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大师沈建强作品《筋纹传炉》

    沈建强,1957年生于宜兴,2012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作品以筋纹器见长,91年开始对紫砂筋纹器的潜心研究,业界有“藏筋瓤,找建强”之美誉。《筋纹传炉》是省大师沈建强己卯年(1999)作品,以独特手法将传炉壶创新演变成筋纹器,工艺精湛,比例协调,筋纹肌理饱满,体现秩序的规整精巧之美!壶体造型力蕴独具,传炉造型取材自古代青铜器,壶风敦厚朴实,寓圆于方,比方器多了一份圆润之美,比圆器多了一份刚毅之力。

    08/15
  • 省大师沈汉生《茗香壶》

    沈汉生,字石羽,1946年生,2005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1年 第五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1年 首届);1959年进厂,师从范泽林、谈尧坤;1960年跟著名陶刻大师任淦庭学艺,专功金石陶刻,铁笔传神,刀法精妙,作品多次获奖,收藏价值极高。

    08/15
  • 紫砂壶拍卖|吕尧臣、吕俊杰父子合制《子非鱼茶具》拍出322万元

    紫砂壶拍卖|吕尧臣、吕俊杰父子合制《子非鱼茶具》拍出322万元

    08/14
  • 紫砂利茶,你可知不同泥料的紫砂壶适合泡什么样的茶叶?

    紫砂壶大家都一般认为宜兴的会更好。那么就拿宜兴紫砂壶来说,宜兴紫砂壶的颜色一般有紫褐、朱红、泥黄三种。一般紫砂壶是用于冲泡普洱茶和乌龙茶用。

    08/14
  • 方器紫砂壶专业术语,你知道几个?

    经常关注紫砂知识内容的朋友们,大多对紫砂壶中的一些术语都有所耳闻,但了解下来,发现很多壶友对「方器术语」所知不多。

    08/14
  • 顾绍培爱女顾婷《吴径提梁》沈汉生铭

    顾婷,女,1976年生于陶都宜兴,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2018年研高,首届“景舟杯”银奖得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小女,嫡系传人,家学渊源,自幼爱好陶艺创作。擅长全手工传统技法,尤其能熟练掌握历代名家经典器形。《吴径提梁壶》是顾婷老师采用原一厂老紫泥制成,泥色稳重古雅自不必说,是一厂老泥料独有的色泽和质感,触手生温,深为藏家所喜爱。省大师沈汉生陶刻装饰,强强联手,更添收藏价值!吴经提梁是明代正德年间太监吴经墓中出土的紫砂提梁壶,也是至今发现的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早紫砂

    08/15
  • 在泡茶时,紫砂壶这几个细节你有注意到吗?

    茶作为中国百姓不可缺少的一种常用饮品有着它不可撼动的地位,千百年来,人们饮茶品茶,甚至用茶来治病,有的人甚至是一年四季以茶代水,茶不离口。作为泡茶神器“紫砂壶”……

    08/13
  • 紫砂壶拍卖|高旭峰制《大掇只壶》拍出57.5万元

    高旭峰,男,1970年生于宜兴制壶世家,优秀青年陶艺家,“七大老艺人”王寅春外孙,1986年进紫砂培训班学习制壶,198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1996年师从花货大家江建翔、谈跃伟……

    08/13
  • 把壶拟作人,奥兰田《茗壶图录》,慧眼识珍!

    中国自明代以来,不断有人记述紫砂壶艺的历史,并阐释和挖掘紫砂壶的文化内涵。紫砂壶收藏和研究界一般认为,在明、清两代紫砂壶鉴赏图书中,比较系统的和重要的两部就是《阳羡茗壶系》……

    08/13
  • 何道洪之女、何叶【神得】木石刻绘

    何叶,1972年出生于宜兴,2014年高工,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2016年 第二届)。1991年进紫砂工艺厂,追随其父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学习制壶技艺。作品以光素器最为专精,每能于单纯曲线结构中,摸索真谛,传形达意。明针工夫亦十分扎实,丝毫不茍,致力摸索砂陶造型之美。

    08/14
  • 周志君《祥瑞壶》国大师鲍志强铭

    周志君,1965年生于宜兴,祖辈从事陶瓷手工业,2014年高工,86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其岳父著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鲍志强(字号:乐人),与妻子鲍燕萍在鲍志强大师的艺术指点和影响下,娴熟地掌握了紫砂制作的技巧,并在创作和设计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作品气度雍容大方、书卷气浓郁。

    08/14
  • 花器名家徐元明作品《南瓜提梁》

    徐元明,号远明,1964年生于江苏宜兴,2012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1981年从艺,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从事传统全手工技法及造型设计。他的紫砂艺术超凡脱俗,尤以松、竹、梅见长,所制之品灵动而富有活力,显然从传统中来,又自然的渗透着创新气息,又从自然生活中提取美的元素,加以个人的理解创新,使得每件作品栩栩如生,深入人心。

    08/14
  • 做文人壶,吴永明是认真的

    文人壶,始于清代。清代文人陈曼生(1768-1822),可说以一己之力,开创文人壶风潮。一句“曼生十八式”,引多少文人墨客为之狂热。“字随壶传,壶依字贵”,看似轻狂,但更多的是成竹于心……

    08/09
  • 紫砂泥料|不同矿区不同区分的段泥泥料

    原矿段泥,又称之为“团泥”,产于宜兴丁蜀黄龙山,原矿外观近白色,夹深绿斑点;除可当泥胚制陶外,亦可磨筛成细颗粒,作为调砂效果之用;烧成后呈次鹅黄色,略含极少数红色斑点。

    08/09
  • 汪寅仙徒弟王铭东作品《野趣》

    王铭东,1966年生于陶都,2018年高工,被业界称为“壶中一怪”,中青年实力派,以花器、素器见长;1983年进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1986年9月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为师,开始系统地学习紫砂的各种成型技巧和技法,期间更是得到中央美院教授张守智、美术家韩美林等人的造型指导。壶体饱满圆润,一弯流、倒耳把、卧足,壶盖塑桃叶,寿桃为钮,桃枝为流、把,比例恰到好处,壶身塑以桃叶、果实,于壶把处向壶身延展,原矿紫泥作胎,泥质淳朴,泡养性佳。此壶造型生动,玩之不足,赏之不尽。 桃子象征长寿,以桃入壶

    08/09
  • “孔家壶”孔小明【玉石】

    孔小明,男,1962年出生于制陶世家,2014年高工。1992年进厂,受到潘持平老师指点和吕尧臣老师作品风格影响,1990年与兄弟孔春华、姐姐孔新华推出了“孔家壶”紫砂艺术品牌,紫砂绞泥技法,出神入化,目前宜兴可达此境界者,屈指可数。在方器的制作和创新上,“孔家壶”被行业是公认的实力派。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