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砂问答 问答搜索
搜索结果
-
本山绿泥烧制的紫砂成品有什么特点?时间:2023-11-24 浏览:1208
答:
一般将烧成后带黄色的紫砂泥料统称团泥,团泥大致可分为块状团泥与片状团泥两大类。块状团泥结构松、密度小,烧成温度高,烧成使用后容易发生吐黑现象;片状团泥结构紧、密度大,烧成温度相对较低。
本山绿泥,属片状团泥,其原矿表面如同贝壳般细腻而光滑,几乎不含砂质。烧成后肌理丰富,色泽光润透亮,青中略有黄色,颗粒清晰。氧化状态烧成,低温成品为黄中泛青,高温成品为青中泛黄,还原状态烧成,可呈天青色。
-
紫砂泥料中的本山绿泥是什么?时间:2024-01-20 浏览:582
答:本山绿泥,是一种略带青灰色的泥料,如青壳鸭蛋的颜色,烧成后呈米黄色。本山绿泥也产于甲泥矿内,有“泥中泥”之称,藏量比紫泥要少得多。绿泥产量不多,泥质较嫩,烧成温度一般1250℃左右,收缩率12%左右,一般多用作紫砂器物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血的颜色更为多彩。不过紫泥和本山绿泥的混合泥——团山泥则可制作大件产品。
-
本山绿泥和芝麻段泥两种紫砂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时间:2023-11-24 浏览:582
答:
本山绿泥含石英偏多,坯体烧成收缩大,容易开裂,俗称“料爆”,不易制作大件产品。烧成后一般呈驳杂的米黄底色,白色、黑色颗粒在底色中融为一体,颗粒间层次感不是特别明显,像是在各种颗粒的表面罩了一层米黄色的薄纱,观感温婉柔和。
用本山绿泥调配其他泥料,可变化出诸多不同的泥色和质感,称“芝麻段泥”,坯体烧成收缩较小,不易开裂,俗称“料腻”,可制作大件产品。底色和颗粒的层次感比较清晰,底色偏白,黑色、偏红色颗粒突出显眼,像是在暗白色薄纱之上点缀的色点,整体色调清冷,观感刚硬。
本山绿泥泡养后泛青光,米黄底色更为明显、柔和,温润如玉。芝麻段泥,泡养后颗粒变暗红色,久而泛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