石瓢

    紫砂壶型赏析:子冶石瓢

    子冶石瓢由瞿子冶设计,杨彭年制作,一经问世便备受追捧,文人雅士趋之若鹜,也使子冶石瓢成为后世流传之经典。

    2022-10-31
  • 紫砂壶型赏析:曼生石瓢

    紫砂壶型赏析:曼生石瓢

    经典的曼生石瓢,由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其主要特色是壶身呈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式,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整器古朴端庄。原壶题铭:“不肥而坚,是以永年”。

    2022-10-27
  • 紫砂壶型赏析:石瓢壶

    紫砂壶型赏析:石瓢壶

    清代大家陈曼生与杨彭年,根据石铫壶的造型加以改良,创新设计并制作出石瓢壶。发展至今,石瓢壶经历代名家大师多次改良,呈现出多种器型形态,其中以“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为经典代表。

    2022-10-26
  • 紫砂壶型赏析:剑流德钟

    紫砂壶型赏析:剑流德钟

    德钟壶最早由清代紫砂巨匠邵大亨所创制,是紫砂光素器的经典造型之一。依据壶身高矮造型,分别为德钟与高德钟,同时,基于壶嘴的不同处理,又有炮管流与剑流之分,共有四型。

    2022-10-25
  • 紫砂壶型赏析:云肩如意壶

    紫砂壶型赏析:云肩如意壶

    云肩如意,又名“云肩三足鼎壶”,为顾景舟大师所创经典壶式之一。顾老以三足圆鼎为最初灵感,结合云肩与如意纹饰,创作出云肩如意壶,饱含美好祝福,寓意万事如意。

    2022-10-24
  • 紫砂壶型赏析:大彬如意壶

    紫砂壶型赏析:大彬如意壶

    大彬如意,由明朝紫砂大家时大彬所创制,为其经典代表作。造型古朴雅致,既有“事事如意”之意,又有以三足撑体的“鼎立”寓意。历代名家巨匠多有摹造,经典的造型,令人百看不厌。

    2022-10-20
  • 紫砂壶型赏析:菱花壶

    紫砂壶型赏析:菱花壶

    菱花壶,最早由明四家之一的董翰所创制,其造型源于古代菱花形制的铜镜。之后的历代名家大师,都制作过菱花形砂壶,其中最经典的当属陈鸣远与顾景舟的作品。

    2022-10-19
  • 紫砂壶型赏析:菊蕾壶

    紫砂壶型赏析:菊蕾壶

    菊蕾壶是紫砂筋纹器的经典器型之一,全壶以圆融的菊蕾为造型,壶钮饰以筋纹,犹如层层菊瓣紧致包裹的花蕾,形神俱备,赏心悦目。

    2022-10-18
  • 紫砂壶型赏析:柿子壶

    紫砂壶型赏析:柿子壶

    柿子壶,乃象形花器中最有代表性的壶式之一,其造型灵感源于柿树果实,寓意硕果累累,“柿”又与“事”谐音,有“事事如意,百事大吉”之美好含义。

    2022-10-17
  • 紫砂壶型赏析:荷莲壶

    紫砂壶型赏析:荷莲壶

    自古文人以莲花为圣洁高雅的象征,常在诗词中歌颂荷莲。荷莲壶便取材于此,其中以花器大师蒋蓉所制作品最为经典。

    2022-10-13
  • 紫砂壶型赏析:云龙壶

    紫砂壶型赏析:云龙壶

    云龙壶,自清代制壶名家邵大亨所创制的鱼化龙壶造型演变而来,朱可心大师将嵌盖化为压盖,龙尾把改为飞把,原有旋转云水纹变为云彩纹,注以壶艺新的境界。

    2022-10-12
  • 紫砂壶型赏析:鱼化龙

    紫砂壶型赏析:鱼化龙

    鱼化龙壶,由清代紫砂大家邵大亨创制,后黄玉麟、程寿珍、余国良、冯桂林、施福生、吴云根、朱可心等名家大师皆在其基础上作以演变,所制鱼化龙各有特色,为人称道。

    2022-10-11
  • 紫砂壶型赏析:竹段壶

    紫砂壶型赏析:竹段壶

    竹段壶,以竹节为题材所创作,是紫砂壶的经典花器款型之一。历史上最有名的竹段壶是清代紫砂艺人杨凤年的“杨氏竹段”,民国期间,冯桂林的竹货作品亦名盛一时。

    2022-10-10
  • 紫砂壶型赏析:梅桩壶

    紫砂壶型赏析:梅桩壶

    梅桩壶,最早为清代紫砂大师陈鸣远首创。采用堆花手法,以梅桩、树皮及缠枝塑造成型,成壶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2022-10-09
  • 紫砂壶型赏析:松桩壶

    紫砂壶型赏析:松桩壶

    松桩壶造型古朴,运用堆花手法,以松桩、树皮及缠枝塑造成型。历代花器大师如冯桂林、陈鸣远、裴石民、朱可心、蒋蓉、汪寅仙、何道洪等皆有制作此壶型。

    2022-09-30
  • 紫砂壶型赏析:松鼠葡萄壶

    紫砂壶型赏析:松鼠葡萄壶

    松鼠葡萄壶,将自然界中松鼠、葡萄两大元素融于紫砂壶艺中。鼠寓意多子,又是藏传佛教财神手中的吐宝神鼬,是财富的象征,而葡萄同样有“多子多福”、“富贵长寿”之寓意。

    2022-09-29
  • 紫砂壶型赏析:报春壶

    紫砂壶型赏析:报春壶

    报春壶,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由近代紫砂大师朱可心所创,其以新竹、老梅、苍松、碧桃为题材,创作出竹报春、梅报春、松报春和桃报春四款壶型,成为花器之经典。

    2022-09-28
  • 紫砂壶型赏析:觚棱壶

    紫砂壶型赏析:觚棱壶

    觚棱壶,是仿照古代觚棱设计而成的紫砂壶。早在明代,制壶名家李仲芳就制作过觚棱壶,至清代演变为曼生壶式的经典壶型之一。

    2022-09-27
  • 紫砂壶型赏析:八方壶

    紫砂壶型赏析:八方壶

    八方壶也是紫砂匠人十分钟爱的经典方器器型之一,其造型方中藏圆,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给人以干净利落、明快挺秀之感。

    2022-09-26
  • 紫砂壶型 | 史上最经典的三款如意壶

    紫砂壶型 | 史上最经典的三款如意壶

    仿古如意、云肩如意、大彬如意,紫砂壶中经久不衰的三大如意壶经典器型。

    2022-09-23
  • 紫砂壶型赏析:六方壶

    紫砂壶型赏析:六方壶

    六方壶发展至今,款式多样,且各具特色。从早期的六方大彬壶到历史悠久的僧帽壶,再到经典器型的雪华壶,无不展示出方器匀挺而又富于变化的特点,将方器之精髓把握得恰如其分。

    2022-09-22
  • 紫砂壶型赏析:四方壶

    紫砂壶型赏析:四方壶

    四方壶,即以高四方体和矮四方体作为壶体的器型。在历代名家大师的巧手演变下,样式丰富,如四方传炉、方山逸士、鸣远四方、亚明四方等。

    2022-09-2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