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缘!一把流传至日本的顾景舟紫砂壶!

    景舟段泥牛盖莲子 文丨砂海墨韵 若是将紫砂的泥料细分,会发现其种类非常丰富,有老紫泥、底槽清、清水泥、段泥、绿泥等等。 相传,景舟先生最爱的乃是底槽清泥料,传世作品中也以紫泥居多。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却是其作品中少见的段泥壶--「牛盖莲子壶」 ▲牛盖莲子 景舟制 此壶选用段泥,整器清秀敦厚、胎质细腻、色泽典雅,每一根线的始终、每一接合的过渡、每一棱角的锐钝,都极为用心,各处衔接一气贯通。 口盖处严丝合缝、整齐划一;比例协调、柔中寓刚,通器散发出一股扎实有劲的精神气。 压盖式,盖面作拱桥状,犹如牛鼻,

    01/31
  • 如何鉴别真正的紫砂壶

    紫砂壶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现也有机器大批量制造的。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又名宜兴紫砂壶。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紫砂壶的特点是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紫砂壶的假货屡见不鲜,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鉴别方法,选购时才不致上当。 简单方法

    01/31
  • 这个传统的经典紫砂器形,爱壶者看不厌,制壶人做不腻

    爱壶的人百看不厌,做壶的人百做不腻。今天欣儿抽空和大家聊聊石瓢。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主要就是高石瓢、矮石瓢、瘦瓢和满瓢这几种。关于石瓢的起源,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但是说起石瓢,人们都会想到陈曼生刻制的铭文不肥而坚,是以永年,这这个说法可有来头,据说陈曼生在潥阳当知县的时候,常常漫游于市井,一次遇到乞丐拿着一个石器行乞街头,陈曼生见石器造型独特,甚是喜欢,便将它买下,回家后的对器形改进、重塑,最终做成石瓢壶,并且在壶面题刻了不肥而坚,是以永年的壶茗。 本身石瓢的造型在众多紫砂壶型之中就是

    01/30
  • 顾景舟紫砂壶鉴赏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大石瓢

    顾景舟紫砂壶 (陶瓷艺人)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8岁拜名师学艺。三十年代后期至上海制壶仿古。1954年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19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带徒徐汉棠、高海庚、李昌鸿、沈遽华、束凤英、吴群祥等人。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在港、澳、台、东南亚影响特大,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 1915年生于江苏宜兴川埠乡上

    01/30
  • 一人得一宝贝紫砂壶,一次失手把壶盖打翻在地

    一人最近得到一宝贝:紫砂壶。 自从得到这个宝贝,这个人就爱不释手,睡觉时都会放在床头,生怕别人给他拿走了似的。一天,他自己不小心把壶盖打翻在地上,看到心爱的宝贝打翻在地,甚是恼怒。心想:既然壶盖没了,留着壶身还有什么用?于是抓起壶身扔出了窗外。第二天,他又发现壶盖掉在自己鞋子上,并没有破损,非常悔恨,急忙出门去寻找昨晚扔出窗外的壶身,没想到,壶身完好无损的挂在树枝上。 也许,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想像的那样,学会冷静的处理事情,是一种智慧。

    01/27
  • 承健紫砂壶作品欣赏

    承健,紫砂界中青辈实力陶手,曹亚麟和施小马高徒,此作品【年年有鱼】采用黄龙山原矿黄金段泥全手工制作 ,容量300cc左右。 【赏析】 此壶造型古朴而不失趣味, 壶身上的三条环纹非常写意, 使壶身看起来就像是一潭碧水, 浑圆饱满、丰盈。 鼓盖上的壶钮似跃出水面的金鱼, 惟妙惟肖,活力迸发,充满张力, 整体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 直嘴似鱼嘴, 以双圈为壶把, 更有灵动之势。 作品以鱼为主题, 取名年年有鱼也是年年有余之意, 是吉祥、富贵的象征。 承健 紫砂界中青辈实力陶手,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1

    01/26
  • 千百万买来的紫砂壶,是用作摆设还是让它体现价值?

