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壶的造型之圆柱形

    圆柱体器型在传统的陶瓷中出现较早,但并不多见。紫砂圆器中的圆柱体造型,大约是在清中期以后才流行起来。在杨彭年制陈曼生铭款的传器中,有几件就是圆柱体造型的作品。◆井栏壶此件紫砂壶造型来自于唐代漂阳古井井栏,壶身基本形为扁圆柱体,形为直腹,圆肩,宽口,短弯流,圆把,压盖,桥形纽。盖面小于壶口沿,井栏的形,完整地表现出来。此壶造型简洁、规整、无任何多余的修饰。◆钟德壶清代韵石制,郝翁铭。此壶身形为江南建筑中常用的柱础,上小下大,两侧轮廓线由曲线构成,呈喇叭状,折腹,短流,嵌盖,环形把。此壶虽说来自于柱础,但柱础

    05/09
  • 紫砂的传承:开山鼻祖供春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也就是一代名相徐溥徐阁老退隐老家宜兴城东溪隐村的十余年后,宜兴另一名门望族吴氏家中,出了一位紫砂壶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供春。供春只是吴家的一名书童(也有说是婢女),身份低微,本不足道。但《宜兴县志》都要为其记上一笔,坊间的笔记野史,更是口碑相传,公认为宜兴紫砂壶早期最负盛名的一位大师。相传供春年少时,曾随主人吴仕(号颐山,后中进士,官至山西、福建等省提学副使,即省教育厅副厅长)到宜兴西南十余里的金沙古寺读书备考。古寺中有一老僧念经打坐之余,还有一手制壶绝技,做出

    05/08
  • 中国嘉德15春拍献清康雍 紫砂大三桃洗

    清代康熙、雍正两朝,紫砂名家辈出,尤以陈鸣远、陈圣思、陈孟瀛等陶艺大家为代表,所作多仿生蔬果题材,有茗壶、文房、陈设器等,品种繁多,技艺精湛,其中以仿制桃形器最为精彩,为后世留下许多经典传器。康雍两朝的紫砂桃形器,以桃杯多见,而桃形洗较为罕有。此笔洗以一束三桃连枝带叶仿生做成的大洗,三个大、中、小的桃实组合而成,取材自然,栩栩如生,枝繁叶茂,分布错落有致,其尺寸之巨,造型之逼真,工艺之繁复,气韵之华贵,则为它品所不及,堪称一绝,足证紫砂之巅峰技艺,极为名贵。拍品取折枝寿桃为形,设计别出心裁,大桃、中桃半剖

    05/08
  • 紫砂养壶使用寿命长短的5大因素

    紫砂壶既是一种功能性的实用品,又是可以玩、欣赏的艺术品。因此挑选紫砂茶具是一门很有讲究的功夫,并且要保证紫砂茶具的使用时间长短更有道理在里面了。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紫砂养壶的使用时间和寿命长短的因素。1、紫砂泥本身的好坏目前市场上紫砂泥料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化工泥根本就养不出来,一年二年还是老样子,而优质的泥料做出来的壶非常娇气,有的甚至遇到开水马上感觉到变化,用茶水泡养几次已经能明显变润,所以,壶友们玩壶都特别注重泥料,追求原矿。2、窑温不同泥料的烧制温度是不同的,有的泥料甚至可以几个温度烧出不同的效果。

    05/08
  • 南通通州区委书记宋乐伟支持“九二共识”紫砂壶创作

    2015年4月19日,“中华九二共识”紫砂壶出炉庆典在江苏宜兴举行。这一集政治题材与紫砂造诣于一体、多层次表现政治寓意的茶器的问世,不仅开创了宜兴紫砂艺术发展新的里程碑,更是将“九二共识”理念以接地气的方式融入两岸同胞生活中,必将成为开启两岸和平统一思想理念大门的“金钥匙”。(图为:“中华九二共识”紫砂壶)前几天,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发展和文化艺术大使、“中华龙壶”和“中华九二共识”紫砂壶创始人、著名民间发明家季汉生告诉笔者,“中华九二共识”紫砂壶集使用功能、神韵审美、和统责任于一体,由中国紫砂传统工艺代

