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瞿应绍子冶石瓢壶

    子冶石瓢壶是清代瞿应绍打造的经典紫砂器,线条挺拔见骨力,刻绘突破创新,形意相融。今为热门壶型,虽过墙刻淡化,但精工隽气仍受追捧,是紫砂爱好者关注焦点。

    11/12
  • 葵仿古壶的由来和寓意

    葵仿古壶是经典紫砂壶型,仿向日葵之美,壶身、盖、底皆六瓣,线条流畅有韧度,古雅优美,藏吉祥意蕴,品茗把玩俱佳,传递传统工艺魅力。

    11/10
  • 紫砂壶产地哪里最好?

    宜兴,公认的紫砂壶优质产地,依托独特紫砂泥料与百年制壶技艺,所产紫砂壶质感温润、茶香持久,承载深厚茶文化,是品茗与收藏的上佳之选。

    11/05
  • 中国宜兴款紫砂壶是什么年代的?

    上世纪70年代初,宜兴紫砂工艺厂承接的外销订单激增,为强化产地标识、适应批量出口需求,“中国宜兴”四字底款应运而生,且一用就是近十年。

    11/04
  • 程寿珍在紫砂壶制作方面的贡献

    程寿珍,号冰心道人,是民国宜兴紫砂名家,师从邵友廷,艺途超六十载。他改良出寿珍式掇球,创寿珍嘴,制壶显粗中有细韵味,晚年育人、推技艺,作品获国际大奖,助紫砂壶提升国际知名度。

    10/24
  • 什么是紫砂回流壶?

    紫砂回流壶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销往港台、近年回归内地的紫砂壶,含“紫砂七老”等名家精品,具稀缺性与时代感。但市场存高仿品,收藏需学常识、邀业内人陪同避坑。

    10/22
  • 吴经提梁壶-出土最早的紫砂壶

    吴经提梁壶是中国已知有纪年最早紫砂壶,1965 年出土于南京吴经墓(明嘉靖十二年),现藏南京市博物馆。其胎质粗疏、造型古朴,为研究明中期紫砂工艺提供关键实物依据。

    10/22
  • 如何鉴赏一把供春紫砂壶?

    供春壶作为紫砂花货类的经典器型,其鉴赏核心始终围绕“肌理质感”与“细节韵味”展开,自然随形的表象下,藏着严谨的工艺法度与审美逻辑。

    10/21
  • 曼生紫砂壶简介

    曼生紫砂壶,是清代陈曼生设计的经典茗器,融诗书画印于壶艺,兼具实用与文人雅韵,是品茗赏玩、收藏传世的佳品。

    10/20
  • 曼生紫砂壶背后的团队

    曼生紫砂壶融诗书画印于一体,文人气息浓郁,是紫砂艺术瑰宝,深受藏家与茶人青睐。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曼生壶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创作团队。

    10/14
  • 俞国良紫砂壶印章真迹

    俞国良紫砂壶印章是其作品重要标识。盖内常见“国良”、“祖琳”方印,壶底有“愙斋”、“锡山俞制”、“锡山俞传”印,承载大师工艺与历史渊源,是紫砂收藏鉴别核心参考。

    10/09
  • 紫砂壶壶底印章查询

    紫砂壶上的钤印既是创作者的身份象征,更是评判紫砂壶工艺价值与文化内涵的核心参照。为帮助大家高效、准确地探寻紫砂匠人壶作上的用印信息,淘壶人特别打造了“紫砂壶印章查询频道”。

    09/30
  • 顾景舟紫砂壶印章“景舟七十后作”

    顾景舟紫砂壶印章是大师作品的重要标识,如“景舟七十后作”印章,不仅彰显落款辨识度,更承载其晚年艺术巅峰的匠心。了解顾景舟紫砂壶印章,可助力鉴赏其紫砂佳作的真伪与艺术价值。

    09/30
  • 石瓢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石瓢壶是紫砂经典器型,有“跌不破的形”之誉,源自文人巧思,历经曼生、子冶、顾景舟等名家演变,兼具雅致韵味与实用价值,是壶友收藏、品茗的优选。

    09/29
  • 时大彬对紫砂壶发展历程的贡献

    时大彬是紫砂艺术巅峰人物,其贡献深远:顺应明代饮茶变革创小壶,契合散茶冲泡需求;摒弃原始技法,确立镶身桶等核心工艺,构建紫砂传承体系;融文人审美,让紫砂壶升为雅器,奠定紫砂数百年发展基石。

    09/24
  • 陈鸣远为什么被称作“壶妖”?

    清代紫砂名家陈鸣远,技艺精湛,创文丽工巧风格,作品兼具匠心与文气,与金张交往密切,“壶妖”佳话流传,其莲心壶等传世之作,尽显紫砂艺术魅力。

    09/23
  • 1/46 下一页 跳往第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