    我们在探索标题这个问题前,可以知道其实紫砂壶在宋朝就有踪迹了,苏东坡、梅尧臣等古代文学大文豪都留下了一些咏茶的诗篇名句,其中北宋大诗人梅尧臣几次登临阳羡(今宜兴)后,留下了这千古名句: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这里讲述了用紫砂陶壶煮茶。但宋朝紫砂制作的资料其实留下的不多,而且没有什么实物,来龙去脉,仍有待考究。 紫砂在历史留下的线索从明朝才渐渐显露,明朝正德年间算起,紫砂壶到现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茶文化的流传使得各种茶具诞生出来,紫砂的独特被人们发现,爱好紫砂的文人雅士只增不减,紫砂制

    01/26
  • 醇香飘万里,雅韵远流长--紫砂壶的前世今生

    人间珠宝何足取, 岂如阳羡一丸泥。 紫砂壶, 是由紫砂泥制作而成的茶壶, 属中国传统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 原产于江苏宜兴丁蜀镇。 举世闻名的宜兴紫砂壶, 不仅泡茶表现出色, 更有着高贵不俗的雅韵。 宜兴紫砂壶制作技艺, 集壶泥、壶色、壶形、壶款、壶章, 题铭、绘画、书法、雕塑、篆刻……等诸多艺术于一身, 体现了最丰满、最全面的中国传统文化。 2006年,宜兴紫砂手工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泥土, 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岩石层下且, 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

    01/26
  • 神秘的紫砂泥料 l 天青泥高温烧制的天青之美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 天青,大雨过后天空初晴的颜色,云散天开,朦朦胧胧,氤氲着一层诗意。这纯净清丽之色,源于宋徽宗这位艺术大师的脱俗审美追求。 宋徽宗笃信道教,自称是教主道君皇帝,道教主张清极遁世、静为依归,追求一种很清静的感觉,淡如烟雨的天青色,正是徽宗所追求的理想之色。 宋徽宗为汝窑瓷器釉色定名时,御批: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自此,天青色即为汝窑瓷钦定之色,亦成为影响华夏千年审美的中国绝色之一。 你是否知道,在紫砂之上亦有这千年的中国绝色,让我们走进紫砂珍稀名泥--

    01/26
  • 爱新觉罗恒剑与宫廷御制珐琅彩紫砂壶

    紫砂壶,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审美文化和造型艺术的物品早为大众所熟悉,而宫廷御制珐琅彩紫砂壶却鲜为人知,即使偶有耳闻,也总是隐藏在宫廷御制四个字的神秘面纱之后。 海外网3月13日电(魏勤英 杜宏奇)展览大厅明亮的射灯之下,一位身着中式对襟锦缎夹袄的中年汉子正兴致勃勃地向来宾介绍着手中的宝贝。 他就是康熙第九代嫡孙、爱新觉罗家族书画艺术研究会秘书长爱新觉罗·恒剑。他手中的宝贝正是他和他的团队苦苦为之殚精竭虑研制多年的宫廷御制珐琅彩紫砂壶。 (一) 据恒剑介绍,宫廷紫砂这个名词,最先由北

    01/26
  • 磕了碰了摔坏了的紫砂壶,别扔,也许更加值钱!

    磕了碰了摔坏了的紫砂壶,别扔,也许更加值钱! 最近有位茶友朋友急匆匆的来咨询我们,说自己的紫砂壶摔坏了,因为用着特别习惯,也别特喜欢这把壶,想在入手一把,让我们给他想想办法。我们让他把摔坏的壶拿来给我们看看,壶摔的并不算很严重,我们建议找个好师傅给锔一下,就行了,这位朋友有点纳闷的问我们,焗壶是啥意思?我们给他大概的讲了一下,拿出来我们自己的锔过的壶给他看了下,他觉得还真挺好看的,不仅壶可以继续泡出好茶,还更加美观了,遂决定也锔一下。 其实焗壶是个老手艺了,在以前基本像是修补家里的一些烧水壶、磨剪子

