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号频道 字号搜索
搜索结果:
-
凯长
朱可心(1904年10月~1986年3月26日),原名朱凯长,艺名可心,寓意“虚心者,可师也”,15岁时拜汪升义为师,与吴云根,汪宝根结为师友。虚心好学,刻意求新,壶艺初芈露锋芒,后经吴云根介绍,1927年被江苏省立宜兴陶瓷职业党校聘为窑业技工,此间创作紫砂咖啡茶具。1932年设计制作《云龙鼎》,高84公分,参加百年一度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展出,荣获特级奖。继有作品《竹鼎》在上海蓬莱市场展出,被宋庆龄以500英镑收藏。因技艺出色被提升为技师。八年抗战,学校停辨,1945年复校在校担任工艺教员。
-
可心
原名开张,学名凯长,后改名“可心”。花货巨匠,一代宗师。现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之一。
朱可心(1904年10月~1986年3月26日),艺名可心,寓意“虚心者,可师也”,15岁时拜汪升义为师,与吴云根,汪宝根结为师友。虚心好学,刻意求新,壶艺初芈露锋芒,后经吴云根介绍,1927年被江苏省立宜兴陶瓷职业党校聘为窑业技工,此间创作紫砂咖啡茶具。1932年设计制作《云龙鼎》,高84公分,参加百年一度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展出,荣获特级奖。继有作品《竹鼎》在上海蓬莱市场展出,被宋庆龄以500英镑收藏。因技艺出色被提升为技师。八年抗战,学校停辨,1945年复校在校担任工艺教员。
-
芝莱
即吴云根,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吴云根(1892-1969年),又名吴芝莱。1892年生于宜兴和桥,与汪宝根、朱可心为师兄弟,是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14岁拜汪升义(汪生义)为师。1915年到山西省平定县平民陶器厂任技师,1929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当技术员,1931年受聘于江苏省立陶瓷职业学校窑业科任技师,1954年进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11月开始为紫砂厂招收第一批学员传授紫砂制作技艺,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技术辅导员” ,成为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
-
吴芝莱
又名吴芝莱。民国“三根”(吴云根、顾德根、程盘根)之一。现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之一。
吴云根(1892-1969年),又名吴芝莱。1892年生于宜兴和桥,与汪宝根、朱可心为师兄弟,是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14岁拜汪升义(汪生义)为师。1915年到山西省平定县平民陶器厂任技师,1929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当技术员,1931年受聘于江苏省立陶瓷职业学校窑业科任技师,1954年进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11月开始为紫砂厂招收第一批学员传授紫砂制作技艺,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技术辅导员” ,成为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
-
汪升义
汪芳荣(又名汪春荣、汪森义)是清末民初的著名紫砂艺人,其紫砂技艺在当时具有重要影响力。
汪芳荣擅长制作花货,尤其以竹节造型的紫砂壶著称。其作品造型古朴典雅,刻工精细,展现了传统紫砂工艺的精髓。
作为宜兴蜀山南街的紫砂世家传人,汪芳荣在1910年受聘于阳羡紫砂陶业公司,1918年又在江苏省陶器工厂担任制胚指导,期间培养了朱可心、吴云根等一批紫砂名家。
其制作的双鼓竹节壶身刻“饮之清心,扫石品题”等诗句,由何士芬刻绘,展现了诗、书、画、刻融为一体的艺术风格,培养出朱可心、吴云根等一批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