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壶中春秋 平生知己:薛卫平紫砂艺术作品展西安开幕

    7月9日上午,由陕西书画院花鸟画院和陕西省收藏家协会紫砂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紫砂名家薛卫平个人艺术展在西安曲江亮宝楼隆重开幕,展期至7月19日。薛卫平紫砂艺术作品展西安开幕一带一路使西安再次站到了新的历史前沿,作为紫砂名家薛卫平,他的作品巡回展首战就选择了西安,为此他还特别制作了一把大漠风情的紫砂壶来展示丝绸之路的紫砂情。此次薛卫平紫砂艺术作品展来到西安,得到了文化企业界人士的高度肯定和鼎力支持,罗国士、钟明善、王改民、赵熊、王蒙、陈建贡、蔡小枫、杨乃苏、张书聪、王懿、许龙江等书画名家为紫砂展挥毫泼墨,打造出

    07/10
  • 40余海派紫砂佳作亮相吾壶四海展

    本站记者詹皓报道"吾壶四海"海派紫砂非遗展即日起至8月11日在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举办,展出"海派紫砂"非遗项目传承人许四海和其子许泽锋所带领的海派紫砂艺术家团队佳作40余件。30多年来,许四海共制壶1100余把,其中不乏绝世佳作,此次展览中就有两件许四海去年宣布封印前的珍贵作品"六方素带壶"和"海春壶",融入了许四海一生制壶的感悟。许泽锋的海派紫砂更多地融入了当下元素,显出现代的气息,展品"坦然壶"

    07/09
  • 紫砂故事--窑与煤

    宜兴的陶瓷产业大多集中于丁蜀镇地区,因地理、自然条件优越等原因之外,还因为其西南山区有着丰富的林木柴薪--彼时,龙窑都是要用松枝慢慢烧的。整个丁蜀地区以每年两千窑计算,每窑以松柴一百二十担为计,全年需用二十五万担松枝。如此巨大的消耗,对自然来说,是个异常沉重的负担,我们的先辈自然意识也到了这个问题。约九十年前,白宕里的大窑户葛德和行的老板葛翼云看到外地其他行业的窑炉用煤做燃料便也开始了试验。而这个试验的成功改变了整个紫砂行业。起初使用的煤炭,主要是"南煤",而且是由一家铁匠铺兼营供给的

    07/09
  • 紫砂故事--窑与煤

    宜兴的陶瓷产业大多集中于丁蜀镇地区,因地理、自然条件优越等原因之外,还因为其西南山区有着丰富的林木柴薪--彼时,龙窑都是要用松枝慢慢烧的。整个丁蜀地区以每年两千窑计算,每窑以松柴一百二十担为计,全年需用二十五万担松枝。如此巨大的消耗,对自然来说,是个异常沉重的负担,我们的先辈自然意识也到了这个问题。约九十年前,白宕里的大窑户葛德和行的老板葛翼云看到外地其他行业的窑炉用煤做燃料便也开始了试验。而这个试验的成功改变了整个紫砂行业。起初使用的煤炭,主要是"南煤",而且是由一家铁匠铺兼营供给的

    07/09
  • 紫砂小故事

    前两天与大家分享了几则名人与名壶的故事。今天来和大家讲一讲关于咱们紫砂的趣闻。相传有个老头有一把壶,一直宝贝得很!舍不得用藏了起来,后来过世了。老头有三个儿子,办完丧事后,就开始分父亲留下来的家产,一人一份。分完以后家里就空荡荡的了,然后兄弟三人到老爷子屋里转了一圈,除了一把的小黑壶藏在东墙墙洞里就什么也没了。兄弟三人看着这把小黑壶,别说装茶了,装酒也不够几口,跟牛眼盅似的,再说这么脏,谁要啊。后来这把壶老大就给老三拿回去了,说是留个纪念。然后兄弟三人又在屋子里转了一圈看看没什么可拿了,就各自回家了。老三

