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壶方法 如何保养正确的保养紫砂壶

    现在爱好紫砂壶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而我国的宜兴又是紫砂壶的故乡,不仅是国内的人回去购买,就连国外的人都会特地寻找一把属于自己的壶。但你要知道,壶买到后它的保养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养护方法吧。1、紫砂壶的保养艺术 2、紫砂养护需知四点3、决定养壶效果的几个因素 4、养壶需要哪几个最基本的心5、手疗揉搓方法来养壶 6、宜兴紫砂壶保养讲究涵香纳味7、名人紫砂壶的保养方法有哪些 8、好的紫砂壶怎么养紫砂壶的保养艺术对于一些非常讲究饮茶的人来说,很多都是用宜兴紫砂壶,宜兴紫砂壶的容积一般都在800C

    04/14
  • “国礼紫砂品鉴会”在省城举行

    4月11日,专家正向爱好者介绍优秀紫砂壶作品。当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紫砂文化创艺中心主办的“国礼紫砂品鉴会”在省城举行,著名紫砂大师汪成琼亲临现场,与现场观众共同品味古老的紫砂艺术。淘壶人记者 李兆民摄…4月11日,专家正向爱好者介绍优秀紫砂壶作品。当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紫砂文化创艺中心主办的“国礼紫砂品鉴会”在省城举行,著名紫砂大师汪成琼亲临现场,与现场观众共同品味古老的紫砂艺术。淘壶人记者 李兆民摄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

    04/14
  • 30多位失独父母游宜兴,体验田间农趣

    【概要】现代快报“月月读者旅游日”上周六启动茶艺表演开心品茶“人间大爱”部分成员合影留念参观茶文化博物馆、品茶采茶、挖笋、游览大觉寺……4月11日,现代快报“月月读者旅游日”正式启动。除了报名前来的市民朋友,现代快报钟晓敏爱心工作室还邀请了30多位失独父母免费集体出游,体验田间农趣,重拾欢乐。“旅行是很好的疗伤方式。”失独妈妈陈阿姨说,这样的旅行可以让心情得到些许释怀,感谢现代快报。现代快报记者钟晓敏吴頔/文徐洋/摄邀请失独父母踏上“爱心之旅”这30多位失独父母,来自南京市各个社区。2012年7月,为了给

    04/14
  • “宜兴,是一块生生不息的科创热土!”

    4月的阳山荡风景区,春意盎然、暖风习习,涌动着勃勃的科创热力。4月11日,第26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在此开幕。对于现场近400名参赛选手而言,周培源先生之女周如苹女士的到来,无疑是一份惊喜、一份鼓励。对于父亲的出生地宜兴,今年68岁的周如苹有着深厚的感情,她称这里为“老家”,言语中满是亲昵。正因为对“老家”的热爱,即使这里与现居地北京相距甚远,来回奔波免不了疲累;即使自己身体状况并不好,远距离旅程不得不坐上轮椅,而接到邀请后的周如苹还是毅然选择了回来。脚下就是故土,触景伤情的周如苹想起父亲几度哽

    04/13
  • 广州宣亦:艺术珍品 盛记镂空紫砂壶一对

    藏品长:15.5cm,高:6.5cm盛记镂空紫砂壶一对近两年紫砂收藏市场一路看好,收藏界中有“名人茗壶,有价难求”的说法,紫砂泥如今贵比黄金,未来升值空间更是不可估价。从现在开始收藏紫砂壶,特别是“根正苗红”的品种,将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紫砂壶是专用于茗茶的茶具,有着特别优良的宜茶功能,因此深得饮茶品茗君子的倾心喜爱。同时,紫砂壶又以造型的千姿百态,制作工艺的圆熟精湛,融实用和工艺于一体,享誉中外,成为公私藏家搜求的艺术珍品。紫砂壶本来是收藏界略显小众的收藏门类,长期以来拍卖的数量不多,价格也不算太高。自

    04/13
  • 宜兴紫砂壶的九大特点

    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是艺术品,它形制优美,颜色古雅。那宜兴紫砂壶的特点有哪些呢?1、紫砂壶“注茶越宿,暑月不馊”,茶汁不易霉馊变质,且不易起腻苔,所以清洗容易,不费周章。2、紫砂器具有耐热性能,冷热急变性佳,寒天腊月即使注入沸水,也不易因温度遽变而胀裂。3、紫砂壶具有持殊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极佳且不渗漏。由于这种特性,所以它能吸收茶汁,壶经久用,自然能于内壁累积出“锈(茶山)”,此时即使不置茶叶,单以沸水冲入亦能泡出淡淡的茶香来。4、以紫砂壶来泡茶,只要充分掌握茶性与水温,当可泡出“聚香含淑”、“

    04/13
  • 第25届中国兰博会在随州开幕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真真、通讯员张杰)人间四月芳菲尽,炎帝故里兰飘香。11日,第25届中国(随州)兰花博览会开幕。本届兰博会以“蕙馥兰乡、绿色随州”为主题,吸引了韩国兰花协会,我国香港、台湾兰花组织,以及来自国内其他各地800多个兰花企业、兰花爱好者参加,5200多盆参展兰花争奇斗妍,近3万人进场赏兰。本届兰博会由中国兰花协会、湖北省林业厅、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外包模式。随州作为“中国兰花之乡”,具有独特的兰花资源优势,目前野生兰花存量120多种近2亿株,其中珍稀品种20

    04/13
  • 紫砂壶的名称以及由来之“美人肩”

    美人肩壶美人肩紫砂壶宛如古代女子端庄可爱,带点宫廷的雍容华贵,又不失大家闺秀般的妖娆。造型饱满,大方得体,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没有空隙,用手抚摸上去,能感受到它的温暖。美人肩作为传统器型是由清代的老作品演化而来,是一款经典器型,同一种器型在不同的工艺师手里能够表现出不同的神韵与气韵来,以古代美人的肩线及丰腴美妙的曲线,幻化出动人心弦的壶形。此壶制作上最难之处,在于用全手工打出柔顺怡人的线条,及盖面和壶身的过渡,与流畅无碍的长三弯流,故由古至今皆被陶家视为最难掌握的造型品种之一!

