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砂问答 问答首页
-
紫砂筋囊器外开和内开是什么?时间:2024-01-20 浏览:1029
答: 筋囊壶,是在壶身上组合若干等分立体条纹。 全手工的做法是:用勒子、线梗,在打制好的身筒上,由上至下、由外到内、由筋底到囊面反复均匀勒、压,达到光滑、圆润、饱满。“勒、压”是由外向内用力,操作不当,会在壶内产生筋囊间的开裂,俗称“内开”。 挡坯制作,则是将打制的光身筒置入模具中“搪坯”而形成带有筋囊的身筒,再用勒子、线梗修理筋纹,达到光滑、圆润、饱满。“搪”是由内向外用力,操作不当,会在壶外产生筋囊间的开裂(俗称“外开”)、在壶里产生底面与壶身间的裂缝(俗称“云盘”)。
-
紫砂筋囊器的主要类型时间:2023-12-15 浏览:524
答: 紫砂筋囊器主要有3类: (1)全身连通——如“合菊”壶,自盖面、身筒、壶底,筋囊上下一气呵成。 (2)盖身连通——如“鱼化龙”壶,只是盖面和壶身的筋囊连通。 (3)壶身连通——如“如意仿鼓”壶,筋囊虽有直曲凹凸、横向竖向变化,但仅在壶身。
-
对紫砂筋囊器主要是在光货圆器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这一说法的理解时间:2024-01-20 浏览:625
答:传统紫砂筋囊器,俯视或平视,纹样都有多种。不论是花式的,如“梅瓣”、“瓜棱”、“菱花”、“海棠”、“水仙”、“柿子”、“玉兰”、“莲瓣”、“菊瓣”、“葵花”等壶形,还是几何式的,如“方抽角”、“内凹”、“圆凹”、“圆方”、“凹凸”等壶形,绝大多数都是在圆器坯体成型后,再在坯体上进行加工的。
-
对紫砂壶花器是光器的延伸这一说法的理解时间:2024-01-20 浏览:879
答: 无论何种花器壶,都是在或圆(如“荷花”壶)、或直(如“竹段”壶)、或对合(如“合梅”壶)、或方(如“高风亮节”壶)、或围成异形(如“梅桩”壶)的身筒成坯后,利用紫砂泥的可塑性再添加雕饰的。 如“竹叶”的添加,是先搓成叶形泥片,然后用特制的“贴竹叶尖刀”两面按压,就形成了“叶筋”。如壶流上的“竹节纹”,是先分段将细泥条绕在流管上,然后用特制刀具,将泥条与流面压成带节理的纹样。如壶身“松皮”,是分层推贴薄片泥形成纹理的。 花器制坯,离不开特制的各式工具、模型。
-
紫砂方器与圆器制作的最大不同之处时间:2023-12-15 浏览:707
答: (1)泥料的干湿不同——圆器打身筒时,泥条能竖立起即可;方器的泥片,要干到用手捏住泥片一角横在手中而泥片不变形时,方可开始镶身筒。 (2)切割的角度不同——圆器围身筒的泥条,结合部切割的角度大致为45°即可;方器镶身筒的泥片,斗角边必须按计算结果切成很标准的不同角度。 (3)粘结的工艺不同——圆器接口的粘结,涂敷脂泥即可;方器因泥片较干燥,若直接用脂泥粘结,烧成时会形成开裂,镶接的泥片边上要先沾上一点清水,稍后再用脂泥粘结。 (4)光身的位置不同一一圆器成型后是整器光身;方器成型后仅将合角稍作倒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