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砂问答 问答首页
-
紫砂泥料炼制时的掺砂工艺是什么?时间:2024-01-20 浏览:927
答: 在用捶泥木榔头捶炼成块紫砂泥料时,一层层掺入40~60目的天然细砂生料,一层层捶炼,直至掺匀为止,称“掺砂”,大多采用本色砂。俗称的“梨皮砂”、“桂花砂”,即是掺杂黄色砂粒的紫泥料,烧成后表面近似梨皮。
-
紫砂泥料炼制时的抽砂工艺是什么?时间:2024-01-20 浏览:468
答: 如果某种紫砂泥中的石英含量高,那么它的烧结温度就高,会形成高烧制成本;它的砂性也重,制坯时不易成型,干燥时容易开裂。 为了用含砂少的紫砂泥做出含砂多的效果,制泥人摸索出了“抽砂”工艺,例如:在加工好的40~80目粉料中,抽离出部分60~80目的颗粒,使剩余的60~80目颗粒,在总量上相对减少,烧成后粗料与细料对比明显,就会形成新的质感。
-
紫砂壶表面的闪点是什么?时间:2024-01-20 浏览:665
答: 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记载“壶之土色,自供春而下,及时大初年,皆细土淡墨色,上有银沙闪点,迨磠砂和制,縠绉周身,珠粒隐隐,更自奇目。“ ”磠砂”在现代汉语里写作“卤砂”,为天然氯化铵,烧成后为金黄色,俗称“闪点”。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土质出产》记载“磠砂,即陶缸器,捣碎舂之,参入土中'。 紫砂泥里掺杂卤砂土,烧成后呈星星白点,一可增加装饰效果,二可降低紫砂坯胎的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便于成型和规整,三可保持一定的气孔率。
-
紫砂泥料的砂性高低对烧成难易程度的影响时间:2023-12-01 浏览:576
答: 砂性的高低,主要是指泥料内砂粒的大小。砂粒的大小可以影响烧成温度的高低。 说某泥料的砂性高,是说泥料中的砂粒大,砂粒的接触界面小,堆积密度也小,故传热慢,不易烧结。 说某泥料的砂性低,是说泥料中的砂粒小,砂粒的接触界面大,堆积密度也大,故传热快,易于烧结。
-
什么是年糕土紫砂壶?时间:2024-01-20 浏览:891
答: 20 世纪的 1958 年,“大跃进”方兴,国营宜兴紫砂一厂为提高产量,尝试改变繁琐费时的传统拍打和挡坯方式制壶,探索“注浆”成型。担任厂技术研究室副主任的顾景舟也积极参加了这场“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 “革命”是把红泥矿岩磨炼到100目左右,意欲制成可流动浆料。但紫砂的石英颗粒,无论大小总是有棱有角的,在浆态中仍是几何形排列,其流动性差,不仅不适合“注浆成型”,连“手拉坯成型”也做不到。 “革命”失败了,精神不能倒。为注浆所炼制的泥料不能浪费。顾景舟提议:在100目的红泥中调配一些紫砂泥以恢复其硬度,仍可用拍打和挡坯方式制壶。 后来,台湾的玩壶者,称这批泥色为红褐偏咖啡色的紫砂壶为“年糕土”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