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砂问答 问答首页
-
紫砂壶上的塑雕修饰有哪几种?时间:2024-01-20 浏览:1204
答: “塑”,是堆积成新的物象;“雕”,是剔除不必要的泥料。两者结合并用,在方、圆等几何形壶坯上肖形状物,于烧制前完成,是紫砂花器的主要成型手段。 紫砂壶的塑雕修饰有3种: 可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修饰,称“圆雕”,主要用于壶钮,如金蟾钮。 靠透视、压缩等因素表现三维空间,附属在一个底板上,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的,称“浮雕”,也称“凸雕”,仅在壶盖或壶身局部施用。起伏大的称“高浮雕”,起伏小的称“浅浮雕”,仅有微妙起伏、靠光影增强视觉的称“线刻”。 可供两面观看、无底板的浮雕,称“透雕”,亦称“镂雕”、“镂花”、“镂空”、“剔花”,如“镂空梨”壶。纹样穿透器壁的称“全镂”、“通花”;只刻去浅层或刻掉器壁一半的称“半镂”。5000年前的良诸文化黑陶,就运用了透雕装饰。透雕用于瓷品称“玲珑瓷”。清代中期透雕修饰开始运用在紫砂壶上:泥片镶接为双层,将外层镂空装饰纹样。虽奇巧华丽,但极易损坏。当代紫砂壶运用透雕修饰,仅在盖、流等局部小面积施用。 “玲珑八竹”壶,外形为竖立的8节竹段,竹段的凸起部分施以镂雕,竹枝竹叶层层密布,姿态各异,玲珑剔透。壶盖亦镂雕竹枝竹叶,与壶身对应。 紫砂艺人们对塑和雕,有自己的习惯叫法:刻掉不必要泥料的雕,称“琢”;类似圆雕或高浮雕的塑,称“捏”;用不同颜色的泥、类似浅浮雕的塑,称“贴”。
-
紫砂壶装饰中的子母线是什么?时间:2024-01-20 浏览:1465
答:子母线,别称“母子线”、“文武线”、“天压地线”、“圆凹线”。双线组合(一粗一细搭配),位于壶盖的称“子线”,位于壶口的称“母线”。当足线、腰线、肩线使用时,要求凸面有劲,断面呈半圆形,有一张一弛的感觉。多施用于口盖组合和口沿,一般要求上粗下细,上大下小,所谓“天压地”,使制品造型更加安定厚重。
-
紫砂壶装饰中的灯草线是什么?时间:2024-01-20 浏览:1508
答:紫砂壶上的灯草线是曲率较小的细圆线,以状如灯草而得名,布局多呈弯曲状。施用在口沿部称“翻口线”,施用在底足部称“底线”。也可单独或成组施用在壶体、肩、腹,以增加应力、减少烧成时的变形,并起装饰、过渡等作用。
-
紫砂壶上的线条修饰主要有哪些?时间:2024-01-20 浏览:506
答:紫砂壶造型以简洁为特点,极其丰富的线条变化与面的完美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几何形断面,使造型更趋典雅。从平面角度看,线分为凹线、凸线;从走向角度看,线分为直线、曲线;从样式角度看,线分为灯草、线香、皮带、剑脊棱、捏角等。
-
紫砂壶上线条修饰的作用时间:2024-01-20 浏览:846
答: 壶型是由块面组成的。“面”始于“点”,“点”延展而为“线”,“线”扩充而成“面”。“线”,是承点启面的。 线条,制坯者俗称为“线脚”,形态主要是在圆与方之间产生各种变异,剖面方、圆、凸、凹皆有。各式线条都要用牛角或铁、木、竹制成的专用“线尺”、“线梗”加工完成,使其挺括而清晰。 紫砂壶的口、肩、腹、盖、流、把和底,由于轮廓各异,断面或圆、或方、或方中寓圆、或圆中寓方,要在整体造型上和谐统一,就得恰当运用各种线条,使各部位造型要素融冶。 线条在实体三维空间的各平面中,阴阳凹凸、强弱起伏、光影变化,能丰富层次感、体积感,改变韵律和节奏,使造型更加丰满完美。 紫砂壶的线条多为水平方向,起过渡、缓冲、掩盖接缝的作用,大类为两种:在口、沿、底、足应用线条,如底线、口线、盖板线等,可增强坏体粘接处的应力,提高窑烧成品率,主要起加固作用,同时也起一定装饰作用,称“结构线”;在壶肩、壶腰应用线条,如云肩线、腹线等,主要起装饰作用,称“装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