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兴市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全省领先

    5月25日,我市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示范县(市)创建工作,高标准通过由省委组织部、农工办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考核验收。

    05/28
  • 开发区开展“三解三促”活动

    5月2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立军深入经济开发区开展“三解三促”活动,通过走访、座谈等帮助企业出谋划策,破解发展难题。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朱晓晔陪同调研。

    05/28
  • 意大利艺术名家作品在宜兴展出

    5月26日,“意大利艺术名家作品展”在宜兴美术馆开幕。

    05/28
  • 47万亩小麦开镰收割

    连日来, 我市47万亩小麦全面开镰收割,广大农户抢抓晴好天气,采取人机结合的办法全力投入麦收工作。

    05/28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吕尧臣卷

    吕尧臣大师向石宗源(右一)、卢昌华(左二)王文章(左一)等领导介绍作品。

    05/27
  • 2012年5月宜兴全手工大赛获奖名单

    江苏宜兴800多位陶瓷艺人近日分3批参加“2012年手工制陶大赛”,每一批分为制壶、陶刻、陶塑、堆花、泥绘5大类型。

    05/26
  • 宜兴陶瓷艺术展今在无锡开幕

    汪寅仙、邱玉林、凌锡苟、徐秀棠、倪顺生、范伟群、曹婉芬......等紫砂界名家,以及陶瓷协会会长史俊棠参加了开幕式。

    05/26
  • 石瓢:千锤百炼,经久不衰

    壶把要与嘴对称,把内外都是和顺流利的三角形线条,把头与壶体结合与嘴相同,自然流畅。(把手的横断面外圆内平似圆头三角形)把握使用舒适。

    05/26
  • 是二是一我佛无说的陈曼生

    蹊。篆刻追踪秦汉,为西泠八家之一。”1812—1815年,他在邻近宜兴的溧阳县做县令时,政务之暇与江听香、高爽泉、郭频迦、查梅史等朋友、幕僚谈天说地,饮酒品茶,在名为“桑连理馆”处,与紫砂名艺人杨彭年、邵二泉等一道参与茶壶的造型设计,并亲手运刀装饰字画,成功地创作了一批作品。这批由陈曼生一人或和他的幕客共同创作的茶壶,被后人命名为“曼生壶”。

    05/26
  • 紫砂壶的养壶艺术

    因壶适茶,因茶选壶,用壶养壶养出道理,愈是紫砂古壶、旧壶、愈能养出个名堂;愈是名人名作,愈容易养出精神;愈是别人感到难养的壶,愈能养成好壶、如果不是紫砂古壶,或泥质不好的壶。

    05/26
  • 简析明代紫砂壶特点

    筋纹器是明代紫砂壶造型的主流,其造型特点是将花瓣、瓜楞、菱花、云水等形体引入紫砂壶造型。把紫砂壶塑成花瓣式、瓜楞式等壶形,打破了壶形单调格局,使壶形造型趋于活泼多样,增添了无限的艺术意趣。

    05/26
  • 筋纹器的装饰艺术--眭龙俊

    为器者:整体设计要求线条宽窄得体,线面转折明确,动态形象生动;制作时对“角”、“线”的处理要清晰,凹凸要相称,才会起到一种实体与空间互补的作用。如作壶,则要求口盖准缝,既严密又“通转”。

    05/26
  • 《祥云如意》的创作由来--沈红芬

    文化人的参与作用主要体现在形制上的变化和装饰艺术上的水准。在装饰艺术上除绘画、书法和陶刻艺术外,最根本也是最有文化魅力的则是文学语言上的使用,更体现了文学的价值。

    05/26
  • 《富贵蝉声》的创作感悟—苏敏

    紫砂陶艺是属于个性鲜明、风格特点较突出的陶瓷艺术作品。创作设计新的紫砂陶艺作品,首先需要认识和掌握其特性,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领悟和理解紫砂陶艺的艺术规律和美学特征。深入进去,发挥创造精神,紫砂新作才会越来越有所发展和提高,才在传统风格的基础上,表现出作者的个性。

    05/26
  • 花器创作《荷塘收获》--张爱娣

    紫砂壶造型多变,千资百态,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在造型门类上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光素器;二是花塑器;三是筋瓤器。

    05/26
  • 我的紫砂艺术《青灰提梁》-吴永明

    紫砂壶按照历史文献记载是在明代中后期才见见被世人所知,进而崛起在世人面前。古诗有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一丸土指的就是紫砂泥了。

    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