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新紫砂作品欣赏

    王永新助理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宜兴紫砂收藏鉴赏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鬼谷文化产业联盟副主席王永新,1970年生于陶都宜兴的陶瓷世家,儿时即耳濡目染制壶技艺,在紫砂制作的艺术熏陶下,王永新逐渐产生了对紫砂艺术极大的兴趣和爱好。1990年毕业后,先后在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吴扣华老师和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徐建国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系统学习紫砂陶艺的全手工制作和器型设计,从而全面提高了制壶技艺和创新设计能力,加上对紫砂独到的理解和天赋,王永新的紫砂作品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并

    08/04
  • 紫砂壶是茶的知己,茶是人的知音,品茶品壶皆品人。

    徐飞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宜兴紫砂行业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1973年生,自幼酷爱弄泥捏土,受外祖父范林源制壶的熏陶。高中毕业后便师从张建中、蒋兴宜,开始从事紫砂事业,后拜范伟群为师,其间制壶技艺日趋精美,工艺严谨而不拘一格。尤其擅长纯手工制作各种花货素器。后又得蒋蓉大师的指点,所创作品观古鉴今,广集众家之长,精益求精。为拓展艺术之路,于2005年考入工艺美术大专班深造工艺美术,从理论出发,全面完善自身的审美观、艺术观。自从艺至今新品佳器不断,为众多壶友及收藏家珍藏。在全手工制壶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八

    08/04
  • 紫砂品茶人的首选

    汤先武(宣武)工艺美术师,,1976年生于浙江长兴,毕业于安吉技术学校工艺美术系。从事紫砂事业多年,先后受诸多名师指点,以传统艺术为基础,现代美学为理论,扎实的功底使她的作品独具特色,从生活中寻找艺术的灵感,在实践中寻找突破。多年的刻苦学习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制壶经验,善于吸取古典艺术之精华并结合现代美学,作品简洁大方、古朴、典雅,线条流畅挺括,艺术语言寓古于新,散发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作品屡次获奖,深受各界爱壶人士及收藏家的喜爱。葛政豪自少便步入紫砂艺坛,自幼在陶艺世家成长,其祖先是陶瓷史上“葛陶”的创始

    08/04
  • 鲍雯君老师紫砂壶被定为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宾紫砂壶

    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展览为中心,同时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活动,搭建了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平台。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围绕国际产能、周边互联互通、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国际园区等多领域进行新的合作,优化提升服务。2016年7月25日,鲍雯君老师被授权为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制作各国领导人礼品国宾紫砂壶。鲍雯君,国家级髙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之徒,于1982年进入紫砂工艺一厂,跟随师傅顾绍培学习茗壶的设计和制作技艺,同时经常得到鲍志强兄长的悉心指导,1986年考入紫砂工艺厂研究所,1995

    08/04
  • 紫砂大家吴顺华作品广州开展

    《六方如意》珐琅彩紫砂壶紫砂壶紫砂艺术大家吴顺华的陶艺作品于8月4日-8日在广州市东风东路艺苑大厦展出。吴顺华从艺紫砂数十年,其作品充满诗书画印,洋溢一股江南才子的文气、大气与秀气,是一位不用打稿、以刀代笔的紫砂全才,他的作品以宫廷紫砂为创作题材,同时,力求凸现其创作的人文价值与艺术风格,娴熟地在紫砂壶或花瓶中刀笔兼用,使作品具有造型多样化,装饰多元化、技法多种化,色彩多层化,通过刻、绘、描、彩等手法,创造出一种蕴涵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有鲜明个性又具时代气息的紫砂艺术,是一位较早被中国收藏家协会授予“中国紫

    08/03
  • 【赏物计划】紫砂壶里度春秋

    朋友新买了一把紫砂壶,说是得来不易的好东西,请我喝茶。怎么品都觉得没有之前一位老师泡的好喝。回去后跟老师说起来才知道,这差别是因为朋友的新茶壶没有开壶。很多像赏物君这样一知半解的估计都只知紫砂壶好,却不知紫砂壶这开壶的好坏会影响到泡茶的口感。今日与您闲话,谈谈紫砂壶的开壶之道。1.热身首先将刚买回来的紫砂茶壶,用沸水内外冲洗一次,将表面尘埃除去,然后将茶壶放进没有油渍的煲,加3倍高度的水煮两小时,这样茶壶的泥土味及火气都会去掉。2.降火将豆腐放进茶壶内,放一倍水煮1小时。豆腐所含的石膏有降火的功效,而且可

