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壶流把的配合

    紫砂壶的嘴和把对主体的结构均衡有着很大的影响。

    08/28
  • 绞泥工艺

    紫砂陶的“绞泥工艺”源于唐代,术称“纹胎”、“搅胎”,是用两种或多种不同泥色构成一种平面视觉效果的工艺,具有丰富的肌理变化。

    08/28
  • 紫砂壶造型艺术处理

    紫砂壶造型是立体的造型,合理安排造型的空间,利用空间的虚实来设计壶形,增强造型特点。

    08/28
  • 龙在紫砂工艺中的体现

    龙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民崇拜的民族象征。而在陶瓷堆花装饰中龙纹一直支撑着相当重要位置,它占据了堆花装饰的“半壁江山”。

    08/26
  • 紫砂的制作流程

    原料的准备,包括挖泥、炼泥和选料。矿中挖出的硬块状的泥料经过捣碎、过筛、澄滤,所得细土下窑储藏,叫作“养土”。

    08/21
  • 紫砂雕刻工艺

    用陶刻的手法在壶上装饰,应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根据各种不同的造型,各种不同的装饰部位操作,不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同时要掌握切实的基本功,真正达到“壶随字意,字以壶传”。

    08/21
  • 范建中紫砂壶全手工制作过程

    范建中(职称:国家工艺师)生于陶都宜兴范氏制壶世家,从小受祖辈熏陶。1988年进紫砂工艺厂学习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先后经过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何道洪、李昌鸿和高级工艺师葛军的指点,技艺得到了长足进展。

    08/19
  • 刻制出的紫砂壶艺术

    宜兴紫砂传统多考究工整的话,那么,因其书写性浓而更注重自在的张扬、率性的表达。看他壶上人和物的线条,皆以一种非常肯定、刚毅、简约、雄强的刀工刻制而成,且在方式美的构成上,到达了一种古朴、厚拙、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艺术境地。

    08/16
  • 紫砂塑器装饰

    然而紫砂装饰艺术能沿传百年的奥秘更在于实现了艺术与艺术的结合,融合书法、绘画等民族特色艺术,流派纷呈,使其艺术境界与艺术价值大幅提升。

    08/08
  • 方器制作工艺技巧

    因方壶在成型工艺上较为复杂,所以真正的成品相对较少,随着保藏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创新、制作一把既美观实用,烧制出来的多项指标又能达到理想要求的方壶,难度就更高了。

    08/08
  • 窑变

    一把上好窑变紫砂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色彩的过渡自然程度,色彩的稀有程度,颜色与造型的配合默契,火焰的痕迹,以及趣味性。

    07/31
  • 紫砂装饰

    紫砂壶装饰形式尽管多种多样,繁缛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即胎体装饰和刻画装饰。

    07/31
  • 宜兴紫砂装饰文化

    紫砂装饰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属性,它与造型艺术相交相融,珠联壁合,两者互动,这在中国民间工艺中是不多见的。

    07/30
  • 紫砂成型方法

    形状众多的紫砂壶又是怎么做出来的?这就是我们下面要了解的紫砂壶的成型工艺:

    07/26
  • 紫砂陶艺装饰

    紫砂装饰工艺和装饰观念都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而应该通过创作设计和工艺制作来不断丰富,使紫砂陶艺传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丰富。

    07/26
  • 流把结构装置

    紫砂壶的嘴和把对主体的结构均衡有着很大的影响。如壶体上的嘴或把手的一方过重,或是壶把向外回转得过大,都会使造型重心偏离中轴。若嘴和把在壶体两侧的位置和空间安排不当时,也会影响造型的均衡。

    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