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化节 素博会 接连展现宜兴魅力
昨天,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以及2013中国宜兴国际素食文化暨绿色生活名品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中国陶都陶瓷城举行。
正因为紫砂泥料的稀缺,很多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伪造紫砂泥,到处招摇撞骗,相信很多圈内的朋友在选购紫砂藏品时一定在犹豫,怎样判别一把紫砂壶的真假,这也成为时下很多人关注的重点。
这次公益活动是李昌鸿妇夫主办的“紫田耕陶慈善巡展”中的一环。活动首站在北京展出了紫砂界“顾门李脉”传人李昌鸿和沈遽华等人的艺术作品,并对两位大师携儿媳徐萍共同制作的 10件紫砂壶代表作进行了巡展和义卖。
紫砂壶的审美功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和实践,并产生了不同的设计思潮和风格,有的向往大自然,产品设计返朴归真,有的追求现代节奏,产品设计多用除造型明快外,在泥料的运用上多用暖色调;有的设计思想强调保留传统材料的本色,多用调砂来表现过去。
明代是紫砂壶的兴旺成熟期,名手辈出,代有精品。至今有实物遗存并有制作者记载的,当属明正德年间的紫砂壶名师供春,供春之壶,制品很少,留传后世的更是凤毛麟角。自从供春树瘿壶问世以后,继起的名家有董翰、赵梁、元畅、时鹏,称为“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