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时大彬是紫砂壶艺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时大彬是中国紫砂壶艺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其原因可以体现在紫砂壶的制坯、造型、艺术风格、泥料以及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时大彬的影响将长久地存在于紫砂壶艺术领域,并继续启发后人创作和探索。

时大彬(1573—1648),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时大彬是中国紫砂壶艺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其原因可以体现在紫砂壶的制坯、造型、艺术风格、泥料以及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以下分别展开论述这五个方面,以阐明时大彬在紫砂壶艺史上的重要地位。

时大彬


一、制坯上,完善全手工工艺

时大彬在紫砂壶制作中的第一项重要贡献就是在制坯上完善了全手工工艺。顾景舟认为:紫砂壶“拍身筒”、“镶身筒”手工制壶的独特工艺,“自时大彬开始,制作紫砂陶的一整套传统技法,已大体上建立,并传承给以后的各代艺人,这应是时大彬的最大功绩”。

周容在《宜兴瓷壶记》中写道:“以寺僧始,止削竹如刃,刳山土为之。供春更斫木为模。时悟其法,则又弃模。而所谓削竹如刃者器类增至今日,不啻数十事·······良工虽巧,不能徒手而就,必先器具修后制度精。瓷壶以大彬传,几使旊人折指。”意思是:金沙寺僧开始了用竹片刀修整徒手捏壶,供春改变为用木模制壶;时大彬掌握要领后抛弃了木模,用手工制壶,而且大大发展了制壶的专用工具,件数不止数十件。手艺精良者虽巧妙,但不能徒手制成壶坯,必须用器具修整才能精确。时大彬总结了前人紫砂壶制作经验,使天下制壶陶人都为之折服。

这种全手工工艺不仅增加了制作壶的难度,还要求制壶师傅有更高的技艺和经验,但也让每个壶都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时大彬高执壶

时大彬制 高执壶


二、造型上,囊括圆、方、花、筋囊器

时大彬的紫砂壶作品造型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圆器和方器,花器、筋囊器也均有传世佳作。吴骞称赞其“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坡诗百态新”。


时大彬开光方壶

时大彬制 开光方壶


三、艺术风格上,彰显朴雅坚致

时大彬制壶,在艺术风格上以朴雅坚致而著称。他注重自然的表现,壶身线条流畅,没有过多的修饰和装饰,更注重壶的实用性和观赏性。这种朴素而坚致的风格反映了他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深刻理解,也符合紫砂壶的本质特点。

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评价他:“凡所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致,妙不可思。”吴梅鼎赞其“典重”,即是指时大彬的壶风是他技艺功力、艺德人品的集中体现,是最本质的艺术表现形式。


时大彬龙带壶

时大彬制 龙带壶


四、泥料上,开创调砂工艺

时大彬在紫砂壶泥料的选择上还开创了调砂工艺。《阳羡茗壶系》中记载:“或淘土、或杂以罁砂土,诸款俱足,诸土色亦俱足。”“淘土”,从陶土中“抟其细土,加以澄炼”而成纯泥;“杂以罁砂土”,相当于现在的调砂。

所谓“调砂”,即炼制泥料时,在一种天然的泥粉中,按一定比例、一定目数加入另外的熟或半熟的天然矿料,并使二者充分且均匀结合,简单来说,就是将不同或相同目数的同类或异类泥料混合。调砂不只是装饰手法,更是工艺的需要,实质是改变泥的质感和肌理感,以此增强泥料的可塑性,增强壶的透气性。


时大彬雕漆四方执壶

时大彬制 雕漆四方执壶


五、个人修养上,文化素养高

时大彬好学、广交,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由大壶改小壶,是受文人品茶习惯的影响。从游娄东和王世祯、陈继儒等的交往中,获悉了琅琊、太原诸公品茶、试茶后认为大壶泡茶,茶叶久浸,鲜味不存,“茶注宜小不宜大,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漫,若自斟自酌,愈小愈佳”,便改弦更张,不再制作供“饮”的大壶,专制供“品”的小壶。

时大彬开壶上题铭之先河,初请“能书者落墨,用竹刀画之”,后“竟运刀成字,书法闲雅,在黄庭乐毅帖间”,这是他刻苦习字的结果。

时大彬的修养和文化素养,为他的作品增添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时大彬龙凤印包壶

时大彬制 龙凤印包壶


综上所述,时大彬之所以被认为是紫砂壶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是因为他在制坯、造型、艺术风格、泥料调配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创新和突破,且文化素养之高令人赞颂、敬佩。他的作品不仅丰富了紫砂壶的艺术表现力,还提高了紫砂壶制作者的技艺要求,推动了紫砂壶制作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时大彬的影响将长久地存在于紫砂壶艺术领域,并继续启发后人创作和探索。

徐元明一脉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