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号频道 字号搜索
搜索结果:
-
邵友兰
邵友兰常用款之一,邵友兰,清嘉庆至咸丰年间人,是当时的紫砂制壶名家之一,也是当代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祖母的前辈人。邵友兰善做仿古器型,尤以“配泥精致,质坚如玉为一绝”。道光年间曾为清宫制作贡品,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有他的传器。
-
景州制壶
顾景舟34岁(1948年)开始使用的印款之一。
-
紫云
许四海(1946年5月15日-2020年6月5日),字紫云,号称“江南壶怪”,江苏盐城人,师从国画大师唐云,当代工艺美术大师、上海壶艺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画院专职画家。
许四海制壶始于20世纪60年代,他创制的紫砂大壶扬名于世。许四海受清代陈曼生、杨彭年等人作品影响,与唐云、谢稚柳、程十发、胡问遂等书画家合作,将壶艺与书、画、篆等艺术糅合起来,制作了许多书画壶。与中国台湾李奇茂教授合作“秦权壶”,上有韩天衡题“珠联璧合”四字,此壶被顾景舟编选入《宜兴紫砂珍赏》一书。
-
草木居
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吴群祥,字号草木居,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1年 首届),2018年正高,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蜀山,是喝蠡河水长大的,从小耳濡目染紫砂业。1972进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启蒙老师乃当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先生,且深得一代宗师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赏识,得以入室拜师,并得其真传。1983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设计培训班深造,主修陶瓷造型设计,学以致用,受益匪浅,经过三十年的悉心专研,刻苦学习,工艺严谨,一丝不苟,80年代便初露艺术才华并卓有成就,其作品深受陶瓷艺术界和收藏界的厚爱。
-
束凤英
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束凤英(1940年-2015年),女,汉族,江苏宜兴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大师。1955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裴石民、顾景舟学习紫砂工艺,专攻光货与花塑器制作 。1956年加入蜀山生产合作社,1958年起担任技术指导。1981年参与紫砂工艺研究所组建。
-
巨华
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沈遽华(1939年1月-2024年3月2日),字巨华,江苏宜兴丁蜀镇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生前任宜兴鸿成陶艺有限公司总工艺美术师。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并入选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1955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1958年起任技术辅导。六十年代初期将紫砂绞泥装饰应用于壶体创作,推出《孔雀壶》等作品。七十年代设计的《盾花壶》被选为国家礼品,与李昌鸿合作的《竹简茶具》获1984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1986年赴日进行陶艺交流。2008年被授予第四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其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并出版《沈遽华紫砂陶艺》等多部专著。
-
持平
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潘持平(1945年9月29日-),江苏宜兴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常务会员。1958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徐盘大、陈福渊学习花盆制作,后得顾景舟指导。20世纪70年代以花盆作品闻名上海并受日本市场青睐。1981年入选紫砂厂特艺班专攻方器制作,形成“平易中见新奇”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四方段玉壶》《方舟壶》《方钟壶》《升方壶》等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
-
挺初
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何挺初,1940年生于陶都宜兴,195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2005年正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1年 第五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1年 首届),先后师从吴云根、裴石民老艺人,又得到顾景舟大师的指点,擅长紫砂造型创新设计,特以花货擅长。
-
陶中
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葛陶中,男,壶坛宗师顾景舟关门弟子,1957年出生于陶都,实力派紫砂大家,1976年进宜兴紫砂厂接受高级工艺师李碧芳老师启蒙,1978年考入紫砂研究所师从正高沈遽华学艺,1980年起接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贴身指点,从事紫砂创作。技术全面、制作精良、富有个性,不断探索紫砂陶之精华,充分利用紫砂泥土的特性来表达其艺术效果。1993年获江苏省轻工业厅颁发的“工艺美术师”资格证书,作品多次获奖,为中国文化部、中南海紫光阁、海内外各大博物馆、艺术馆、文物馆收藏。
-
润年
当代20位紫砂名家之一,程辉,字润年,1944年生于宜兴,2005年正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1年 第五届),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七大老艺人吴云根学习制壶技艺,与吕尧臣、吴震同为师兄弟;曾受顾景舟、蒋蓉技术指导,作品以传统造型为主,风格端庄、古朴,又加入新的理念,追求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2025年7月发出讣告,程辉同志于2025年7月2日21时45分逝世,享年82岁。
-
自怡轩
顾景舟28岁(1942年)开始使用的轩号、民国沈孝鹿亦曾用此款。顾景舟(1915-1996)是宜兴紫砂七老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斋号“自怡轩”源于文人雅趣,取“自我陶冶、怡然自得”之意,常作为底款钤印于紫砂壶作品上,成为其身份标识之一。
顾景舟的紫砂壶作品以“自怡轩”为底款的作品多见于传统经典器型,如矮八方壶等,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
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得一日闲为我福
顾景舟34岁(1948年)开始使用的印款之一。“足吾所好玩而老焉”是黄士陵(字牧甫)的篆刻作品,出自其刻制的边款内容。
“得一日闲为我福”则是顾景舟(紫砂壶名家)的闲章,见于其制壶作品。顾景舟的闲章“得一日闲为我福”与其紫砂壶设计理念相关,体现其追求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
-
自怡轩主人
顾景舟28岁(1942年)开始使用的印款。沈孝鹿亦曾用此款。顾景舟(1915-1996),原名顾景洲,是宜兴紫砂七老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被誉为“一代宗师”、“壶艺泰斗”,其作品底款常署“自怡轩”
-
宜兴人
顾景舟34-35岁(1948-1949年)开始使用的印款。
-
武陵逸人
顾景舟23-28岁(1937-1942年)期间使用的印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