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壶舍得:我对青山语一诺,青山数诺定与我

    中秋节,周边的工作室都没人了,整个院子都空空荡荡的非常安静,弄的我也懒惰起来~直接赖到12点才起身~不过庆幸自己不是奔波在外的人,离家也就5分钟的路程,心里踏实许多。过节的同时,还是放一款喜欢的紫砂壶,一起看看吧喜欢这款紫砂壶的刻绘,简单,警醒。这把壶看着也不大,却也有260毫升。整体给人的感觉,是稳中大方,不争不抢。好了,大家还是多多趁着节日,给自己放个价,和家人好好团聚吧~(近来多有人冒用我的名义,小伙伴们请注意,本人仅有这一个头条号,找我可点下方链接看店名~)

    05/30
  • 紫砂壶舍得:我对青山语一诺,青山数诺定与我

    中秋节,周边的工作室都没人了,整个院子都空空荡荡的非常安静,弄的我也懒惰起来~直接赖到12点才起身~不过庆幸自己不是奔波在外的人,离家也就5分钟的路程,心里踏实许多。过节的同时,还是放一款喜欢的紫砂壶,一起看看吧喜欢这款紫砂壶的刻绘,简单,警醒。这把壶看着也不大,却也有260毫升。整体给人的感觉,是稳中大方,不争不抢。好了,大家还是多多趁着节日,给自己放个价,和家人好好团聚吧~(近来多有人冒用我的名义,小伙伴们请注意,本人仅有这一个头条号,找我可点下方链接看店名~)

    05/30
  • 购买宜兴紫砂职称壶的魔咒

    以职称级位高低来确定紫砂价位的魔咒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打破,随着人们对紫砂艺术的了解,对紫砂成型工艺的逐渐认识,以及对当下紫砂生态圈的深入研究,将越来越重视紫砂工艺水准而不是作者这个人的职称。宜兴紫砂成型工作者有十多万人,加上下游从业者,整个紫砂产业链上已有二十万人,能真正成为紫砂艺术家的人不多,现在商家不遗余力地鼓吹作者的职称是如何如何的重要,其目的大家都知道,就是想把自己手中的紫砂壶价格卖的更高一些。一把紫砂壶质量的好坏大家都能评判,但对艺术造诣来说,却很少有人谈出所以然来。同样一个造型,不同的人去做,会

    05/29
  • 这些将被淘汰出局的紫砂艺人

    我们并不算悠久的紫砂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紫砂文化,尤其是当代那些最驰名、具影响的所谓高工大师、名人名作,都变成了文化遗产的"传承者",都在被现代传媒热热闹闹地"打扮",甚至拆卸重组,再浓妆艳抹,挤眉弄眼,招摇于市。但随着现代人审美水准的提高,大多数没有文化根基、只有职称,没有创意思思、只有工匠精神,那些只顾数量,不重质量,只重视职称,不顾人格品性的人,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被淘汰出局。当然,不是花几万元在清华大学工艺班上一周培训课就能打牢文化基础的,更不是花几万元通

    05/29
  • 宜兴成立鉴定评估委员会 将制定紫砂壶标准

    昨天,中国标准化协会宜兴紫砂壶鉴定评估标准委员会在宜兴成立,中国标准化协会传统工艺技术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当天在宜兴表示,制定符合行业要求的传统工艺产品标准,旨在为传承与保护中国传统工艺建立制度环境。据中国标准化协会宜兴紫砂壶鉴定评估标准委员会主任卫江安介绍,和其他传统工艺品一样,紫砂壶市场也容易出现混乱无序,假冒伪劣鱼目混珠的现象,影响宜兴紫砂壶的声誉和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究其原因,除了对传统工艺重视程度不够,还在于缺乏标准规范,从业人员与市场管理无矩可循。宜兴紫砂壶鉴定评估标准委员会将会同当地政府有关职能

