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砂问答 问答首页
-
紫砂壶的力度如何体现?时间:2024-01-20 浏览:450
答:“力度”,就是每一个弯折,特别是壶流和壶把,其弧度都有明显的折角,既有力量又配合并适应点(把)与面(身)、面(身)与点(流)的粗细变化,形成力的循环。 力度,需要3个要素: 身桶精神挺拔,流、把本身带有强转折角度并富有粗细变化,流、把与身桶镶接又高度和谐。
-
紫砂壶的气度如何体现?时间:2024-01-20 浏览:548
答: 有老艺人说“精神看肩,气度看腹”,就是说壶的身筒可反映壶的气度。魄力大小、气势缓急、宽容限度三者合称气度。壶腹的收腹弧线、壶口的宽度、壶颈的长短、子母线的厚度,都能反映一把壶的气度。 一般意义上说,底面宽的壶较稳重。但是,这种仅靠底面的稳重,是不确定的。腹线收得太急,重心就会提升,稳重感就要降低;腹线收得太缓,重心就会下沉,稳重感就会提升;腹线收得太随便,壶则显得僵硬呆板。 壶口宽度大,壶的气度则大。高振宇的“钟德”壶,即是典型。 为了体现壶肩的饱满度则要考虑适度缩短壶颈的长度,让壶肩重心得到提高,腹线才能有更大空间做调整。但壶颈缩短要适度,否则气度虽显而风骨不存。这表明,壶颈的长短,同样能反映一把壶的气度。 用于壶盖座片边缘的“子母线”,其宽度和厚度,可很大程度影响壶的整体气度。子母线要宽、薄、均衡,近看子线略厚于、略宽于母线,目的是要能够“压得住身桶。
-
紫砂壶的精神如何体现?时间:2024-01-20 浏览:835
答: “精神”和“气度”不可混为一谈。精神指有活力、有生气,气度指有气魄、有度量。精神为“骨”,气度为“肉”。 一个人,挺胸、阔肩、昂首,我们就说“这个人精神”、“这个人有骨头”,因为他的骨架重心是向上的。一个人,瘪胸、塌肩、垂首,我们就说“这个人窝囊”、“这个人没骨头”,因为他的骨架重心是向下的。 一把壶有无精神,也要看骨架。壶的骨架就是壶体局部的折角弧线。当壶体局部折出明显角度后,“面”的视觉形状、层次感应就会凸显,壶的精神也就全然不同了。比如:“掇球”壶的盖面,拱起的虚片折角明显,就显得圆润饱满;“传炉”壶的盖面,虚片拱起的折角若方中带圆,就显得刚毅有力。 砂壶如人,有身、腹、肩、颈、首。壶肩的折线极像人的肩膀,最能表达精神。古壶多朴拙,但大都精神表达到位,主因是骨架搭得好;今壶多务巧,但有的精神不到位,主因是皮细肉嫩骨头软。
-
对紫砂壶气韵贯通的理解时间:2024-01-20 浏览:929
答: 壶的外在线条和轮廓,是反映壶的内涵气质、意境、情趣、神韵的主要载体。说某把壶“气韵贯通”,就是指这把壶的各局部,通过镶拼衔接后,线条和轮廓在整体上接续得准确生动,整体气韵能够连接起来形成循环。如果镶拼衔接的位置、方式不对,一把壶的“气就会断掉”。 像“莲子”、“掇只”、“掇球”一类的壶,壶肩的重心由壶流、壶把的线条引导都略微偏上,壶流的内根可形成最大的水压,气韵贯通,提握舒适,出水顺畅。
-
对紫砂壶上无直线的理解时间:2024-01-20 浏览:703
答: 有壶友说:手工制的壶,是没有直线的。这话说对了一半,应该说“紫砂壶上无直线”。 近距离看手工成型的紫砂壶,不管是圆器还是筋囊器,它的所有线条或是圆弧状,或是抛物状,或是S状。即便是纯粹的方器,比如“方础”壶,远观的直线,近看也都是向外鼓出的弧线。即使是模具制作的、纯粹由直线构成的方壶,壶的每一个立面细看也是往外鼓的。 从理论上讲,“直”是相对的,“弧”是绝对的。从工艺上讲,泥材制线,表面是难以取“直”、易于取“弧”的。从视觉效果上讲,只有由外鼓的弧线构成的整体,才显得更饱满,更有气势。
标签: 紫砂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