    08/03
  • 沈阳:清代紫砂壶现罕见“西湖八景”广告(图)

    清代嘉庆年间“粉彩西湖八景软提梁壶”。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 王志东 摄一把清代嘉庆年间的“粉彩西湖八景软提梁壶”上面有西湖八景的广告,非常罕见,该壶当时出口西洋,最终由海外华侨将壶回流到博物馆。昨日,“历代紫砂器物标本展”在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举行,共展出元明到现代的164件(套)紫砂器,其中明清时期的紫砂壶居多。紫砂做成壶,是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的事情,展出中最早的一把紫砂壶正是这个时期的,该壶现在看来非常普通粗糙。相关人士介绍,紫砂壶来源于民间,早期紫砂壶就是装酱油、供煮水之用,做工粗糙,变化很少

    08/02
  • 为了重现紫砂传奇曼生壶的盛景 两位大作手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合作

    一个上过四次央视的紫砂大作手愿做与曼生同列壶身的杨彭年营林法也是一位痴迷于紫砂文人壶的制壶者。他多件作品被国家政要喜欢。有政要曾在他的壶上题字“天下忧而长安”,这把壶仍藏于他家中。而这位领导人也一次性收藏了营林法的九把壶。中央电视台曾4次介绍他的作品,他还曾在两部紫砂文化电影(《壶王》《壶道》)中出演角色,在电影里制壶。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的《党建》杂志文化视野栏目也曾介绍了他,刊登了他所制的22种传统壶形。为什么他这么受关注?因为他制传统壶的同时,极善制朱泥壶。朱泥大红袍是紫砂中的精品,烧成后轻叩为金属声

    08/02
  • 沈阳:《历代紫砂器物标本展》在“大帅府”展出

    百余件紫砂器很多是孤品“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阳羡是陶都宜兴的古名。8月1日,《紫砂壶中的文化记忆--历代紫砂器物标本展》在“大帅府”展出,由张氏帅府与宜兴紫砂文化馆、随州市华夏博物馆共同举办,共展出从元、明到现代的164件(套)紫砂器,观众可以深切感受到紫砂文化的精深和魅力。展出的紫砂器物,除了有造型各异的紫砂壶、浑朴自然的实用器等,还有历代紫砂标本。本次展览有别于过往的同类展览,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单纯以名人名家或古代完整器、经典器的展示局限,而且通过系统展示矿料、残件、残片、工具、模具、

    08/02
  • “历代紫砂器物标本展” 在沈展出

    8月1日,由张氏帅府管理办与宜兴紫砂文化馆、随州市华夏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紫砂壶中的文化记忆--历代紫砂器物标本展”在沈阳张氏帅府展出。本次展览展出从元明到现代的164件(套)紫砂器。其中有造型各异的紫砂壶、浑朴自然的实用器等,还有历代紫砂标本。本次展览在展陈理念方面不同于此前的同类展览,不仅大胆打破传统的单纯展示名人名家或古代完整器、经典器的局限,而且将通过系统展示矿料、残件、残片、工具、模具、窑具等多种创新形式,立体展示紫砂历史文化。展出的珍贵紫砂器物和标本,很多都是存世量极为稀少的孤品、绝品,包含了大

    08/02
  • 去宝安看宜兴紫砂壶

    去宝安看宜兴紫砂壶昨日,“让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宜兴紫砂文化邀请展”开幕式在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举行。宜兴紫砂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兴于当代,深受广大收藏家的喜爱和青睐。2006年,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适逢今年文化遗产日“让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的主题,同时也为继续弘扬优秀的紫砂传统文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宝安和宜兴两地共同筹办了为期7天的宜兴紫砂文化邀请展,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紫砂制作技艺的非凡魅力。展览的内容包括江苏省工艺美术

