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壶艺魔术师吕尧臣紫砂精作 · 线月壶

    光素器之美在于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动人的艺术美,越是简单,越发难。古有“圆不一相”之说,圆器主要以球体、半球体、圆柱体为基本器型。运用各种圆曲线、抛物线和曲线等组成……

    12/17
  • 经典紫砂壶型解说丨石瓢

    “石瓢”又称“石铫”,“铫”在《辞海》中解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以前是金属器皿,后衍生成为陶器,最早考证在大文豪苏东坡《试院煎茶》中:“且学公家作名饮,砖炉石铫行相随”。这时的“石铫”是指紫砂陶器。从流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趋向文人化、艺术化。

    12/06
  • 紫砂壶拍卖|施小马制《菱花套组壶》拍出43万元

    施小马,1972年进紫砂工艺厂,1994年作品《红与黑壶》获第五届全国陶瓷艺术创作评比一等奖;1997年作品《珏提壶》获江苏省陶瓷艺术创新展评一等奖……

    11/29
  • 紫砂泥料的目数对壶的影响很大

    紫砂壶的目数就是指筛泥料的筛网每平方厘米上小孔的个数,也是指紫砂泥料的颗粒度。常用的是16目、24目、32目、40目、60目、80目、100目……

    11/29
  • 惠孟臣嫡传·宜兴紫砂名家惠祥云

    “惠风祥云甘露过,丝雨迎风尚有声”。这是我对惠祥云老师的感受,惠老师人如其名。他以一种春风化雨的态度去看待紫砂行业。他秉承“泥料纯正、工艺精致……

    11/29
  • 涤烦尘丨范伟群·妙心如意壶

    拈花不经佛手何来传法,煮茶不经心念何以论道。是心作佛手动就是心动,空不异色随缘泡茶无心。范伟群·妙心如意《妙心如意》,此壶是范伟群老师将“佛、道”传统文化的寓意浓缩于一把紫砂壶上。将心意化为可视可触的艺术精品。统观此壶,通体黝黑发亮,神秘高贵,宛若黑玉一般,如君子怀瑾,儒雅温润。壶身骨肉亭匀,似花瓣包裹内的圆滚莲台。嵌盖与壶身宛若一体,壶钮像一颗心脏立于其上,如伊人捧心,万般柔情,寓意为清

    11/29
  • 经典,永不过时丨曹婉芬·大彬僧帽壶

    精品紫砂壶鉴赏丨吕氏俊杰·吕氏俊杰壶

    11/29
  • 张红华、李可染联手打造的孤品文人壶——玉笠

    张红华、李可染联手打造的孤品文人壶——玉笠

    11/29
  • 芥子纳须弥 —— 一寻紫砂记

    文人们雅赏茗饮,各擅胜场,或用心设计,或题铭其上,甚至壶艺家亲自捉刀,以隽逸的刀法,在壶上錾刻或雄奇或清逸的题句,因而“壶随字贵,字随壶传”……

    11/29
  • 紫砂壶拍卖|陈鸣远制《南瓜壶》拍出3220万元

    陈鸣远,名远,号鹤峰,亦号壶隐,详见《宜兴县志》。其生卒年不详,县志录其为清康熙时期名匠。他善以自然万象塑成象生茶壶、笔架或器物,造型惟妙惟肖,勇于开拓创新……

    11/26
  • 紫砂壶陶刻的好坏,主要看这几点

    紫砂壶陶刻的好坏,主要看这几点

    11/26
  • 这几个因素决定了你的紫砂壶养壶效果

    因为紫砂壶会在日常的泡养中不停的变化,才吸引了这么多的紫砂壶爱好者追随,这种不停的变化过程我们称之为养壶。

    11/26
  • 精品紫砂壶鉴赏丨吴云根 · 柿圆竹节提梁壶

    精品紫砂壶鉴赏丨吴云根 · 柿圆竹节提梁壶,吴云根老人钟爱竹子,对竹子的生态习性极为熟悉,其人如竹,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11/26
  • 紫砂壶泥料,好的泥料都有这几点特征

    买壶、玩壶都要看泥料,但是对于泥料的说法众说纷纭,朦胧难辨,多少人为此都一筹莫展。但只要你是一个爱壶的人,迟早都会面对这个问题。说难的确是难,说容易也容易……

    11/26
  • 玩壶爱好者必备的三款经典紫砂壶器型

    玩壶三宝是多数藏壶、玩壶爱好者必备的三把壶:供春、西施和石瓢。这三种器形非常经典、实用,于玩、于藏、于用均可。

    11/22
  • 精品紫砂壶鉴赏 | 范伟群 · 妙心如意壶

    精品紫砂壶鉴赏 | 范伟群 · 妙心如意壶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