    07/09
  • 紫砂小故事

    前两天与大家分享了几则名人与名壶的故事。今天来和大家讲一讲关于咱们紫砂的趣闻。相传有个老头有一把壶,一直宝贝得很!舍不得用藏了起来,后来过世了。老头有三个儿子,办完丧事后,就开始分父亲留下来的家产,一人一份。分完以后家里就空荡荡的了,然后兄弟三人到老爷子屋里转了一圈,除了一把的小黑壶藏在东墙墙洞里就什么也没了。兄弟三人看着这把小黑壶,别说装茶了,装酒也不够几口,跟牛眼盅似的,再说这么脏,谁要啊。后来这把壶老大就给老三拿回去了,说是留个纪念。然后兄弟三人又在屋子里转了一圈看看没什么可拿了,就各自回家了。老三

    07/09
  • 紫砂西施壶,辞藻欲表先无语,丹青未著已失神

    "辞藻欲表先无语,丹青未著已失神"用来形容此款壶最合适不过,西施的美为世人称叹,千年之后紫泥窑变的【西施壶】更是永恒弥新的美。壶身小巧精致,方便握于掌中静赏,壶身的鲤鱼更寓意美好和满。图片来自淳韵文化责任编辑: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07/08
  • 淳韵紫砂赏鉴 -- 薄胎樱桃壶

    壶名:【薄胎樱桃壶】 泥料:原矿紫泥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 范娟 全手工制作, 形体圆滑优美,壶身篆刻精美,美感与实用共存。【壶嘴】【壶把】【壶底】细节设置精巧别致容量:500cc图片来自淳韵文化责任编辑: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07/08
  • 淳韵紫砂美壶鉴赏--西施壶

    "辞藻欲表先无语,丹青未著已失神"用来形容此款壶最合适不过,西施的美为世人称叹,千年之后紫泥窑变的【西施壶】更是永恒弥新的美。壶身小巧精致,方便握于掌中静赏,壶身的鲤鱼更寓意美好和满。图片来自淳韵文化。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07/08
  • 紫砂壶,茶具之王的独特魅力

    紫砂壶因其优越的宜茶性及越来越高的制作工艺,在各种材质的茶具中逐渐脱颖而出,成为茶具之王。下面,介绍一下紫砂壶的三个重要特点。1.材质好。紫砂壶的材质是一种介于陶和瓷之间的材质,属于属于半烧结的精细茶器。其具有特殊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极佳且不渗漏。经长久使用,紫砂壶内壁会积聚"茶锈",即使不放茶叶,注入沸水后也会有茶香。2.耐热性和透气性良好。紫砂壶可以承受冷热的急剧变化,比如在寒冬腊月,即使注入沸水,其也不会因温度急变而胀裂;而且砂质传热缓慢,无论提抚握拿,均不烫手。3.经久耐用。紫

    07/07
  • 清洗紫砂茶具 让茶味更宜人

    喝茶当然要有好杯或好壶,也许在单位用壶不太合适,选择一个紫砂杯是个不错的主意。紫砂是陶土的一种,世界上产陶土的地方数不胜数,但是紫砂就中国宜兴有。那么如何清洗紫砂茶具呢?紫砂茶具使用前应怎样清洗,其实也就是术语表示即为"开壶"之法 窑中新烧成的紫砂壶,纯正紫砂壶会带有些许土腥气味,或是壶体内部有少许土渣粉末等。也有壶被用石蜡、鞋油或核桃油等处理壶体表面,使其呈现光泽。有些紫砂壶被"粉饰"了一番,这些不利于壶的日后用茶养护的异物,需要用合适的方法去除。一般常用旧牙刷沾