    08/01
  • 佲家:郑女士王石耕龙凤麒麟现代紫砂壶诚意出手

    【佲家】紫砂陶,简称紫砂,又叫紫砂器或紫砂陶器。紫砂茶具,造型简练、大方,色泽淳朴、古雅。用其泡茶,使用的年代越久,壶身色泽就愈加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汤也就越醇郁芳馨,甚至在空壶里注入沸水都会有一股清淡的茶香。今郑女士携带了一套“王石耕龙凤麒麟现代紫砂壶”来到广州佲家传媒,诚意出手,意欲寻找具眼光的收藏者!和字画、陶瓷等收藏品一样,紫砂壶收藏也有“名人效应”,名人制作的壶与非名人制作的壶在收藏价值上有天壤之别。市面上的紫砂壶有的是经济实用,制作简单,成本也较低的一般茶壶;还有是选料精良、精雕细琢、出自名

    08/01
  • 沈阳张氏帅府举办历代紫砂器物标本展

    东北新闻网讯 (记者 王海涛) 8月1日,紫砂壶中的文化记忆——历代紫砂器物标本展在沈阳张氏帅府开幕,共展出从元明到近现代的164件(套)紫砂器。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以“紫砂五百年”为脉络,在参展器物方面,除了有造型各异的紫砂壶、浑朴自然的实用器等,还有历代紫砂标本。在展陈理念方面也有别于过往的同类展览,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单纯以名人名家或古代完整器、经典器的展示局限,更将通过系统展示矿料、残件、残片、工具、模具、窑具等多种创新形式,向世人全面、立体展示紫砂历史文化。开幕式当天,张氏帅府还举行了紫砂壶科普知识

    08/01
  • 夜煮紫砂

    □谢子清在网上看中一把紫砂壶,几番讨价还价后,就欣然成交了。店主是个热心人,言辞凿凿地告诉我,“使用之前必须先‘开壶’,紫砂是有灵性的,千万马虎不得。”一查阅,方才知道此话不假,而且紫砂“开壶”颇有讲究,需要热身、除火、滋润、重生四步工序,步步紧扣,缺一不可。好在工序并不复杂,所需的材料也很常见。于是下班后,兴冲冲地赶到菜市场,转悠一圈下来,就买齐了豆腐、甘蔗,只待煮水“开壶”了。晚饭过后,我就现学现卖,比照网上学来的方法和步骤,煞有介事地正式“开壶”。“热身”最简单,也就是清水煮壶,去除杂质。不过所需的

    07/31
  • 经典型紫砂壶汉方壶

    汉方壶乃紫砂古式,汉方壶式,扁方壶体,壶流以四分之三平贴身筒,圆弧把,钮似拱桥式,壶盖吻合口盖紧密,是紫砂壶中历史最悠久的传统造型之一,是一种很受古人喜欢的壶式,诸多制壶大师均参与制作。汉方式盛行于乾隆年间,一直延续到清末,至今不衰。清代华凤翔、徐飞龙、壶痴等都有汉方壶传世。图中壶呈长方形,腹略鼓,腹径大于底径和口径,失盖,断柄。方形长流,流口略低于壶口,腹内流孔为长条形,孔长4.2cm、宽o.4cm。壶平底,浅挖假圈足。底心有一圆形戳记款,款字不识。1973年镇江市林隐路瓷厂基建工地

    07/29
  • 紫砂工艺清玩的价值

    由明代兴起的紫砂艺术,除了茶具,匠人还用泥料制成各式清玩,如仿动物、仿植物、工艺品等。质地古拙敦厚,造型灵动飘逸,书卷气盎然,与文人冲淡闲洁、韵高致静的气质十分吻合。紫砂除了紫、绿、朱三种常见的泥色,还有白、乌、黄、松花泥等多种色泽,在器物的塑造和外表处理上,有着很大的发挥余地。原始的宜兴紫砂矿石在被开采出来以后,还须遵照传统工艺,在自然环境下陈放发酵,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日晒风化,才能研磨成粉,然后用水长时间浸泡,再经风晾、筛选多道工序, 方始成为适合制作紫砂器的原料。紫砂匠人根据自身的艺术理念和设计风格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