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卷葵壶的由来

    紫砂名器风卷葵壶,杨凤年代表作,造型古朴灵动,承载百年历史,现藏宜兴陶瓷博物馆,顾景舟赞其难复刻,汪寅仙等匠人续写创新,演绎传统与现代紫砂艺术之美。

    11/20
  • 紫砂掇球壶五大高手

    掇球壶高手辈出!从邵大亨开创几何美,到邵友廷承上启下、程寿珍获国际大奖,再到顾景舟显裸胎韵、李涵鸣传古法,五人携作展不同时代紫砂匠心,发扬掇球壶魅力。

    11/18
  • 汉铎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汉铎壶源自清光绪玉成窑,由梅调鼎等创,仿汉铎造型,刻经典铭文。历经清末石泉品定款、近当代顾景舟款演变,以深厚底蕴、独特设计成紫砂经典,深受玩家青睐。

    11/17
  • 水平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从广义上讲,所有能漂浮在水面且保持水平状态的茶壶都可称为水平壶,但在长期的器型发展中,剑流直嘴成为了水平壶最鲜明的标识,而壶身的形制则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11/11
  • 巨轮珠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巨轮珠壶起源并盛行于清代,多出口日本,是除水平壶外,外国人最为熟知的紫砂壶型。它因日本煎茶道兴起受青睐,以实用为核心,样式多样,兼具拙趣与韵味。

    11/07
  • 汉君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汉君壶的雏形,是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的扁石壶,后经各代紫砂名家对其进行了改造,正式将其定名为“汉君壶”。

    11/05
  • 龙蛋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龙蛋壶是经典紫砂器型,起源早于西施壶,明末清初《阳羡茗壶赋》有记载。其造型椭圆高身,发展中样式稍变,当代仍延续传统,蕴含美好寓意。

    11/03
  • 大彬如意壶的来历

    1984年7月,考古人员对墓区中华察后裔的墓葬进行发掘,在此次发掘中,共出土文物50余件,而时大彬所制的这件如意纹盖三足壶,就出自华察之孙华师伊的墓中。

    11/03
  • 笑樱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笑樱壶1962年由潘春芳、许成权设计,后经王寅春、顾景舟等紫砂名家改良。它虽为近代新创,却成经典,造型雅致,是紫砂艺术史上的佳作。

    10/31
  • 大亨仿古和景舟仿古的区别

    大亨仿古与景舟仿古差异显著:大亨壶浑圆厚重,景舟壶偏扁矮,且肩有圆转、腹线微收、足显挺拔,风格一沉一灵,展现紫砂艺术传承与创新。

    10/31
  • 井栏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井栏壶为曼生十八式之一,其造型简洁古朴,又具文化内涵,契合文人审美,在当时极为流行,后世匠人对其进行创新改良,井栏壶在传承与创新中,持续散发独特魅力。

    10/30
  • 德钟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德钟壶源自清代邵大亨,是紫砂光素器巅峰之作,顾景舟盛赞其儒雅中和,历经清中后期、清末民国演变,几代匠人各有创新,如今仍以大亨款为主流,尽显紫砂魅力。

    10/29
  • 虚扁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虚扁壶是宜兴紫砂中的高工艺难度壶型,源于明代时大彬,清代陈鸣远、许龙文等名家创新演变,后世顾景舟等也有改良。造型扁而不塌,尽显匠人功力,茶席上展内敛沉稳风范。

    10/28
  • 紫砂潘壶的起源与发展

    潘壶源于清代潘仕成定制,分矮、中、高三款,形制随时间演变。它大气简练,无繁复装饰却显神韵,泡茶出水佳,是老茶客青睐的经典紫砂壶型。

    10/27
  • 秦权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秦权壶源于秦代衡器“权”,造型古朴厚重,发展中融入紫砂工艺精髓,壶型更圆润实用,成经典器型,承载历史文化,是紫砂壶收藏与品茗佳选。

    10/23
  • 半月紫砂壶的起源与发展

    半月壶起源于清代,作为“曼生十八式”之一,由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其灵感取自早期杨彭年与吴照联合打造的“半瓜壶”,后经陈曼生改良,赋予了它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10/22
  • 1/71 下一页 跳往第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