    05/29
  • 呈垚 ‖ 紫砂知识学习 . 降坡泥

    每个人对同一物品的喜欢也各有不同的,紫砂矿料的多样性,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参照实物,或到实地见识后,会让我们更加笃定要找对好的东西是要花功夫的。今年新添了不少花器,选料是降坡泥。来,一起看看。黄龙山青龙山本来相连,丁山通往宜兴的路从两山之间通过。据说,此路是民国期间为方便蒋介石从南京到浙江老家而修建。前几年此路扩建,降低路面并修建紫砂之源公园,发现了很多紫砂泥,最主要的一种烧成后呈橘黄,黄颗粒丰富,泡养效果明显,因第一次发现,故以发现地域名称命名,称之为降坡泥。降坡泥是唯一一个专门以地域名称命名的紫砂矿料。降

    05/29
  • 请欣赏一下这把朱泥紫砂壶

    朱泥,红而不艳,柔但不娇。朱泥,以指弹扣,声脆,有油脂感。朱泥,矿泥为橘色,烧后红中透橘黄。朱泥,矿少料稀,自然是贵有贵的道理❗️泥要好,工要正,作者又要有职称,卖几百,可能嘛❓❗️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05/29
  • 传统解析结合时代审美 了解当代紫砂陶刻发展

    昨日上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优秀传承人艺术院主办的"正觉圆明--中国书画名家陶刻艺术展暨第二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刻艺术高研班结业展"在北京圆明园正觉寺隆重开幕。展览地选择在北京圆明园举办,意在坚持高端性、人文性与学术性。该展览并成为"中国优秀传承人系列主题活动"之一,陶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多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本次展览一方面,一大批高层次艺术家的介入,给予了当今的紫砂陶刻艺术许多新的养分; 另一方面,书画家和紫砂大师的碰撞与交流互动,不仅在艺术理念上产生火花,

    05/29
  • 为什么现在有钱人都用紫砂壶喝茶

    夜晚,独坐桌前。泡一杯清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一直沁入心脾。那种淡淡的清香,香而不浓,使人心神具安,心灵愉悦!而紫砂文化,更是源远流长。遥想东坡当年,一壶好茶,三五好友,坐而论道,对墨挥毫,文人的雅致生活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今,生活在物质社会的现代人,更需要这种境界的回归。而这种回归,也许,就是从一杯茶、一把壶开始。紫砂壶承载着中国传统禅茶一味的文化,制作紫砂不仅是一门单纯的技能,更是一份福德,一份虔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壶对得起良心,这是祖祖辈辈手艺人恪守于心的教诲。我也希望您能加我微信,对紫砂壶能

    05/29
  • 宜兴紫砂壶:一把砂壶一座城市

    宜兴紫砂壶:一把砂壶一座城市在我眼中,陶都宜兴,就是一把举世无双的紫砂壶。这样说,并非因为宜兴人独独拥有了上苍恩赐的紫砂土,创造了世界绝无仅有的紫砂壶手工制作工艺。而在于,一把小小的紫砂壶,能够装得下宜兴的山水禀赋和人文情怀;或者说,宜兴具备了紫砂壶所有的美学特征。有道是壶中天地大,壶中日月长。一壶虽小,在爱壶之人看来,却能容下天地万物,古今历史,更装载了他们的一腔热血,万千幽思。这样的气度,也造就了以壶为友的宜兴人。地处太湖之滨、三省交界之域,置身吴越楚文化交融之中,宜兴人从来不缺海纳百川的胸襟,兼收并

    05/28
  • 寻壶第1期--追忆紫砂壶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

    上世纪八十年代顾景舟在陶坊制壶(资料照片)顾景舟作品"松鼠葡萄十头套组咖啡茶具"顾景舟作品"提璧组壶十一件套"顾景舟作品"高腰线三足提梁套壶"顾景舟作品"九头咏梅茶具"顾景舟作品"僧帽壶"顾景舟作品"菱花套壶"顾景舟作品"宝菱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总是潜伏于常人实现的感官之外,高人的所思所想寄附于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形体之内。读懂它的人也恰恰从一件形体的细微变化中捕捉到

