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砂问答 问答首页
-
紫砂器上的飞釉现象是什么?时间:2024-01-20 浏览:592
答:由于紫砂器与其他上釉陶器混装合烧时,有釉的陶器在窑炉里受到火的风力以及釉的氧化还原等因素,运动中的釉滴飞溅在紫砂器上,形成挂滴现象。过去是次品的一种,现时都已专业窑座烧制,一般没有这种现象了。
-
紫砂壶烧制的备前烧是什么?时间:2024-01-20 浏览:874
答:备前烧,它的特色在于不上釉、不绘彩,完全靠火焰和技巧来制作陶瓷,而且每一件作品都不一样。备前烧所使用的陶土取自于稻田里的泥土,含有很高的铁的成分。因此,陶器在摄氏1200度的高温下连续烧几天,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另外,师傅利用红松木来烧陶器,红松的灰烬粘在陶器上,就会形成特别的纹样。这种烧制现已有选择地用在紫砂器上的烧成。
-
紫砂壶烧成经过哪些阶段?时间:2023-11-12 浏览:805
答:壶坯入窑烧制,温度的变化可粗略分为8个阶段:(1)结合水蒸发。当窑温达105℃时,坯体内的结合水开始蒸发,这个窑温要保持30分钟后才可继续升温,否则坯体易开裂。(2)结合水逸出。当窑温平稳提高达500℃时,坯体内的结构水开始分解逸出。(3)石英体膨胀:窑温达573℃时,泥料中含有的石英颗粒膨胀,体积增大0.84%,晶型转变。(4)氧化物显色:窑温在600℃~1050℃时,泥料中的氧化物分解,壶体开始显色。(5)保温求成型:窑温在1050℃~1200℃时,坯体烧结定型,要停止加温并保温30分钟左右,以平衡窑内温差。(6)降温求色泽:窑内温度平稳后,将烟道闸板及窑门全部打开,迅速降温到700℃左右再重新关上窑门,制品表面会生成光泽,此时制品处在熔融状态,壶体不会开裂。(7)石英体收缩:因为石英晶型会在573℃时再次转变,体积缩小0.84%,所以窑温在700℃~400℃时,要缓慢而又均匀降温,否则制品极易开裂。(8)冷却待出窑:窑温降到400℃后,再降温可快可慢,温差已不会对成品产生负面影响。
-
紫砂壶烧制时的捂灰是什么?时间:2024-01-20 浏览:977
答:“捂灰”不可写作“焐灰”。“捂”,是指严密地封蔽住或遮盖住。“焐”,是指用温度高的东西接触温度低的东西使其增温。捂灰,是人为操作的结果,就是将欠火或其他因素需要改色的茶壶,放入匣钵内,用稻谷糠捂塞密蔽,在龙窑的炉头位置,或在1000℃以下低温缺氧状态(还原气氛)下二次烧制,烧成时升温缓慢,谷糠被引燃但缺乏足够的氧,而不能充分燃烧,谷糠中的炭分子被吸入壶胎里,使高价铁离子还原为低价状态,壶色呈现为灰黑。好的捂灰壶,黑色犹如好的徽墨,色黑而不板,有一种温润之感。捂灰工艺,没有加入任何有害化工料,颜色变化只是因为铁元素改变了存在的形式。
-
紫砂壶烧成过程中的窑变是什么?时间:2024-01-20 浏览:931
答:“窑变”是紫砂壶表在氧化和还原两种不同的烧造气氛下,生成呈色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窑变留在壶体上的是美丽的流云、奇怪的梦境,色彩过渡自然,色相丰富饱满,色调倾向明显,色差冷暖协调,色阶推移有序。置之阳光下,壶色随角度而变,生机焕然,璀璨夺目,无脏、花、斑、枯、火、腻等,与常见普通壶色之呆滞板浊迥然有异。“若窑有变相,匪夷所思,倾汤贮茶,云霞绮闪,直是神之所为,亿千或一见耳”(《阳羡茗壶系》)。推板窑、梭式窑、倒焰窑无法烧出,只有龙窑、电窑才可能烧出窑变紫砂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