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塘变电站扩建工程加紧施工

      连日来,市供电公司、华源电建集团广大施工人员正全力加快北塘220kV变电站扩建工程建设。该工程位于丁蜀镇张泽村,目前整个工程已进入2号主变设备安装,计划于明年1月16日建成投运。该工程投运后,将进一步完善我市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仇洪生 摄)

    11/25
  • 我市召开高铁新城
    城市设计汇报会

      本报讯 备受关注的高铁新城城市设计工作有了新进展。11月23日,我市召开高铁新城城市设计汇报会,众多城市设计、规划、建设、管理等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对初步形成的“宜兴市高铁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及周边地区控规方案”进行研究探讨。市领导王中苏、张立军、何晓进、钱伟兴出席会议。  位于宜城、丁蜀两大城区之间的高铁新城,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是依托宜兴良好的山水生态景观资源,利用高铁宜兴站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优势,规划建设的集商业商务、旅游集散、文化休闲和居住功能于一体的新兴城市综合片区。此次,担任新

    11/25
  • 紫砂艺术发展史漫述

    紫砂茶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撒播至今。在明代中叶今后,逐步形成了集外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

    11/25
  • 紫砂实用艺术

    由于紫砂材质的独特,给紫砂壶增添了更为理想的使用美。

    11/25
  • 紫砂陶的起源浅探

    中国陶瓷,兴旺最早,首要运用釉及窑火的巨大艺术,千变万化,无涯无尽,技能达国际最高峰。

    11/25
  • 方器制作要点

    紫砂方器壶,是紫砂壶中共同的外型布局之一,古拙慎重,锋芒藏锋,刚寓于柔,好的方壶,均收放自如,融通老成。

    11/25
  • 从周桂珍作品看提梁壶造型艺术

    读当代紫砂领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桂珍女士的提梁壶,可以体会一种从工艺中孕育的生命力量,领会紫砂提梁壶的气势与神韵。

    11/25
  • 农路改造年底基本完成

    今年,我市计划改造农村道路69公里,改造危桥31座,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年底可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11/25
  • 宜兴张阳入选江苏最美乡村

    在上周落幕的第二届“江苏最美乡村”评选活动中,我市张阳村成功入选,成为继去年善卷村后,宜兴再度获此殊荣的又一村。

    11/25
  • 宜兴实践创造科技体制改革

    宜兴各级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创新协同机制,集聚高层次人才,发挥企业主体和市场的导向作用,努力创造出科技体制改革的“宜兴实践”。

    11/25
  • 王兆国宜兴视察

    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王兆国专程来宜视察。

    11/25
  • 紫砂壶行情分析报告

    紫砂壶的收藏始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深受港台藏家喜爱,并被大量收购,也因此带动了紫砂行情的直线上升。但是,当时港台地区的紫砂收藏,炒作成分较大,过高地抬高了茶壶的价格,再加上市场上名家赝品横行,以至于到了80年代末期,紫砂壶的收藏市场在港台地区经过短暂的辉煌之后迅速走向低迷。

    11/22
  • 紫砂制作流程讲解

    手艺成型方法:包括“打身筒”和“镶身筒”,是陈旧的手艺制造工艺。

    11/22
  • 方壶制作过程图解

    用样板裁制好壶底、壶盖、壶口、壶墙,并规整泥片,裁制时有必要注重顷角规范。镶接身筒,边缘处以脂泥粘接,逐成壶体。

    11/22
  • 范蠡西施在宜兴陶史上的功绩

    关于范蠡、西施的事迹,我们也只能从《宜兴县志》、《丁蜀镇志》以及相关历史记载,和祖辈们的口口相传中获知,至于范家家族是否系出范蠡、西施这两位先祖,已经无从考证;但范家制陶历史源远流长,这造福几代人的手艺是不是沿袭范蠡开创的制陶方法,我宁可相信这是真的,因为,范家数百年的制陶传承有据可查;更因范蠡西施乐善好施、造福百姓的这一品行特征,也是范家一直以来继承的优良传统。

    11/22
  • 紫砂窑变工艺释疑

    紫砂窑变的颜色过渡是经过窑中气流的改变构成,是对壶体表皮的作用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