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砂问答 问答首页
-
紫砂壶流的制作有哪些要求?时间:2023-11-22 浏览:797
答: 紫砂壶的壶流在制作时的基本要求是:根部大于口部,内壁光洁顺畅。 水孔的总面积要大于流口面积,以增加出水压力和收水回力。流身斜出壶身以45 度左右为宜,欠则“喷”,过则“漫”。 有坯手在坯体成型后,轻巧敲击流口前端下部使稍向上弯,也有坯手在流口内壁下沿做小凹槽,都是为改变出汤的瞬间流向,力图避免收水时滴涎。
-
为什么有的紫砂壶会流涎?时间:2024-01-20 浏览:822
答:壶流的形状、长度,水孔的位置等,决定了一把壶能否“出水七寸不散花,收水利索不流涎”。但是,壶流的形状、长度以及水孔的位置等,又必须和壶型相配。有些壶型如“龙蛋”、“西施”等,壶流的特定形态就是容易涎水的。所以,不能要求所有的壶都不涎水,只能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症解决,如注水不要过满,收水手势要干脆果决、备有茶巾随时擦拭等,以免壶流下的颜色跟壶身不一致。至于购壶时注入清水不流诞,回家泡茶则流涎的状况,是因为清水和茶汤张力不一致的原因。如果有茶渣堵塞了流孔,流诞则会更严重。
-
紫砂壶的流嘴主要有哪些样式?时间:2023-11-21 浏览:849
答:壶流端部的出水口称为“嘴”,常见的样式有平嘴、包嘴、舌嘴3类。平嘴多见于“筒流”,如同将壶流平截掉一段;包嘴多见于“一弯流”,如同将壶流截掉后又进行了包拢整理;舌嘴多见于“二弯流”和“三弯流”,如同将壶流斜切后又将外沿拉长为舌形。
-
紫砂壶的壶流的主要样式有哪些?时间:2024-01-20 浏览:1050
答: 紫砂壶的“流”,俗称“壶嘴”,是壶身以外出汤部件整体的总称,可细分为唇、额、嘴、嗉,一般把整体叫做“流,把流顶部的出水口叫做“嘴”。好的紫砂壶流,出水通畅而不涎水,水柱7寸而不散开,直泻杯底而无声响。出水的表现与流壁的薄、光,流根的大、聚,身筒孔眼的密、匀,嘴孔的圆、润,盖孔的豁、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壶流的风格须与主体统一,并和壶把相均衡。流与壶体连接有明显界限的称“明接”,无明显界限、续出自然的称“暗接”。 壶流可分为5种样式:(1)一弯流,形似鸟喙,俗称“一喙嘴”,一般为暗接处理,较短,安装的位置也较高,常见有向上和向外的区别。(2)二弯流,下方须有“嗉囊”,加大根部截面,增加出水的冲压力,明接和暗接均有。(3)三弯流,嗉囊更大,在靠近身筒处多有一道弧线,明接处理较多。(4)直流,明接和暗接处理都有,又可分为下粗上细的“剑流”和上下等粗的“筒流”。(5)鸭嘴流,也称“鸽嘴流”,暗接居多,常用于壶口较大(甚至和身筒直径相近)、几无壶肩的壶式上,状如在壶口侧附加的半漏斗形出水口。
-
紫砂壶壶身的基本形态有哪些?时间:2023-11-21 浏览:817
答:无论光器、花器、筋纹器、提梁器,无论高矮、缩放、规格、变化,紫砂壶身筒的基本形态不外乎4种:(1)球形,常见有圆球形、半球形、椭圆形、腰圆形等,扁如柿扁壶,高如瓮圆壶,适中如秦权壶;(2)方形,常见有四方、六方、八方等,如僧帽壶、砖方壶;(3)桶形,常见有如牛盖洋桶壶、钟德壶、柱础壶等的直立桶形,有如松段壶、高梅桩壶等的异形变化桶形,有如石瓢等壶的上小下大桶形,有如矮僧帽等壶的上大下小桶形;(4)碗合形,常见有如合斗壶的方合形,采用镶身筒成型,有如合欢壶、合盘壶的折腰形,一般都是将泥片经虚坨分开成型后再对接粘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