    05/28
  • 呈垚 ‖ 紫砂知识学习 . 矿料红皮龙

    红皮龙,又名野山红皮龙,出产于黄龙山主体与宝山之间比较狭小的区域。丁山老城区在黄龙山东及南,以前,该地 区比较荒凉,坟墓较多,故称为野山。红皮龙蕴藏在地表层,较薄的一层,矿层厚度10-30厘米,颜色偏红。红皮龙矿料为砂质岩,较为坚硬,砂性重,黏土成分较少,棱角锋利,云母较多,有青灰色的团状、雾状或条纹。与老紫泥泥性较为接近,但烧结温度较高,是现今为止发现收缩最小的矿料。初步烧结温度为1180度,1200度左右成品效果较好。红皮龙生坯时:烧制后:生坯时:200倍放大镜下效果图:红皮龙类属大红泥,

    05/28
  • 我相信你没见过的紫砂老照片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紫砂距今已千年有余,从最初的萌芽到现在的繁荣,它经历了无数的变迁,这里九香与大家分享一些个人比较有感触的老照片。龙窑龙窑柴烧80年代宜兴陶瓷公司的水运码头80年代的紫砂厂紫砂厂80年代的展厅1959年参加全国群英会于天安门前合影自左至右:陈岳良、范正根、朱可心、薛如发、任淦庭、施福生、顾景舟、徐秀棠、鲍新元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

    05/28
  • 中标协紫砂壶鉴定评估标准委员会在宜兴成立

    5月28日,中国标准化协会宜兴紫砂壶鉴定评估标准委员会在宜兴揭牌成立,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纪正昆,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发展工程工委顾问孟宪刚,中国科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发展工程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杨新出席活动。宜兴市领导赵菊明、储红飙、温秀芳等为该委成立揭牌。揭牌仪式由宜兴市紫砂研究院院长卫江安支持,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发展工程陶瓷专家委员会同时在宜兴成立揭牌。揭牌仪式现场“东方明珠,紫砂一绝”。宜兴紫砂壶以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美观实用而享誉古今

    05/28
  • 真假顾景舟仿古紫砂壶的辨识

    仿古壶是紫砂史上的经典器形,以造型简朴、喝茶实用而受人喜爱。古往今来,不少艺人、匠人以自己的感悟,临仿这款不知道是谁创制的壶型典范。同一个造型,同一个尺寸,每个临仿者制作出来的"壶味"绝不相同。在上世纪末,紫砂艺术大师顾景舟先生的作品成为收藏者追捧庋藏的对象后,仿顾景舟的作品应运而生。真假顾老作品,其实辨识并不难,假顾壶的壶体线条力度较弱,壶内、壶面处理均不到位,加之泥料与真品的差距,所以辨识并不困难。下面前三张图为仿品,后为真品。仿品下图为顾老真品:真品仿古壶初看简单,细细品察,无论

    05/28
  • 真假顾景舟仿古紫砂壶的辨识

    仿古壶是紫砂史上的经典器形,以造型简朴、喝茶实用而受人喜爱。古往今来,不少艺人、匠人以自己的感悟,临仿这款不知道是谁创制的壶型典范。同一个造型,同一个尺寸,每个临仿者制作出来的"壶味"绝不相同。在上世纪末,紫砂艺术大师顾景舟先生的作品成为收藏者追捧庋藏的对象后,仿顾景舟的作品应运而生。真假顾老作品,其实辨识并不难,假顾壶的壶体线条力度较弱,壶内、壶面处理均不到位,加之泥料与真品的差距,所以辨识并不困难。下面前三张图为仿品,后为真品。仿品下图为顾老真品:真品仿古壶初看简单,细细品察,无论

    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