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画保存最好的方法

    想让珍藏字画长久留存?专业字画保存方法很关键!掌握科学字画保存方法,从控制温湿度、避光通风到正确存放,轻松守护字画艺术价值,让珍贵佳作代代相传。

    09/04
  • 秘色瓷与普通越器的区别

    秘色瓷是越窑工匠有别于普通越器而专门烧制的产品,两者在胎釉处理、制作精细度、装烧工艺等环节的系统性差异,体现了不同的生产标准与定位。这种差异并非简单的质量高低之分,而是从原料选择到装烧完成的全流程工艺规范所决定的特定品类属性。

    08/25
  • 各大博物馆珍藏的越窑秘色瓷

    各大博物馆珍藏的越窑秘色瓷,犹如一把把钥匙,将为我们打开那扇通往古代辉煌制瓷工艺与丰富历史文化的大门,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珍贵藏品的世界。

    08/18
  • 越窑秘色瓷的制作难点

    越窑秘色瓷的制作难点贯穿从原料甄选到成品出窑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暗藏玄机,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

    08/11
  • 龙泉窑蚂蝗绊葵口茶碗,世界著名残器

    南宋蚂蝗绊葵口茶碗是龙泉窑珍品,虽经锔钉修复,却成“世界著名残器”。这只蚂蝗绊葵口茶碗釉色莹润如美玉,见证中日文化交融,其独特锔钉印记与传奇传承,让它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熠熠生辉。

    08/08
  • 汝瓷绝色:一抹天青越千年

    周杰伦的《青花瓷》中那句脍炙人口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让无数人记住了青花瓷的婉约之美。很多人误以为天青色是青花瓷的专属,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种令人神往的天青色的真正知音,其实是北宋汝窑那抹摄人心魄的雨过天青。

    07/22
  • 高建斌——七彩紫砂陶创始人

    高建斌,又名高建兵,艺名紫龙,生于1973年,陕西省工艺美术行业艺术大师,陕西七彩紫砂创始人,其艺术人生融合了家学传承与创新探索,在紫砂艺术领域开创了独具特色的“陕西七彩紫砂”流派。

    07/21
  • 越窑秘色瓷:千年翠色之谜

    唐代青瓷艺术中,越窑以其卓越品质独领风骚,而越窑青瓷中的秘色瓷更是堪称绝品,千百年来以其神秘色彩引发无数遐想。

    07/18
  • 紫砂文房,方寸间的无言大美

    为与笔墨纸砚相伴,紫砂匠人以巧思妙手,抟泥成器:水注、水盂、笔洗、笔架、笔筒、臂搁、印泥盒、砚台乃至文具盒……尺寸或盈尺,或不足寸,皆精巧玲珑。它们集实用之效、优美之态、闲适之情、韵律之韵、把玩之趣于一体,是书案上不可或缺的清供雅物。

    07/09
  • 张博:越窑秘色瓷代表人物

    张博,字越人,“青瓷四小龙”之一,精于复刻古越窑经典器型,尤以香灰胎薄胎见长,被青瓷界誉为“薄胎第一人”,运用古法配方调制的“秘色釉”,色泽质感与古越窑残片极为接近,令无数藏家为其作品所蕴含的醇厚老味而着迷。

    06/30
  • 茶事桌案好物:茶宠

    茶宠,雅称"茶玩",是茶席间以茶汤滋养的雅玩之物,兼具装饰与把玩功能。其材质以紫砂、澄泥等陶质为主流,亦有瓷、石、玉等珍贵材质制品。

    05/06
  • 紫砂文房雅玩三珍:笔筒、水盂与砚台

    自明末清初起,紫砂器物逐渐突破茶器范畴,在笔筒、水盂、砚台等文房器具中绽放异彩,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紫砂文房体系,将实用功能与文人意趣完美交融。

    04/09
  • 泡茶技巧:头道茶到底能不能喝?

    茶叶泡制中的常见习惯是首泡舍弃,目的在于消除农药残留、去除灰尘和杂质以及改善头道茶的口感。然而,这种做法是否必要?本文将逐一探讨大众认为首泡茶应舍弃的理由。

    02/19
  • 陈鸣远的6件紫砂文房作品,价值千万!

    陈鸣远多才多艺,不但制壶技艺精湛,制作的文房用具更是让人拍案叫绝。本文将盘点陈鸣远大师难得一见的紫砂文房作品。

    11/11
  • 六大茶类之青茶

    青茶是一种半发酵的茶叶,处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因此在茶叶的颜色、味道、营养成分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06/21
  • 六大茶类之绿茶

    绿茶作为茶叶中的一种重要品种,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口感特色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06/21
  • 1/17 下一页 跳往第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