    01/25
  • 盛极明朝的紫砂筋纹器流行至今,是作者才华的展现

    袁云龙制 十六瓣菊蕾壶 筋纹器,又叫筋囊货,这是紫砂艺人的行话,他们把类似南瓜棱、菊花瓣等曲面形叫作筋囊,然后以这类筋囊为单元去构成壶形,并做到器表和器内一样,都是由生动流畅的筋囊构成的,口部和壶盖的筋囊要上下对应、合缝严密,体现一种数字般的精巧和秩序之美。 清乾隆 梅竹图诗文筋纹壶 自唐代以来,金银器、铜器、锡器制作酒具就盛行此类器形,所以明代万历年间是紫砂壶初盛期,也多采用筋纹器造型,明万历四大家都以制筋纹器为主,如董翰的菱花式壶、时大彬的十八瓣菊蕾壶等。 蒋蓉制 小南瓜壶

    01/24
  • 戏泥玩砂,紫砂壶第一要紧之事 - 今日爆点

    有人说--玩壶一道,初窥门庭者,便是戏泥玩砂,此为第一要紧。已知紫段红拼,已知本山外山,已知青黑墨绿,已知红皮降坡……料之繁复,真如乱花迷眼,云遮碧山。评价一把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泥料不真、不佳,形工艺款再好也是味同嚼蜡。闲话少叙,我们书归正传,区分泥料好坏,规范有四:一曰本真紫砂壶泥色丰厚,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官也不尽相同。但无论怎样变化,好的泥料在色泽与气质上总有类似之处。紫砂壶不尚施釉,光泽内敛、质朴,具有璞玉浑金的本真之美,表现了古人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艺术宗旨。且真正的紫砂壶

    01/06
  • 原来我们紫砂壶的时候没有注意这七点,怪不得买的都是假壶 - 今日爆点

    十个壶友,九个关注 疏林小溪直接开门见山吧,一起去看看No.1泥。泥是壶的材质,泥色应不俗艳,砂粒隐现,质不滑腻。保味,不馊,冷热急变等特性,都是由泥料来决定的,一把壶的好于坏,取决于泥料。No.2形。形指的是壶的造型。时髦的容易淘汰,传统的容易传承,涤器、明志、脱俗,更需要古拙韵味的造型。壶型还是尽量传统一些的好,因为造型怪异,颜色艳亮,会让人很难接受。就像石瓢壶,非常经典的壶型,一直流传至今,一直是爱壶之人的必备收藏壶之一。No.3工。是指壶的制坯、流、把、钮、盖、颈、肩、腹、足,形态端正

    01/06
  • 与紫砂壶为友 让包浆水到渠成 - 今日爆点

    紫砂壶的美有多种,紫砂泰斗顾景舟的总结为形、神、气、态。紫砂大师徐秀棠说:鉴赏紫砂壶要“通理得趣”。实用的功能美,多变的造型美,独特的材质美、精湛的工艺美、高雅的品位美——紫砂大师李昌鸿这样认为。他们在说一把壶的妙处,也在说世间君子之美,君子之徳。紫砂人分明把紫砂壶当作人来看待,当作老朋友在来往。紫砂壶,是知己,是至交。人与壶之间的友情,随着时间还会自然生长。紫砂壶都不会是高大全的范本,你慢慢地会熟悉她们的品性。因那不是机械加工之物,纯为手工心血所塑。千盏茶后,端详摩挲之际,你慢慢会发现某些最

    01/06
  • 文人壶丨紫砂壶与文人的缘分 - 今日爆点

    谈到紫砂壶,也就真正讲到了本书所讲的内容。紫砂壶是明清时期江苏宜兴地区所产的一种陶质茶具。特殊的结构使其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成为饮茶最佳的器具。紫砂壶的发明始于明,兴于清,其后不断发展至今。紫砂壶的种类因使用者的不同,也显现不同的风格:宫廷的华丽、民间的粗朴、文人的雅致。众多的工艺美术品,紫砂壶与文人的缘分可以说是比较深的,一则可能是因为饮茶是文人众多雅事中的一桩,另则紫砂壶的特质与文人的气质和追求、与文人的审美和理想相合。总之,从紫砂兴起之时,文人与紫砂壶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之著书立文,

    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