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料之朱泥类:黄龙山朱泥
黄龙山朱泥蕴藏于黄石石英岩夹层中,外观金黄色,略硬易碎,熟泥可塑性适中,成型有砂质感,不粘工具,烧成温度1140℃~1180℃,成陶收缩率达12%,胎色橘黄泛红,质地纯正。
黄龙山朱泥蕴藏于黄石石英岩夹层中,外观金黄色,略硬易碎,熟泥可塑性适中,成型有砂质感,不粘工具,烧成温度1140℃~1180℃,成陶收缩率达12%,胎色橘黄泛红,质地纯正。
根据2025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网站通知,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揭晓,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江苏工艺美术大师范伟群荣耀登榜。
吕尧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以五十余年光阴倾注紫砂艺术,从“吕竹”雅号到独创“吕氏绞泥”技法,开创了紫砂艺术的全新维度。吕尧臣次子吕俊杰,承父亲衣钵,是中国紫砂界新生代领军人物。
在中国紫砂艺术史上,陈鸣远创作的南瓜壶堪称文人紫砂的巅峰之作。这位清代康熙年间的紫砂巨匠,以其独特的文人视角与鬼斧神工的技艺,打造出四件各具风韵的南瓜壶珍品,在紫砂艺术长河中绽放出永恒的光芒。
王寅春一生与紫砂艺术为伴,为近代紫砂筋纹器的代表人物,在紫砂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的儿子王石耕、王三大、王小龙都是紫砂界赫赫有名的艺人。
共生矿豆红段泥,练泥制作酥性较大,但成型后稳定性好,豆红段泥窑温带较宽,1240℃为临界点,温度越高灿红砂色天然丽质,在高温窑火的洗礼下,所见豆红段泥的胎色,如南国红豆颗粒结构自然、饱满、丰润。
邵友廷,宜兴上袁村紫砂艺人,活跃于清道光至同治年间,成名于邵大亨后、黄玉麟前。邵友廷是程寿珍的养父,他传艺于程寿珍,为其成为一代制壶名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白泥属于泥质岩,主要是用于制作砂锅、煨罐等日用陶,俗称白货类。白泥既可以垱坯成形制作砂锅,也可以注浆成型白泥的泥性柔软,黏性好,成坯制陶后,适宜耐中温,常规温度1150℃~1230℃为临界点,作品烧成成品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