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器之王——邵顺生《一脉相通(小)》
邵大亨第6代传人邵顺生专利作品《一脉相通(小) 》邵顺生专利作品值得藏家们收藏,价值超高!
陈国良,男,2007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197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何道洪学艺。制壶严谨,作品颇具个性,被誉为“紫砂四小龙”之一(另有江建翔、季益顺、施小马)!此器选用原矿紫泥精制而成,色泽沉稳,神韵突出。以梅为题材,一截梅桩做壶身,嵌盖与壶身相谐,三弯流以老梅枝弯成,耳形把以新枝自上而下随意弯折而出,并于壶把底部攀出梅枝,枝上梅花点点,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盖上以一截梅枝为钮,自壶钮一侧探出枝条贴于壶盖,并贴塑梅花,与壶把底部梅花相应。
陈国良,男,2007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197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何道洪学艺。制壶严谨,作品颇具个性,被誉为“紫砂四小龙”之一(另有江建翔、季益顺、施小马)!
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于宜兴世陶之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金庸为其题词“惠祥云紫砂宝器”,启功大师亲自书写“祥云壶艺,敢攀高峰”。
惠祥云,男,1968年出生于宜兴世陶之家,为明代制壶大家惠孟臣第十五代传人。自幼随父亲学习制壶,后得多位紫砂名家指点,根底扎实,工艺突出,被藏家称为“民间紫砂大师”。金庸为其题词“惠祥云紫砂宝器”,启功大师亲自书写“祥云壶艺,敢攀高峰”。
潘持平,2005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1945年生于宜兴,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名艺人徐盘大、陈福渊,后得顾景舟大师指导,尤擅长紫砂壶方器造型,作品工艺精致,极具个性,声名远播,被众博物馆收藏。
鲍志强,男,20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946年生于宜兴,1959年进厂师从谈尧坤、范泽林学习陶刻,1962年又转师老艺人吴云根门下学习制壶技艺。1965年得著名陶刻家任淦庭先生教泽,擅长陶刻装饰。福寿历来就是中国人不倦的追求。这款福寿壶与另一把本为对壶,取自传统凤凰的造型。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相生相对。高的如凤,矮的如凰,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古老的文明结合于紫砂之中,顿时两者相得益彰。加上壶身的篆刻,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立刻显现出来。
钱丽媛,1943年生于宜兴,2012年研高,花器佼佼者,先后随王寅春、顾景舟、蒋容等大师学艺。制壶技艺全面,尤其擅长光货、花货。壶艺风格简朴浑厚、格调高雅。
此款小《三丁合菊》壶为沈建强老师根据秋季菊花盛开、天地合一的自然景色构思制作而成,如意桥钮立盖顶,盖中盖设计严丝合缝,壶体筋纹自然流泻合于壶腹,壶底三足支撑顶天立地。
陈国良, 2007年研高,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师从何道洪学艺。制壶严谨,作品颇具个性,被誉为“紫砂四小龙”之一(另有江建翔、季益顺、施小马)!老师对梅的把握十分到位,壶身斑驳的节疤和皴裂的枝干十分生动形象,制于1997年,精品老壶,收藏价值极高 !
顾婷, 2012年高级工艺美术师, 其父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研高顾绍培先生,家学渊源,自幼爱好陶艺创作,作品在海内外颇有名气。大亨掇球是紫砂传统器型中非常经典的,整器制作朴实庄重、光滑可鉴。2000年精品老壶,顾婷之父顾绍培手写证书,工艺保真,值得推荐!
沈俊,实力派青年陶艺家,其父为省名人沈汉生(石羽)。师从制壶高级技师周坤生,1991年保送中央工艺美院,深得张守智、杨永善赞赏,其作品思路开阔,沉稳含蓄。沈汉生大师装饰,推荐收藏 !
丁洪顺,男,2010年高工,1955年生,1973年进紫砂工艺厂,师承高洪英、束凤英、许成权,后拜国大师汪寅仙为师,先后与南艺教授潘春芳、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美术大师韩美林合作。该壶壶体如柱,鼓盖将身形拉长,越发显得挺拔;流把大起大合,线条流畅,曲线优美;底部置如意墩足,盖上以祥云为钮,壶身上部刻画云朵图案,并塑一只蜘蛛,倒悬壶身。蜘蛛有“喜子”、“喜虫”的别名,蜘蛛悬降寓意喜从天降,深受人们喜爱;沈汉生老师陶刻装饰,更觉珍贵非常!
储亦斌, 2010年国工,师从国大师吕尧臣学艺,得到其言传身教。 后得到花器大师蒋蓉的悉心指导,得以真传;作品主要以花器见长,此壶以传统的松竹梅为元素,气韵丰盈,满有敦稳古朴之气,壶身各部位比例和谐,搭配合理,不失为藏用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