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砂问答 问答首页
-
紫砂壶底的梯形托榫足为什么又称挖犴门?时间:2024-01-20 浏览:684
答: “犴门”是“狴犴门”的简称。《小五义》第69回:“来到监牢狱的门首……往里一走,奔正西。有个虎头门,上头画着个虎头,底下是栅子门,正字叫狴犴门。虽画着虎头,乃是龙生九种之内,其性好守,所以画在监门之上,取其有守性的意思。”古代神话说龙生九子,第四子名“狴犴”,虎头蛇尾形,无齿善吞。旧时牢狱囚门,面阔而矮,门上雕狴犴,喻此门吞恶人于腹,弃恶从善后可再被吐出。 紫砂方器的底部,开挖矮而宽的敞口,形成扁梯形托榫壶足,其形似“狴犴”,故俗称“狴犴门”。
-
炼制紫砂泥时调砂的作用有哪些?时间:2024-01-20 浏览:752
答: (1)增强用养效果。石英含量高的矿料,气孔结构好,用养效果就好。将石英含量高的矿料调配进普通泥料中,可提高还体的石英含量,增强坏体开放性气孔的比率。 (2)降低制作难度。砂可增强泥料的可塑性,泥料太细则粘手,太粗则制坏困难,调入合适的砂可方便制坯。例如制作小红泥的熟砂,添加进小红泥生料中,可对坏体起“脊”性作用,使之“坚骨”,降低制作难度。 (3)调整烧结温度。烧结温度既制约呈色也制约透气性,特定温度只能呈现特定颜色,达到特定透气性。但呈色和透气又是矛盾的。砂,在烧制时不收缩,可提高成品率,可增强透气性,还可提高成品滋润感,调控色泽。例如,在底槽青中加入石黄,不但可以降低烧成温度,而且可以提高成品的质感与滋润度。由于加入量的不同,同为底槽青壶,色泽会差别很大。调砂后,可高温烧造以提高呈色的饱和,而不玻化致透气性降低。有些矿料,石英含量不多,但低熔点的有机物含量也少,烧成需要很高的烧结温度,不仅耗能,而且占窑位时间长,成本就高。若将黏土含量多的矿料颗粒添加进去,就可降低烧结温度、降低成本。 (4)增加泥料花色。天然矿呈色单调,仅有 3种。调砂制泥可增加泥料花色,而不改变紫砂泥特性。 (5)制造特异效果。“乱砂调配”后,因配料烧成收缩率不尽相同,成品会产生特殊肌理,悦目而赏心。
-
炼制紫砂泥料时的调砂是什么?时间:2024-01-20 浏览:526
答: 调砂,就是炼制泥料时,在一种天然的泥粉中,按一定比例、一定目数加入另外的熟或半熟的天然砂料,并使二者充分且均匀结合。简单来说,即,将不同或相同目数的同类或异类泥料混合。 调砂用的砂料仍是紫砂泥料,只是调入的砂料颗粒大小、调兑比例各有不同而已。 调砂的实质是改变泥的质感和肌理感,可以增强泥料的可塑性,增强壶的透气性,不只是装饰手法,是工艺的需要。而铺砂、嵌砂等是装饰手法的一种表现。 老壶,有用调砂泥制作的,但不多。有的老壶看似调砂,实际上是泥料中含砂比例较高加之纯手工炼泥方式造成的。粗而不糙,看着粗犷,但手感润滑。现在流行的调熟砂仅是对老壶质感的模仿,泥料目数大,通过调熟砂虽能达到表面粗犷的视觉效果,但上手一摸却是所见非所得。
-
为什么泥料同为底槽清,烧成的紫砂壶颜色却各异?时间:2024-01-20 浏览:710
答: 纯“底槽青”泥料,烧成温度较高,约需1240℃的高温才能烧结。温度达标,壶色呈紫红或棕红色;温度略低,壶色呈偏黄的土红色。 在保证紫砂质感不变的前提下,在纯“底槽青”泥料中添加一些其他原料,就可改变烧成温度和颜色,例如加入石黄,窑温就只需1120~1160℃了,但紫砂的质感与滋润度均可不变。 调砂和窑温,可以形成千变万化的壶色,这就是同为“底槽清”料,紫砂壶的壶色却不一样的原因。
-
如何辨别紫砂泥是否纯正?时间:2023-11-22 浏览:807
答: 有人说“拿一根火柴在壶身上划,能划出火来的就是真紫砂,不然就是假的。”其实,这并不是鉴别紫砂的可靠方法。火柴有用红磷为原料的,红磷的燃点低,只需轻轻摩擦便会燃烧,在衣服上摩擦也会燃烧。 如何简单鉴别紫砂泥是否纯正呢? 一看色,纯正紫砂的颜色应具有玉石般的韵味,不论其自身是紫色、黄色,还是红色,其光质像上了油一样,越擦越润。 二听音,在壶内放入茶叶,然后注入开水,紫砂壶因为透气性好,会发出沙、哑、沉的声音。如果注水入壶时,发出金属声或者瓷器般的脆声,就可断定不是紫砂或者泥料不纯。 三嗅味,掺了化工原料的壶有异味。用铁观音茶入壶,泡一小时后,茶水变色或有异味,则属假紫砂料。 四抚摸,紫砂手感滑润、舒坦、自然,虽有颗粒但仍很圆润,用传统手工加工碾磨的砂粉,其手感和机器加工出来的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