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拍卖|蒋蓉制《束柴三友壶》拍出598万元
紫砂壶拍卖|蒋蓉制《束柴三友壶》拍出598万元
曹亚麟,字希之,居淘美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12年 第六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师从国大师鲍志强。198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设计专业,现在中国紫砂博物馆专业从事紫砂陶艺术的创作和研究,作品深受海内外壶友的欢迎。
周桂珍,女,20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06年 第五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在紫砂名人王寅春门下习艺,后得“紫砂泰斗”顾景舟的悉心指导,她的紫砂作品大气、豁达、洒脱中也蕴含着女性的秀丽与和美,工艺精湛,儒雅大度是她的壶艺风格特征。
李锋老师的作品,创新的陶刻与泥绘结合装饰手法,先刻出山水画面,再施以泥绘工艺,以细腻的笔触、精细的手法勾勒出一幅立体、生动、多彩的画卷,其中色泽的搭配与过渡、画面虚实之有度……
鲍燕萍(平),1965年生于宜兴,2018年研高,1982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国大师吕尧臣,学习紫砂陶成型手工工艺,后在父亲(著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乐人)言传身教下,创作设计能力日趋成熟。所制作品由其父加以书法雕刻装饰,更显示紫砂的金石味、书卷气。多件作品在国内外工艺美术作品展评中获奖,并被中南海紫光阁以及多家博物馆收藏。《鱼龙情》为鲍燕萍老师与周志君老师合璧之作,此壶精选原矿底槽清泥料制成,泥色清润,疏朗大气。此壶以鱼、龙之题材,壶身略高,气韵充沛。壶腹以两条凹线作水波纹,壶嘴为
周志君,1965年生于宜兴,祖辈从事陶瓷手工业,2014年高工,86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其岳父著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鲍志强(字号:乐人),和鲍志强大师女儿鲍燕萍(高工)是夫妇,在鲍志强大师的艺术指点和影响下,娴熟地掌握了紫砂制作的技巧,并在创作和设计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作品气度雍容大方、书卷气浓郁。
王石耕,原名王长根,1922年出生于宜兴王氏紫砂世家,研高、江苏省名人、现代紫砂界“实力派代表”。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壶制作大家,为“民国七艺人”之一。石耕子承父业,从小就跟父亲学艺制壶,擅长筋纹器、方器,“王派壶艺”传人,惜于2014年去世。
高湘君,1957年生于宜兴,2012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 第六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先后师承高工李碧芳、省大师谢曼伦,作品在集承师传统和花器基础上,力求新创毅和创新,对紫砂文化有一定的研究,善制光素器、花器等多种器型,尤擅竹器。
从矿料到泥料,一般情况下,50千克的矿料仅能炼制成3~3.5千克泥料,成泥率远不足10%。如果按传统方式手工炼制,一个中等规模的作坊,一天仅能炼出百斤左右泥料……
紫砂壶,重不重,一般与做壶的手法有关,首先,你要知道,紫砂壶制成是由拍泥片围筑成型的,那么重量也就是泥条泥片的厚度所决定的。一般情况下,泥条的厚度都在2到3毫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