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砂问答 问答首页
-
紫砂壶表面出现黑晕的原因时间:2024-01-20 浏览:744
答: 紫泥泥料制成的某些壶,使用后出现不规则的深色块,称作“黑晕”、“花泥”,底槽青料的壶,这种现象更多。 好的紫泥料,尤其是底槽青料,在长时间陈腐后,因泥的内外氧化程度不一致,着色离子会游离、集聚于泥块的表层,如在制壶前不对泥料重新充分杵打,烧成品上就会产生黑色晕纹。老壶中此类现象较少,就是因为老艺人在用泥前会把将用的泥料重新杵打。 不过,壶表上的“黑晕'反倒表明了这把壶是用“真正紫砂泥”制成的。
-
紫砂泥色和冷热可急变的决定因素时间:2023-11-28 浏览:895
答: 紫砂泥最主要的显色元素是赤铁矿。绿泥、红泥、紫泥,就是因为赤铁矿的含量不同而显色不同。铁在一定的烧制气氛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红褐色的三氧化二铁和黑色的氧化亚铁,烧制温度越高还原越多,紫砂泥的颜色也就越深。 紫砂泥中的氧化铝成分,决定紫砂泥耐急热急冷的独特物理特性和较宽的烧制温度。优质紫砂泥中,氧化铝的含量比赤铁矿的含量要高近一倍。
-
紫砂的双气孔结构由什么决定?时间:2024-01-20 浏览:795
答: 紫砂的“双气孔结构”,与其所含石英成分紧密相关。紫砂的“紫”,是说颜色;紫砂的“砂”,是说性质。 砂,有两种含义:一指单体的纯粹石英颗粒,一指复体的石英混合团结。我们通常谈到紫砂,都是说它的后一种含义。 紫砂烧成品,之所以有“能内外通气而不通水”的特殊性,物理成因是:相邻的石英团结物之间的空隙粗大,形成了开放性气孔,气体由此出入;单一的石英团结物内部的空隙细小,形成了封闭性气孔,水体由此阻塞。这就是所谓的“双气孔结构”。
-
区分红泥与紫泥的方法时间:2023-11-24 浏览:1072
答: 红泥与紫泥是制作宜兴紫砂壶常见的两种泥料,一红一紫,在红泥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氧化锰,烧成后也会呈现不同的紫色,故单从颜色上来看有时会难以区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辨: 就用途而言,红泥不利独自成陶,通常用作器表化妆土,紫泥胎骨坚致,可独自成大品。 就光彩而言,红泥的色相是红艳活泼,娇妍多姿,紫泥色相沉郁稳重,庄重凝练。 就泥性而言,红泥成型工艺难度较高,烧成品率仅约七成,紫泥成型较易,坯体烧成率较高,窑温宽容度亦大。 就触感而言,红泥颗粒细腻,器表触感平滑,紫泥胎身气孔结构较松散,器表触感较滞涩。 就声音而言,红泥音频较高,共振性佳,紫泥音频较低,共振性差。 就造型而言,红泥所制器形较少,多为光素几何形,壶的容量亦较小,紫泥器形多变,或方或圆,或光或花,壶的容量较大。
-
紫砂泥料中的民国绿泥的特性时间:2023-11-24 浏览:1402
答: “民国绿泥”亦称“墨绿泥”,属绿泥类,是将着色金属氧化钻等,适量加入本山绿泥中配制而成的一种紫砂色泥。烧成后,呈深绿色至墨绿色,呈色的深浅随氧化钻加入量的多少而定。这种配制方法,始于民国时期宜兴陶瓷职业学校校长王世杰,故称“民国绿”。 窑温约为1150℃,收缩比约 15%,适合冲泡轻焙火系列的乌龙茶。 民国绿泥的胎土是 100%的本山绿泥,色料是提炼纯净的氧化钻,没有毒害,价格昂贵。壶经过 1100多摄氏度的高温,钴已完全无毒害。 市面上一些油绿油绿、绿得刺目、绿得让人难受的那种壶,用料绝不是“民国绿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