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壶泥料之红泥类:梅园红泥
梅园红泥蕴藏于嫩泥矿层下部,外观淡绿色,断面见朱泥斑痕,材质坚硬,矿层2米左右,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砂质感较强,烧成稳定性较好,温度1150℃~1180℃,成陶收缩率为8%左右,砂色红中泛紫,质地厚重。
梅园红泥蕴藏于嫩泥矿层下部,外观淡绿色,断面见朱泥斑痕,材质坚硬,矿层2米左右,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砂质感较强,烧成稳定性较好,温度1150℃~1180℃,成陶收缩率为8%左右,砂色红中泛紫,质地厚重。
蜀山红泥蕴藏于嫩黄石石英岩下部。原矿外观呈土黄色,表面有铁锈色,质地坚硬,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砂性适中,烧成成品率稳定,温度1150℃~1200℃,成陶收缩率为8%左右,砂色砖红色,质地致密。
黄泥岭红泥蕴藏于嫩泥矿层下部,原矿外观土黄色,材质略硬,易碎成块状,质地厚重,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烧成稳定性较好,窑温1150℃~1180℃,成陶收缩率达10%左右,砂色玫红,娇美凝润。
洑东小红泥蕴藏于嫩泥下层,外观土黄色夹不规则朱砂红斑块,材质略硬,砂性较足。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有砂质感,粘性适中,制壶烧成稳定性较好,窑温1150℃~1180℃。砂色玫红,成陶收缩率为8%左右。
洑东老红泥蕴藏于嫩黄石下部,外观呈土黄色,略硬,较溶于水,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制坯稳定性较好,烧成1150℃~1180℃,见砂色橙红色、砖红色,成陶收缩率为8%左右。
国营宜兴紫砂工艺厂把黄龙山十几种红泥品种中的小红泥料作为其生产红泥紫砂器皿指定用料,是因为黄龙山小红泥砂性含量较高,蕴藏量较丰富,制坯烧成稳定性都非常好,成陶收缩率仅为10%。
黄龙山一号井矿区玫红泥蕴藏于嫩黄石石英岩层下部,矿层厚度约十几厘米,外观玫红色,材质稍硬,属粉质岩泥性,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粘性较好,烧成温度1150~1180℃,成陶收缩率为10%左右。
龙血砂红泥材质坚硬致密,厚重如铁,整体红如朱砂,表面蜡质感较足,玉透度极好,熟泥可塑性一般,成型酥性砂性极强,打泥条粘性极差,这是矿内含石英岩丰富所致。
台西老红泥外观呈现土黄色,属砂质岩粉质岩泥性,熟泥可塑性较好,成型粘砂适宜,成型烧成稳定性较好,烧成温度1160℃~1200℃,成陶收缩10%左右,砂色赭红,质地厚重。
欢迎咨询(最快1分钟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