    05/08
  • 艺术鉴藏文化节吕俊杰紫砂艺术专场讲座精彩回顾

    第二届艺术鉴藏文化节已于4月24日盛大开幕!继隆重的开幕式之后,4月25日,由中国当代中青年紫砂艺术领军人物吕俊杰大师为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紫砂艺术专场讲座--《紫玉金砂·紫砂文化解析》。紫砂艺术讲座的现场,展出近40件吕俊杰大师的紫砂壶作品,是吕俊杰大师为满足广大壶友的心愿,专程从宜兴带到本次文化节现场展出的。其中有2把“青岛印象”主题紫砂壶,是吕俊杰大师多次到青岛采风,历时半年时间,设计与制作的精品之作。另外,还有9把与青岛当地实力派书法家沈志宏老师的联创紫砂壶一同亮相文化节。紫砂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

    05/07
  • 用紫砂壶泡红茶最好

    泡红茶,首选为紫砂壶,因为紫砂壶透气性能好,使用其泡茶不易变味,暑天越宿不馊。紫砂壶能吸收茶汁,壶内壁不刷,沏茶而绝无异味。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以致空壶注入沸水,也会茶香氤氲,这与紫砂壶胎质具有一定的气孔率有关,是紫砂壶独具的品质。紫砂壶使用越久,壶身色泽越发光亮照人,气韵温雅。紫砂茶具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成陶火度在1100-1200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

    05/07
  • 紫砂名家顾顺芳作品展亮相天乙

    5月16日至24日,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紫砂行业协会会员顾顺芳将携最新创作的近百件紫砂作品亮相天乙“顾顺芳紫砂作品展”。顾顺芳注重作品内涵风格和外在形象的精美统一,大胆设计、勇于创新,擅长花器的竹类造型设计制作。她的作品饱含细腻逼真、清雅自然的工艺风格,施艺精湛、灵动清逸,其“竹报平安壶”先后在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和中韩两国陶瓷文化交流展评中获银奖,被无锡博物馆长久收藏。此外,作品《祝福壶》《绵竹》《静心莲》《逸韵》《素心芬芳》等分别在各类紫砂评选活动中斩获奖项。

    05/07
  • 紫砂的传承--开山鼻祖供春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也就是一代名相徐溥徐阁老退隐老家宜兴城东溪隐村的十余年后,宜兴另一名门望族吴氏家中,出了一位紫砂壶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供春。供春只是吴家的一名书童(也有说是婢女),身份低微,本不足道。但《宜兴县志》都要为其记上一笔,坊间的笔记野史,更是口碑相传,公认为宜兴紫砂壶早期最负盛名的一位大师。相传供春年少时,曾随主人吴仕(号颐山,后中进士,官至山西、福建等省提学副使,即省教育厅副厅长)到宜兴西南十余里的金沙古寺读书备考。古寺中有一老僧念经打坐之余,还有一手制壶绝技,做出

    05/06
  • 连体倒流紫砂壶(图)

    唐代刘贞德曾经总结说: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可见,茶在人们心中已经不单纯是一种日常饮料。说到茶,自然离不开茶具,我也不例外,是一个爱茶人,对茶具更是情有独钟。我收藏的茶具中有瓷质的、玻璃的、陶土的、木制的、铜质的等等,品种繁多,造型更是丰富多彩。其中有一把藤缠藤连体葫芦倒流紫砂壶在这众多的茶具中尤为引人注目(如图)。此壶高17厘米,长21厘米,直径为8厘米,壶身是并排的两个葫芦由藤蔓紧密缠接在一起,藤蔓自然弯

    05/06
  • 中国”茶道“之经典,历代”紫砂“当首选

    紫砂壶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紫砂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现也有机器大批量制造的。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古来名壶,从明正德嘉靖年间供春的树瘿壶、六瓣圆囊壶,到季汉生创意设计、曹安祥制作的同时能泡两种茶水的紫砂鸳鸯茶器 --中华龙壶,每一把壶都独具匠心,在壶的欣

