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徐安碧《周盘》,老师珍藏品,值得典藏!!
徐安碧,徐安碧紫砂壶,徐安碧紫砂工作室,周盘,淘壶人
紫砂壶的好处之一是能“裹住香气,散发热气”,久用能吸收茶香,更能散发油润光泽。养好一把壶,如铜质之色,似玉石之光,击之有铿锵声,浑圆脂润,方敦厚重,珠玑隐现,朴质可爱。所谓壶重养养出神,是养壶之道对于茶饮之道甚重。
石瓢壶是紫砂传统经典造型。溯源历史,有相关资料和实物佐证,当在清代乾、嘉年间。历代名家制作较多,但每人风格各异。石瓢在我们行家来说是一跌不破的形(还有掇球、仿鼓、掇只等)。意思是说这些形很受行家喜欢,虽历经几百年还是推崇倍致,并可能一直延续下去。
茶汤的口感上的差异,其实是代表了它内含物质,混合度,协调性,和存离状态等各类特征有所差异。 综合来说,就是代表喝进去的茶,在品饮价值,和对人体实质上的影响,有所不同。也就是实效不同。
沈汉生,2005年资深研高,江苏省名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别号石羽,陶羽轩。师从范泽林,谈尧坤前辈,后面又跟著名陶刻大师任淦庭先生学艺,长期玩壶的壶友知道,沈汉生老师的作品收藏潜力非常大,力荐!!
这把恋春壶为盛英杰老师清水泥制成,壶体饱满若一只水润的果子,流把钮为树桩勾勒、弯折而成,仿生自然,壶把与壶钮的树桩分杈处各贴塑叶片与花苞,叶片柔柔地舒展,细碎如米粒般的花苞放佛感受到了春风的和煦,遥遥地在枝头晃动,好一幅《恋春》景致!作品编号:012709容量: 480CC 作者:盛英杰 泥料: 原矿清水泥
沈汉生老师制壶,工艺独到,流把钮造型古朴、线条流畅,拙味浓厚。壶体陶刻“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反面刻绘山水辽阔,自能开怀。沈汉生老师自制自刻,独具收藏价值,推荐!
《紫玉》,束旦生老师精选家藏原矿紫泥制成,搭配略扁的壶身,拙味浓厚,养成必定润泽若古玉,紫韵盈光……壶体环刻“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此句出自罗隐《魏城逢故人》一诗。整壶流把钮无一不古拙朴雅,壶韵醉人。
“在每件器形的结构中,根据造型艺术的理论和法则,多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主体与附件如壶的嘴、口、底、足、盖等等的配置关系,各个方面的比例适当与否,外轮廓线的结构上的缓冲过渡,明暗面的技法(即制作手法)处理,空间与实体所形成的虚实对比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无穷的推敲,使对象(器皿或壶)蕴含着丰富的美感。”这其实就是紫砂壶审美的方法。
紫砂陶刻艺术,是紫砂壶艺的姐妹艺术,是自成体系的陶瓷艺术门类。她以丰富的艺术内涵,很高的艺术水平,独特的艺术形式,鲜明的民族风格,在世界陶瓷艺坛中独树一帜。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陶刻艺术,对于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陶刻艺术,提高陶刻艺术欣赏水平,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陶刻艺术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