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号频道 字号搜索
搜索结果:
-
王小龙
王寅春之子,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王小龙(1940年-),江苏宜兴紫砂世家出身,是“百年王氏紫砂”传承人,其父王寅春为紫砂七大老艺人之一。他自幼随父学艺,1954年与父亲一同加入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师从紫砂大师朱可心,从业数十年间创作出《龙头一捆竹壶》《足球》系列等兼具传统与创新的作品,多项发明获国家专利。其作品被南京博物院、中南海紫光阁收藏,2000年凭借《龙头一捆竹壶》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他与妻子高丽君共同培养弟子数百人,推动紫砂艺术传承发展 。
-
可心
原名开张,学名凯长,后改名“可心”。花货巨匠,一代宗师。现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之一。
朱可心(1904年10月~1986年3月26日),艺名可心,寓意“虚心者,可师也”,15岁时拜汪升义为师,与吴云根,汪宝根结为师友。虚心好学,刻意求新,壶艺初芈露锋芒,后经吴云根介绍,1927年被江苏省立宜兴陶瓷职业党校聘为窑业技工,此间创作紫砂咖啡茶具。1932年设计制作《云龙鼎》,高84公分,参加百年一度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展出,荣获特级奖。继有作品《竹鼎》在上海蓬莱市场展出,被宋庆龄以500英镑收藏。因技艺出色被提升为技师。八年抗战,学校停辨,1945年复校在校担任工艺教员。
-
周桂珍
现代12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一。周桂珍,女,1943年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 第五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1958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在紫砂名人王寅春门下习艺,学习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和知识,1961年,得“紫砂泰斗”顾景舟的悉心指导,她的紫砂作品大气、豁达、洒脱中也蕴含着女性的秀丽与和美,工艺精湛,儒雅大度是她的壶艺风格特征。
-
林凤
现代12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一。现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之一。蒋蓉(1919- 2008),别号林凤,江苏省宜兴市川埠潜洛人。1993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3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蒋蓉11岁随父亲蒋鸿泉学艺,1940年由伯父蒋鸿高带至上海制作仿古紫砂器,曾为虞家花园设计制作花盆,1947年回乡。1955年参加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创作荷花壶、牡丹壶等。为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赶制象真果品20套。
-
山蜀
艺名山蜀,现代9位“中国陶瓷美术大师”之一。何道洪,1943年出生于宜兴,2005年正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拜师于王寅春门下,深得名师真传,练就制作方器、圆器与筋纹器等器形的扎实功底。而后并获素有“陈鸣远第二”之称的裴石民先生指导,琢磨花货及仿生蔬果的制作技艺。曾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修习陶瓷相关课程,深研造型、装饰设计,涵养创作美学。
-
景舟
原名景洲。“壶艺泰斗”,“一代宗师”,现代12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一,现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之一。30岁(1944年)前常用印款有“墨缘斋”、“墨缘斋景堂制”、“景记”、“景洲”、“顾景洲”、“曼晞陶艺”、“武陵逸人”、“自怡轩”、“自怡轩主人”、“瘦萍”等;30-40岁之间常用印款有“荆南山樵”、“荆山壶隐”、“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得一日闲为我福”、“顾景舟”、“景舟”、“景舟制陶”、“景舟制壶”、“景舟手制”、“宜兴人”等;40岁后开始用“啜墨看茶”、“景舟七十后作”、“壶叟”、“生于乙卯”等款。
