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种紫砂壶型大赏(三)
传炉壶,升方壶,四方桥顶壶,青狮壶,抽角方壶……
顾景舟大师的经典壶型,你认识几款?顾景舟,宜兴紫砂七老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在壶艺上的成就颇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广,可说是近代陶艺家中颇有成就的一位……
紫砂壶的壶形审美 紫砂器器形的审美,大致上可以分为多个条件来判断: 一、壶形构成原理(不含象形/仿真题材);二、部件呼应;三、线条;四、气韵;五、精神;六、气度;七、转折角度(力度);八、协调性;九、个性 一、壶形构成原理(不含像形/仿真题材) 紫砂壶的基本构成一般是以人体腰部以上(含腰部)的部分作为主体。其中包括头部、颈部、胸/肩部、两臂、手部、腰/腹部等部件。换句话说,紫砂壶体所描述的主体结构部分几乎不含腿部和足部。即便
“石瓢”又称“石铫”,“铫”在《辞海》中解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以前是金属器皿,后衍生成为陶器,最早考证在大文豪苏东坡《试院煎茶》中:“且学公家作名饮,砖炉石铫行相随”。这时的“石铫”是指紫砂陶器。从流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趋向文人化、艺术化。
程寿珍(1857-1939),别号冰心道人,宜兴上袁村人,是名艺人邵友廷的养子,随父学艺,擅长制作掇球壶等仿古壶式。程寿珍一生勤劳多产,年过七十尚制作不辍……
有一个朋友最近爱上了紫砂,尤其迷恋提梁,可是他玩壶的时间太短了,提梁的种类又很多,所以他总是一头雾水,看到喜欢的提梁壶,只知道叫提梁,却说不出来具体名字。
自明以始,自清以盛,紫砂壶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器型何止万千,而其中最耐看的,还是那些经典造型的壶。这些经典壶式自其创制后,就成为各时代壶艺家们喜欢制作的品种,并不断衍生出新意。
在众多紫砂壶外形中,始终有几款传统经典,紫砂壶型始终经久不衰,这几种壶型几乎所有制壶老师多做过。自明以始,自清以盛,紫砂壶经历数百年的发展,而这几款紫砂壶的地位却无法撼动。
紫砂壶的造型演变,自明至今,可谓是浩瀚如星海,纷繁而多目,精品迭出。我们常说紫砂圆非一相,方非一式,讲的就是器形演变的特点。那些同壶名,同壶型,高低不同,韵味不一,看看您喜欢哪一款?
紫砂壶的魅力之一在于壶型的千变万化,同一类壶型不同名家做的样子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一直以来总想收集一些类似的例子,一些初入紫砂的壶友 有很长一段时间对仿古、莲子、掇只这几种壶型分得不是很清楚。
明清两代,被国人冠以姓氏泛称的紫砂壶,先有时大彬的“时壶”,后有潘仕成的“潘壶”。前者为明万历年间的紫砂代表人物,后者是清中期后以官商巨富、雅士名流身份来宜兴订制茗……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介绍过一些容易搞混的壶型,比如西施和文旦;汉君和扁石;莲子和掇只等。而关于其中的莲子壶,其实还有一些细节,而且是很多壶友都没弄清楚的,那就是莲子壶和平盖莲子壶的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说到,送壶即是送福,壶到福到,是一种美好的祝福与友好的表达之情。但是,在送礼之前,我们要确对象是男还是女,因为男士和女士对紫砂的喜欢和追求是不一样的。这期就为大家推荐男性更偏爱哪种壶形。 男性大多喜欢经典器型 以沉稳大气为上选 玩壶到了一定境界的男人 则偏爱光器。 石瓢造型的要点在于力道,要达此目的,则要协调好石瓢各个线条所构成的三角形的比例关系,身筒、流、把,甚至钮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终突出其独特的力度与气韵。传统经典款式,有子冶、景舟、汉棠等,风格
如今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创新」这两个字,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新才有生命力,在紫砂界同样如此。被誉为紫砂泰斗、壶艺宗师的顾景舟先生,其一生也创制了不少的原创壶型,这些壶型无一不是精品,可谓价值连城,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
刚接触紫砂的壶友,在不同平台选壶时,是不是都会见到这几种壶型:西施壶、石瓢壶、仿古如意壶、井栏壶、仿古壶、掇球壶、报春壶、供春壶、秦权壶、竹段壶,紫砂壶型上百种,这十款算是最经典的,经久不衰,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这十款壶型,让大家以后选择更加清楚明白。 西施壶 西施壶,是说壶的灵感来源于西施:壶嘴便是西施的口,壶的身体则刚好是壶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纤细的腰姿。 西施壶,完整的称呼应该是西施乳壶,简称西施或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后人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把西施壶,简
在紫砂壶的造型之中,很多茗壶都是从古到今,长盛不衰、魅力恒久,让人百看不厌。不管是光器、筋纹器,还是贴塑的花器,都会引起我们的共鸣,经典即是永恒。 1.经典之首- 石瓢系列 主要包括曼生石瓢、子冶石瓢、心舟石瓢、景舟石瓢、矮石瓢、提梁石瓢等。 ▲曼生石瓢 ▲大红袍 子冶石瓢 ▲降坡泥 心舟石瓢 ▲黑泥 心舟石瓢 ▲景舟石瓢 ▲矮石瓢 2.仿古系列 主要有仿古、大口扁腹、如意仿古、葵仿古 ▲红皮龙 仿古 ▲垂耳仿古 ▲深井紫泥 大口扁腹 ▲底槽青高温烧制 如意仿古 ▲葵仿古
欢迎咨询(最快1分钟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