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砂问答 问答搜索
搜索结果
-
紫砂壶的底分哪些式样?时间:2023-11-02 浏览:846
答:紫砂壶壶底分为平底、一捺底、加底和钉足、梯形托榫足。平底就是截底,如扣碗状,是在壶底平封一片泥片,形制拙朴,手法简单,茶壶安置也最稳妥。一捺底亦称罗汉底,犹如在球面上按捺瘪陷成的凹窝,常用于圆器,简洁明快,灵巧利索。加底即假底,有圈足和挖足之别,制坯时,若在底面附加一层泥片,然后挖去中间留下周圈为足,则称挖足,若将另做的圈形贴附到壶底为足则称圈足。钉足常用于口小底大的器型,圆器一般用3钉足,方器则为4钉足,形式有短柱、倒锥、如意、棋子等,皆为做好后粘接在壶底。梯形托榫足又叫挖犴门、连角足,在方器的各面底部开挖,形成扁梯形托榫足。
-
紫砂壶底的梯形托榫足为什么又称挖犴门?时间:2024-01-20 浏览:683
答:
“犴门”是“狴犴门”的简称。《小五义》第69回:“来到监牢狱的门首……往里一走,奔正西。有个虎头门,上头画着个虎头,底下是栅子门,正字叫狴犴门。虽画着虎头,乃是龙生九种之内,其性好守,所以画在监门之上,取其有守性的意思。”古代神话说龙生九子,第四子名“狴犴”,虎头蛇尾形,无齿善吞。旧时牢狱囚门,面阔而矮,门上雕狴犴,喻此门吞恶人于腹,弃恶从善后可再被吐出。
紫砂方器的底部,开挖矮而宽的敞口,形成扁梯形托榫壶足,其形似“狴犴”,故俗称“狴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