    05/06
  • 沈翠莲人间巧技夺天工--传承紫砂壶

    沈翠莲,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艺协会会员,忆莲壶轩工作室创办人。沈翠莲,顾景舟大师、蒋蓉大师再传弟子,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钱丽媛。江南大学本科生毕业,2011年于中国美院浙江美院高研班研修。从事紫砂艺术制作25年,其创作工艺精湛,匠心独运,风格鲜明,品味独特。创作中以传统光货为基础,既秉承其原有风格,又善于推陈出新,揉合进自己的审美取向,充分利用紫砂五色土表现大自然之灵气。期间花货得到众多名师指点,所制壶形线条流畅,气韵生动,装饰巧妙,内涵丰富。其作品得到了同行和艺术界人士的广泛

    05/05
  • 人间巧夺天工--沈翠莲传承紫砂工艺

    紫砂壶在中国有着渊源的历史,是一种品茶工具,它玩味在艺术和高雅之间,被古代的文人雅士宠爱。1982年中国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陶瓷史》曾断定,“紫砂器创始于宋代,至明代中期开始盛行”。然而在今天,紫砂壶仿佛重新被人们推崇认识,并为这一传统工艺传承和发扬,而沈翠莲即是紫砂壶的传承者之一。沈翠莲1989年开始制壶,徐汉棠门徒,师从钱亚斌先生,作品以传统光货为灵气,创作工艺精湛,匠心独运,风格鲜明。既继承顾景舟大师、钱丽媛大师其原有风格,又善于推陈出新,揉合进自己的审美取向,充分利用紫砂五色土表现大自然之灵气。

    05/05
  • 沈翠莲巧夺人间工艺品--传承紫砂壶

    【 包容壶 】【 包容提梁壶 】【 东坡提梁 】【 国宝壶 】【 六方潘壶 】【 雨竹 】【 翠莲壶 】【 君林(临)天下壶 】【 福韵壶 】紫砂壶在中国有着渊源的历史,是一种品茶工具,它玩味在艺术和高雅之间,被古代的文人雅士宠爱。1982年中国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陶瓷史》曾断定,“紫砂器创始于宋代,至明代中期开始盛行”。然而在今天,紫砂壶仿佛重新被人们推崇认识,并为这一传统工艺传承和发扬,而沈翠莲即是紫砂壶的传承者之一。沈翠莲1989年开始制壶,徐汉棠门徒,师从钱亚斌先生,作品以传统光货为灵气,创作工

    05/05
  • 紫砂制陶工艺的文化内涵--读《紫砂的意蕴》

    《紫砂的意蕴》杨子帆 著 中华书局近读杨子帆的《紫砂的意蕴--宜兴紫砂工艺研究》一书,仿佛眼前一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凭借对紫砂工艺技术的娴熟掌握,立足技术哲学的全新视角,从美学的高度,以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基本点,揭示紫砂艺术的美学规律。全书是以紫砂工艺为主线,从艺术设计创造的角度,涉及与紫砂工艺相关的文献资料,从其产生和形成的条件,发展过程取得的成就,以及当代继承和创新的状况分析和展开论述的。这本专著中着重分析研究紫砂工艺的技术思想,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陶瓷文化,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05/05
  • 本周五紫砂节开幕啦!(组图)

    龙头一捆竹鱼罩壶记者王惟一文图时间已进入5月,紫砂节还会远吗?本周五,河南第六届紫砂艺术节开幕,让我们一起“实力派”工艺师来助阵本届紫砂节可谓阵容强大,除了张红华、顾道荣等知名紫砂大师,还有超多“实力派”紫砂工艺师前来助阵呢!副高级工艺美术师 陈成是紫砂节上的一个传奇,早在2009年河南省第一届紫砂艺术节上,她就一鸣惊人,创下纪录-带来的所有作品在紫砂节的第二天,就被一位壶友花80万包圆了!今年,她再次携壶前来,不知又会创造怎样的“奇迹”?让我们拭目以待。此外,还有多位来自“紫砂世家”的实力派制壶师前来

    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