-
婉芬
现代9位“中国陶瓷美术大师”之一。曹婉芬,女,1940年生于江苏宜兴,2005年正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0年 第二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师承先辈朱可心、后又随裴石民学艺,一度承著名艺人王寅春及顾景舟教泽,技艺功底全面扎实,作品秀丽大度,文气飘逸是她的艺术追求。
-
铁画轩
铁画轩,为民国二年(1913年)设在上海经营宜兴陶器的一家公司,创办人戴国宝,曾是制瓷名手,他以铁针在瓷器上刻画花纹,故公司名为铁画轩。铁画轩早期茶壶印款一般为刻款,竖写铁画轩三字。刀法讲究老辣,楷书行书皆有。铁画轩出品的紫砂器,在宜兴蜀山、潜洛一带定制坯件,请名工刻字。长期为铁画轩提供坯件的有:陈光明、吴云根、王寅春等人,陶刻名工有邵云如等人。
-
访雪
铁画轩创办人戴国宝常用刻款之一。铁画轩,为民国二年(1913年)设在上海经营宜兴陶器的一家公司,创办人戴国宝,曾是制瓷名手,他以铁针在瓷器上刻画花纹,故公司名为铁画轩。铁画轩早期茶壶印款一般为刻款,竖写铁画轩三字。刀法讲究老辣,楷书行书皆有。铁画轩出品的紫砂器,在宜兴蜀山、潜洛一带定制坯件,请名工刻字。长期为铁画轩提供坯件的有:陈光明、吴云根、王寅春等人,陶刻名工有邵云如等人。
-
吴芝莱
又名吴芝莱。民国“三根”(吴云根、顾德根、程盘根)之一。现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之一。
吴云根(1892-1969年),又名吴芝莱。1892年生于宜兴和桥,与汪宝根、朱可心为师兄弟,是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14岁拜汪升义(汪生义)为师。1915年到山西省平定县平民陶器厂任技师,1929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当技术员,1931年受聘于江苏省立陶瓷职业学校窑业科任技师,1954年进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11月开始为紫砂厂招收第一批学员传授紫砂制作技艺,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技术辅导员” ,成为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
-
王寅春
民国“五大家”(程寿珍、范大生、冯桂林、裴石民、王寅春)之一。现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之一。
王寅春(1897-1977年),1910年拜制壶艺人金阿寿为师,学习紫砂陶艺。3年满师后,上门帮客户当制坯师傅。1921年起,因他制坯手艺特好,上海客户向他长期定制各式水平壶,他用印“阳羡惜阴室王”盖于壶底,“寅春”章盖于壶,从而名扬上海。后来,蜀山金石篆刻家潘稚亮刻“王寅春”方章相赠,他宝爱此印,一生一直用这方印钤于壶底。
-
凤芝
唐凤芝(1900-1976),男,宜兴丁蜀上袁村人,清末民国紫砂大家,1954年移居蜀山南街。1946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他创制了“抗战胜利壶”,又称“国光壶”,籍示爱国热忱。上世纪50年代初,唐凤芝与王寅春、顾景舟(唐凤芝父亲的干儿子)被蜀山陶业合作社聘为技术骨干。
-
孝鹿
沈孝陆,又名孝鹿,生于宜兴城南中袁村,民国时期宜兴紫砂艺人。工冶茗壶,技术熟练,常为毛顺兴陶器店制壶。1954年与顾景舟、王寅春等一同受聘参加汤渡陶业合作社紫砂工厂。1956年受聘蜀山紫砂合作社(现紫砂工艺一厂)。作品多用“沈孝鹿”、“孝陆”、“孝鹿”等款识。
-
全章
邵全章(1912~1989年),民初紫砂艺人,为道光时名家邵大亨之后人。师承祖业,自幼随父邵云甫(又名步云)学艺,亦曾得祖父邵夫廷指导,艺成后,经常与王寅春、沈孝陆一起制壶,上过私塾及西式学堂,人极聪巧,有一手不错的毛笔字。年轻时丧父,分家后家境颇为窘迫,靠制壶为生,制壶较为一般。《掇球》、《仿古》为常制之品。
-
茂章
邵大享后人,邵全章三哥。邵茂章(1900—1947年),江苏宜兴上袁人,民初紫砂壶艺人,宜兴“邵家壶”嫡系传人。其祖父邵夫延为清中期紫砂名手,父亲邵云甫系清末紫砂名家,弟邵全章同为民国壶艺名家。
邵茂章10岁随父学艺,20世纪30年代以《覆葵(合菱)壶》闻名,曾任利永公司订坯户。擅长制作水平壶与钮壶,作品以严谨造型和几何纹样见长,与王寅春、赵乾泰合作制壶。其代表作《覆葵(合菱)壶》《葵掇壶》采用黄龙山原矿紫砂泥,壶底多钤“邵茂章制”四字篆书阳文方章。因1947年早逝,传世作品稀少,现存作品多藏于博物馆及家族后人。其紫砂壶在拍卖市场偶现精品,价格区间达数十万至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