    07/07
  • 紫砂壶保养八大点 。

    会买紫砂壶,也要会泡养,紫砂壶的保养要注意些什么?(一) 用完后的紫砂壶必须保持壶内干爽,勿积存湿气。(二) 放空气流通的地方,不宜放在闷热处,更不可以为珍贵,用后包裹或密封。(三) 勿放近多油烟或多尘埃的地方。(四) 最好用完后把壶盖侧放,勿常将壶盖盖紧。(五) 壶内勿常常浸着水,应到要泡茶时才冲水。(六) 最好多备几个好的紫砂壶,喝某一种茶叶时只用指定的一个壶,不可喝什么茶叶都用同一个茶壶,应加识别,以免混乱。(七) 切勿用洗洁精或任何化学物剂浸洗紫砂壶,否则会把茶味洗擦掉,并使外表失去光泽。(八)

    07/07
  • 选购紫砂壶 好坏一念间 .

    选购紫砂壶,壶友通常最怕两件事:第一是买到假的紫砂壶,第二也是最怕就是买到化工壶。那么该如何选择一把好的紫砂壶呢?看质感原矿紫砂,精光内敛,温润似玉、色相沉稳、老气十足。好的泥料使用起来,不出十天半个月便能看出效果。化工泥壶,无论怎么养都没多大变化,照样是干巴巴的。虽然也能做出所谓的绿豆沙效果,但因为表面的玻璃相 (加入刨花水的原故,亦称石英水)太重,茶水吃不进,把玩的油脂也渗不进去,故这样的壶是养不出来的。看吸水性真正的紫砂壶,除朱泥和部分段泥外,大都有较强的吸水性。这也是为什么一直说紫砂壶泡出来茶味道

    07/07
  • 试谈紫砂壶艺的造型美。

    高灯壶 任备安紫砂器是一种无釉陶,它并非以釉彩绘画的装饰来达到陶瓷艺术中美的效果,而是通过造型结构来表达其外观美。紫砂壶艺经过长期的发展,陶工创制了不少精练别致的壶样,这些设计都蕴含着很多美学观念。所以紫砂壶的造型美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题目。重心与稳定性紫砂壶的造型基本上要符合稳的要求,稳除指使用时的稳定外,也要求视觉上具有安定感。紫砂壶为求使用及创作上的便利,多做成圆形或对称的形体,这种造型都以形体的中心线为轴,而造型的重心就落在中轴上,从造型重心下垂的中轴线,并落在壶底的中心点,所以壶底的大小就在视觉上

    07/07
  • 〖谢中天品茶壶〗--紫砂小故事

    前两天与大家分享了几则名人与名壶的故事。今天来和大家讲一讲关于咱们紫砂的趣闻。相传有个老头有一把壶,一直宝贝得很!舍不得用藏了起来,后来过世了。老头有三个儿子,办完丧事后,就开始分父亲留下来的家产,一人一份。分完以后家里就空荡荡的了,然后兄弟三人到老爷子屋里转了一圈,除了一把的小黑壶藏在东墙墙洞里就什么也没了。兄弟三人看着这把小黑壶,别说装茶了,装酒也不够几口,跟牛眼盅似的,再说这么脏,谁要啊。后来这把壶老大就给老三拿回去了,说是留个纪念。然后兄弟三人又在屋子里转了一圈看看没什么可拿了,就各自回家了。老三

    07/07
  • 〖谢中天品茶壶〗--紫砂小故事

    前两天与大家分享了几则名人与名壶的故事。今天来和大家讲一讲关于咱们紫砂的趣闻。相传有个老头有一把壶,一直宝贝得很!舍不得用藏了起来,后来过世了。老头有三个儿子,办完丧事后,就开始分父亲留下来的家产,一人一份。分完以后家里就空荡荡的了,然后兄弟三人到老爷子屋里转了一圈,除了一把的小黑壶藏在东墙墙洞里就什么也没了。兄弟三人看着这把小黑壶,别说装茶了,装酒也不够几口,跟牛眼盅似的,再说这么脏,谁要啊。后来这把壶老大就给老三拿回去了,说是留个纪念。然后兄弟三人又在屋子里转了一圈看看没什么可拿了,就各自回家了。老三

    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