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大师、范泽锋【心灵的智慧】珍藏
范泽锋,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2018年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江苏省传统技艺技能大师、2017年度无锡市优秀乡土人才、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无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陶都宜兴制壶名人。
范泽锋,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2018年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江苏省传统技艺技能大师、2017年度无锡市优秀乡土人才、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无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陶都宜兴制壶名人。
采用了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720cc,顾绍培之女顾婷的这款祥和三足壶,该壶造型新颖,典雅优美,且文艺气息浓厚。细细观之,此壶仿若一匹行走中的骆驼,形神俱在。壶嘴浑厚圆润,呈三弯流之势,蜿蜒上翘,于嘴口缩至一圆,精致美观,且出水利落。壶足像极了横行沙漠的骆驼腿,形象逼真。壶身陶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己卯年冬月,陶君书”,壶身反面陶刻高山流水,“己卯年冬月,阳羡陶君”,壶底内陶刻“己卯年,祥和三足,婷婷制”,底款印章『绍培监制』,此壶,意蕴深厚,是实用和欣赏把玩的的佳品。何
范泽锋,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二届)、2018年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首届“景舟杯”金奖得主、师从省大师范伟群、高工张庆臣、国大师鲍志强。江苏省传统技艺技能大师、2017年度无锡市优秀乡土人才、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无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陶都宜兴制壶名人。
谈曙君,1962年生于宜兴陶瓷世家,自幼酷爱书画及陶艺,从小兄妹跟随母亲学习制陶、制壶工艺。师从国大师李昌鸿、沈遽华,1982年进入紫砂二厂,从事技术评定工作。1985年自创宜兴君陶居工艺品制作中心(原紫砂工艺厂内),作品由台湾蔡温义“玩壶之家”与“金门陶艺”总代理,作品多次刊登于台湾《壶中天地》、《天地方圆》、《紫玉金砂》等专业刊物上,受台湾收藏家的青睐。
紫砂壶壶盖与壶体是合在一起烧制的,烧成后不再施釉,所有壶盖可有压、嵌、截、罩四种形式,不像瓷器几乎皆为嵌盖。烧成后的紫砂壶,无论压、嵌、截、罩盖,壶口和壶盖的配合……
鲍燕萍(平),1965年生于宜兴,2018年研高,1982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国大师吕尧臣,学习紫砂陶成型手工工艺,后在父亲(著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乐人)言传身教下,创作设计能力日趋成熟。所制作品由其父加以书法雕刻装饰,更显示紫砂的金石味、书卷气。多件作品在国内外工艺美术作品展评中获奖,并被中南海紫光阁以及多家博物馆收藏。《福馨有余壶》是鲍燕萍老师制作、父亲鲍志强大师陶刻的合作款,采用原矿底槽清泥料制成,泥色清润,壶型为鲍氏经典风格,与壶型相得益彰,更显宽宏大气。壶底三鼎足支撑,器
吴芳娣,2013年高工,1963年生,师承国大师顾绍培,得到大师亲身指导,技艺超群,工艺精湛。其人性情爽朗大方,紫砂器无论素器、花器或筋囊样样皆能,且内涵丰富。作品风格洒脱端庄,兼具传统与创新,深具文化内涵,给人澹泊宁静之感。 《清韵禅心》壶,高工吴芳娣老师选用原矿底槽清泥料全手工成型,泥质清润,460cc壶体线条流畅,壶风简洁爽利。壶体下宽上合,腹部饱满,贴塑莲花花瓣,立体而气韵生动。上部棱线修饰,若上升的阶梯,线面挺括,层次分明。流把承接棱线自然胥出,线条曼妙流畅,美韵无限。平盖上莲台壶钮,静
《大碧玉如意壶》是吴震老师制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或九十年代初的作品,由于时间比较久远,老师已不能掌握确切的制作时间,但泥料是原一厂老黑料,这个泥料就是时间的证明!
谭泉海,号石泉,男,1939年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7年 第四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自20世纪50年代随着著名老艺人任淦庭学陶刻,长期从事陶刻装饰工作中,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跟随任淦庭老艺人学习紫砂雕刻装饰。金石篆刻、书法绘画、花鸟、山水、人物俱佳,作品构思新颖,风格清新洒脱。陶刻用刀多变,表现手法多样,作品多以俊秀细腻见长,亦不乏粗狂奔放传神的佳作。谭泉海大师于2017年2月13日辞世。
《大碧玉如意壶》是吴震老师制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或九十年代初的作品,由于时间比较久远,老师已不能掌握确切的制作时间,但泥料是原一厂老黑料,这个泥料就是时间的证明!此款碧玉如意壶是吴震老师的爱妻谢曼伦老师的经典代表作品,谢曼伦老师制此款多为小品,在吴震老师手中,此款为420cc大品,方圆并济之中,碧玉与如意的元素也显得更加雄浑有力,宽宏大气。此壶壶身为四面镶接成型,腹底宽和,壶口收拢,嵌盖穹起饱满的弧度,壶钮造型与身同,饰以如意纹。壶口四角以碧玉纹修饰,壶底以如意作四足,更显古雅端庄。