    04/13
  • 深圳鑫宝源--鉴赏名家紫砂壶

    随着茶文化的日渐普及,爱喝茶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竞相高价收购珍藏,犹如五十年前的上海一样出现“一量紫砂,一两黄金”的身价。大陆改革开放,为台湾、香港以及日本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华裔嗜茶者,提供了寻觅他们梦寐以求的制作精巧的紫砂壶的大好机遇。从2010年开始,伴随着一股“顾景舟热”,国内资本市场掀起了对中国传统紫砂壶的狂热追逐。此后连续四年,国内拍卖市场上均有千万元级别的紫砂壶成交。收藏者较为熟悉的是,制壶大师顾景舟和艺术家吴湖帆合作的一把“相明石瓢壶”,在2010年拍出了1232万元的高价,创下单把紫砂壶在

    04/13
  • 紫砂壶的手疗法

    手是人体活动器官之一,是活动最频繁、最精细的活动器官。中医学在两千年前就发现了人体内部由经络连接。由此发明了中医经络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针灸、按摩、刮痧等治疗方法。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中医研究工作者发现了人体全息反映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人体的四肢至五脏六腑都是通过经络和气学精液紧密地联系成一体,任何局部器官的生理感觉,对整体生理功能都有影响。经络学认为,刺激手上穴位和反映区可以治疗疾病,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在生活中,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往往选择核桃或玉石来活动手指,刺激手上穴位。却不知紫砂

    04/13
  • 特惠---邵顺生《思圣提梁》壶

    邵顺生老师此款《思圣提梁》壶,将全手方器成型工艺精致演绎,壶体八面镶接成型,线面挺括、层次分明,整器挺秀明快,别具一格!壶肩制作工艺繁复,口、身之间层层递进,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层次分明的多面,壶盖的线条利落分割,形成凹凸有致的盖面,壶钮多面切割,若钻石熠熠生辉,壶体陶刻连绵的山水风景,此器甚美!

    04/13
  • 珠宝玉石4月15日齐聚国展中心

    “2015中国天津珠宝玉石艺术收藏博览会”将于4月15-21日在国展中心举办。展会涵盖珠宝玉石、木雕根雕、紫砂陶瓷等诸多板块,展出的作品极具收藏价值和较大的升值空间。本届展会特设台湾精品珠宝展区。展会汇聚了国内珠宝行业精品,新疆和田玉精美雕件中,罕见的珍品价值连城。和田玉为玉中精品,其佳者历来被奉为国宝,其质如脂美若少女,润细无比,其所独具之灵气无可比拟。翡翠号称玉中之皇,由于资源稀缺和不可再生性,促使其升值空间巨大。此次来自中国玉文化委员会、云南珠宝商会、台湾珠宝协会、泰国珠宝商会、缅甸翡翠商会等顶

    04/13
  • 紫砂壶的名称以及由来之“容天壶”

    容天壶取材于源于佛教中的大肚罗汉,取名源于“肚大能容天下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首创,早期作品壶形偏低,后来壶形较高。要体现此壶的气韵的确很难,需要做壶之人用心体会。在气韵饱满的壶身上添加一微微矮颈,壶盖增高成半球状,平添拙朴童趣。出水效果极佳,用起来确实方便舒适。视觉上稳重大度,在质朴中见深厚。相传是在唐末五代时,浙江奉化有个名叫契此的和尚,号为长汀子,他身材短胖,言语无定,随处坐卧,经常以仗背一布袋入市,四处化缘,见物则乞,人称布袋和尚。据说他能示人凶吉祸福,而且非常灵验。在临终之前,曾说一偈:弥

    04/13
  • 盐城市台办赴无锡宜兴学习交流

    淘壶人4月13日盐城讯 4月7日至8日,盐城市台办副主任黄益成率大丰麋鹿保护区和珍禽保护区的负责同志一行6人赴无锡宜兴参观学习,主要学习宜兴设立紫砂文化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经验和做法,为盐城市申报江苏省对台交流基地奠定基础。在无锡期间,盐城市台办一行得到了无锡市台办和宜兴市台办的热情接待,参访了宜兴紫砂文化海峡交流基地,并与无锡市台办、宜兴台办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会上,无锡市台办副主任张曙峰介绍了宜兴紫砂文化的历史及发展概况和申请宜兴紫砂文化海峡交流基地的成功经验。宜兴紫砂文化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于2014年1

    04/13
  • 紫砂壶的名称以及由来之“石瓢壶”

    石瓢壶“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这“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

    04/13
  • 紫砂壶的名称以及由来之“西施壶”

    西施壶原名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确实此壶象丰满的乳房,壶纽象乳头,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把西施壶”。文旦、龙旦和西施三种壶形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三种壶都属于截盖壶。文旦:为南方的一种水果,也叫柚子,是按照这个原型做出来的。首创者徐友泉,明末清初吴梅鼎给了徐友泉极高的评价,称“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吴梅鼎之所以为世人所识,实在是因为写了一篇千五百字的《阳羡茗壶赋》。吴氏曾祖是明正德进

    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