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通过碰触与摩擦的音频判断紫砂壶的优劣?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 很多人会聊到这个问题,好多人也经历过类似的遭遇。今天,我把自己总结出的一些经验拿出来跟大家分享:若干年前,曾被错误信息误导,以为敲击后音频高的就是好壶。之前在壶店里看到很多老板拿着一些朱泥壶使劲敲,发出刺耳的音频,这种状况,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作为我选壶的标尺。后来结识到第一位紫砂老师,他试音频的方式,是用子口轻轻摩擦壶口。告诉我敲壶的方式很容易破坏壶的结构,就算敲不断,也容易造成内裂。从那开始,我就再也没敲过壶了。经验告诉我,在不添加瓷土、石黄的前提下,碰触音频越高的壶,窑烧温度越高。颗粒越粗,调砂越多

很多人会聊到这个问题,好多人也经历过类似的遭遇。今天,我把自己总结出的一些经验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若干年前,曾被错误信息误导,以为敲击后音频高的就是好壶。之前在壶店里看到很多老板拿着一些朱泥壶使劲敲,发出刺耳的音频,这种状况,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作为我选壶的标尺。

后来结识到第一位紫砂老师,他试音频的方式,是用子口轻轻摩擦壶口。告诉我敲壶的方式很容易破坏壶的结构,就算敲不断,也容易造成内裂。从那开始,我就再也没敲过壶了。

经验告诉我,在不添加瓷土、石黄的前提下,碰触音频越高的壶,窑烧温度越高。颗粒越粗,调砂越多的壶,碰触音频越低。在窑烧接近临界点的时候,朱泥、降坡泥成品比紫砂、红泥的音频高。任何紫砂矿料,在窑烧超过临界点,都会玻化/瓷化,碰触音频和朱泥不会有太大区别,都会很"硬"。

在泥料中添加石黄,除了可以增加水色,另外就是可以降低窑烧温度。但添加石黄过多,烧成品往往会呈现玻化,密合不透气的状况。被破坏掉双重透气孔的砂壶就泡茶而言会失去适茶性。但泡养会加速,变化很快,几泡茶就会【显光】,之后也不会有什么转变了,感觉很不自然,不会有什么养壶的成就感。

在我们接触到的老件上看,很多老壶,就算是烧到轻微起泡,或者感觉窑温很足,也不会感觉到碰触音频高,这就是俗称的【退火】现象,随着泡养时间和次数的增加,壶壁中浸透了茶精,紫砂壶的【火气】逐渐消散,壶的碰触音频会进一步降低。在瓷器上,也会发现有同样的概念。

我们往后去到壶店里,看到老板拿着壶使劲敲招揽生意,可以比较客观的判断,这个老板,应该是不懂壶的。不懂壶的老板店内,应该不会有太多的好壶。又或者说,这种人的店内,可能存在一些漏儿可以捡,因为店家不懂嘛。

纯色紫砂传统紫砂文化传播者

好文分享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徐元明一脉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