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胸怀展陶都风采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  □本报记者 郑  钊  实习生 倪  晶  陶都宜兴,一把紫砂壶闻名世界,一城山水引人入胜。多年来,我们始终毫不吝啬地敞开胸怀,不遗余力地举办陶文化节、素博会、秋洽会、春博会等特色活动,为的就是给世人一个认识和领略这座城市美丽的机会。在游人、客商口中,我们常听到“宜居”“宜游”“宜商”这样的赞词。但不容否认,正如杭州网友“路小果”的帖子所言,我们身边也会发生一些有违和谐、有损文明的事情。归根结底,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市民
  □本报记者 郑  钊  实习生 倪  晶

  陶都宜兴,一把紫砂壶闻名世界,一城山水引人入胜。多年来,我们始终毫不吝啬地敞开胸怀,不遗余力地举办陶文化节、素博会、秋洽会、春博会等特色活动,为的就是给世人一个认识和领略这座城市美丽的机会。在游人、客商口中,我们常听到“宜居”“宜游”“宜商”这样的赞词。但不容否认,正如杭州网友“路小果”的帖子所言,我们身边也会发生一些有违和谐、有损文明的事情。归根结底,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市民应当有与之相对应的宽阔胸怀。

  城市的风采,由主人的精神气质来体现。来自扬中市的周文在宜兴工作了6年,亲眼见证了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亲身体验了宜兴人的和谐友善,他早已爱上这里,也决定在此安家落户。周文认为,细微之处见修养,市民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平常而细小的事情,往往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风采。“五一”期间,部分市民的不文明举止显然与宜兴开放、文明的城市气质不相符。现如今,宜兴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新市民融入其中,他为此感到骄傲,同时希望新市民不仅仅参与城市建设,也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审视这座城市,参与到文明城市的创建中。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宜兴”们就更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当好家、请好客”。

  城市需要扩大开放,城市居民更要有宽阔的胸怀。市发改委服务业科科长芮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谈了自己关于文明宜兴建设的想法。他说,近年来,我市开放胸怀,大力引进人才、项目、资金等资源,助推城市发展。随着优质项目的相继落户,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生活设施不断完善,宜兴正成为一座越来越开放的城市。在城市开放的同时,每一个市民也应当有更为开阔的胸怀,有更高的文明素养。对所有来宜兴的客人,我们要有一颗包容、善待之心,要树立“客人优先”的意识,用自己文明友善的形象,展示整个城市的良好形象。

  市民素质的提升,要跟上“宜兴速度”。一次旅行,途中所见的不光有风景,印象更深刻的是沿途遇到的人。市旅游园林管理局旅游促进科科长范双喜认为,旅游业是展示城市精神风貌的一扇窗。近年来,随着城市开放度的日益扩大,我市旅游业发展不断提速,来宜游客不断增多。他说,市民素质的提升应当跟上这样的“宜兴速度”,这是一个不断宣传、教育、学习、引导、实践的过程。政府部门完善硬件设施、强化引导是必须的,但更需要市民积极主动关注城市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与之一同进步,营造亲切的陶都形象。

徐元明一脉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