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砂问答 问答首页
-
紫砂壶的陶刻装饰是什么?时间:2023-11-04 浏览:663
答:陶刻是紫砂装饰的主要手法之一,常见的陶刻装饰,是将纹样(书法绘画)用毛笔书画在紫砂壶坯上,然后运刀依墨迹镌刻,称“刻底子”,也有直接在坯体上刻划,事先不需要书画纹样,称“空刻”。有的纹样刻好之后还要着色,使画面更具装饰效果。陶刻涉及传统书法与绘画,是表达人类情感最直接的载体,紫砂陶器上的诗、文、画亦承担着这样的功能。陶刻师在紫砂器上的刻制,主要是抒发人生感悟与情境哲思,也有深化茶与壶的切壶、切茶的赞语,给使用者和收藏者带来精神上愉悦的审美体验。
-
紫砂壶的线装饰有哪几种样式?时间:2023-11-01 浏览:552
答:紫砂壶的线装饰有灯草线、子母线、云肩线、凹凸线、凹肩线、抽角线、筋囊线等。灯草线是指状如灯草的小圆线,一般用于紫砂器的口沿、足部或肩腹部。子母线又称文武线,一般用于壶类的口盖组合的一粗一细的双线。云肩线一般用于壶颈部、盆类口下沿等转折部分,即肩部。凹凸线又称皮带线,是以线条的粗细、厚薄、宽窄来取得不同的艺术效果的,有的紫砂壶由上下两半镶接成型,在接合的腹部加贴凹凸线或皮带线,既掩盖接痕,增强镶接牢度,又有装饰作用。凹肩线是用于紫砂壶肩部的一种曲线,可加强器型的节奏变化。抽角线又叫折角线,一般用于方型紫砂壶器的面与面的交接处。筋囊线一般用于壶体的云水纹、如意纹、菱纹、花瓣纹中。
-
紫砂花器的基本成型过程是怎样的?时间:2023-11-01 浏览:946
答:以梅桩壶为例:用木搭子将泥段拍打成厚薄均匀的泥片和泥条。按样板裁制壶底、壶口、壶身泥片。接着,用泥片围成树桩状身筒,用脂泥粘接牢固。然后用脂泥粘接底片、口片等,并用泥琢塑树节、树疤。再将壶口泥片开启,留作盖片用。用竹刀将壶底部、口部整理光洁。然后,按模型制壶嘴、壶把、壶钮雏形,再细加工修饰。随后,搓制小树枝、印制梅朵,按构图要求贴饰壶身各部。完成壶身后,钻嘴孔,用脂泥粘接壶嘴与壶把。将壶口开出的泥片作盖板,粘接上子口,成盖后铃印章。接着按模型制盖面梅花、搓梅枝,用脂泥粘贴于盖面。随后修整壶口,用明针修光壶身、壶嘴及壶把。然后用顶柱支撑,印章对正壶把位置,用木椰头轻轻敲击,直至清晰。最后,将壶内处理干净光洁,盖上壶盖再作精细修饰。
-
紫砂筋囊器的基本成型过程是怎样的?时间:2023-11-01 浏览:699
答:用木搭子打制厚薄均匀的各部位泥片和泥条。然后,按样板确定泥片的尺度,用凿子按样板切割壶口、壶盖,校正口、盖,使之在置换时可平整通转。随后打制圆形身筒,把生动流畅的瓜棱、花瓣、云水纹等形体,分为若干等份纳入精确严格的设计当中。全手工成型制作时,筋囊全是在光身筒上手工压勒出来的。挡好壶身后,口部满片,保持壶体中空及湿度,以防后期加工、清理时变形。接着用各种规格的线梗、牙子、尖刀规范清理筋纹和口部、底部。随后做嘴、把、盖,期间注意使筋纹瓣整齐划一,尺寸准确。最后是开口和精加工。
-
紫砂方器的基本成型过程是怎样的?时间:2023-11-01 浏览:837
答:方壶一般用镶身筒成型的方法,完成身筒后,装底、满,即是用拍打方式将底片和满片镶贴于壶身上下。方壶的壶身由多片泥片镶接而成,因而在镶贴完后,需要再次对整个壶身修整,使壶身周正、不偏不倚。随后是上大只、上假底、覆脂泥、上线片,做嘴、把、盖,方形壶嘴的制作和制作壶身的方法差不多,都是采用镶接成型法将泥料拍打成泥片,泥片由厚到薄,厚的一边为壶嘴的下端,使用预先制好的模片贴在泥片上,用刀以一定的角度裁划出相应片数泥片,用脂泥使之结合,并用刀修整,使其端正、光润,注意壶嘴里面不能残留过多的脂泥,防止堵塞壶嘴。最后是开口和精加工即完成生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